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检索2013年至2018年中国知网所收录的中医药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整理归纳后发现,传统中医药辅助西药治疗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治疗理念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仍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发现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影像学指标、缓解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改善肺结核中毒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给药途径多样化六个方面是中医药辅助治疗肺结核的创新点,以期为肺结核患者的规范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9):951-95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7年收治的4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内,加上规律服用抗结核药,即能很好地控制病情进展。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就近年来中医药在肺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认为中医药结合抗结核药是治疗肺结核的理想途径,尤其在缓解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迅速改善肺结核症状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片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的28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系统15例(53.6%),皮肤6例(21.4%),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各2例(7.1%),泌尿系统反应1例(3.7%).所有患者经调整剂量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能继续抗结核治疗.结论 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发生的不良反应与疗程、剂量、合并用药、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考虑上述因素,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例明确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广谱强效抗生素,并伴发糖尿病为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白色念球菌为其主要的病菌感染。结论患者免疫功能低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同时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也容易造成真菌感染,因此,要想控制继发真菌感染,提高临床疗效,必须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虽然西医抗结核药物不断更新,对结核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些结核病不适应抗结核药的治疗,且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价格昂贵、不良反应突出。中医药在防治肺结核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优势作用。对肺结核古今文献及中医防治肺结核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中西医互补,取长补短,优化对肺结核的治疗提供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7.
矽肺合并肺结核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文恩 《当代医学》2011,17(20):53-54
目的探讨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的86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与矽肺分期有关,Ⅰ期矽肺患者结核中毒症状相对多见,Ⅱ、Ⅲ期矽肺患者临床症状较Ⅰ期矽肺患者严重。治愈率Ⅰ期矽肺〉Ⅱ期矽肺〉Ⅲ期矽肺。结论矽肺合并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疗效比单纯肺结核差,疗程及治疗效果与矽肺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年龄≥60岁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患者的COPD病史较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合并细菌感染及混合菌感染,晨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PCR检查阳性率高,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检测阳性率低,胸片和CT病灶部位及形态多不典型。82例患者经抗感染,止咳化痰及抗痨治疗后,79例好转,总抗痨疗程6~8个月后复查肺结核痊愈,3例因合并症死亡。结论:充分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特点,有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此类患者的诊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虽然西医抗结核药物不断更新,时结核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些结核病不适应抗结核药的治疗,且所用的化学治疗药物价格昂贵、不良反应突出。中医药在防治肺结核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优势作用。对肺结核古今文献及中医防治肺结核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中西医互补,取长补短,优化对肺结核的治疗提供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有伴发病者20例,合并感染者6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17例;出院时有好转者26例,死亡1例,中断治疗1例,因耐多药病情加重2例。结论老年肺结核伴发病多,易合并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多,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较严重,为肺结核的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大量临床报道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促进痰菌转阴率、减少全身中毒症状、保护肝功能、减轻抗痨药物的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湘潭县农村居民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农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湘潭县"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耐多药结核病与非耐多药结核病(泛耐药患者除外)的农村居民患者各76名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庭总收入低、低体重(BMI18.5)、文化水平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复治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总收入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是结核病患者产生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1.667(1.105~2.391)、3.471(2.230~5.314)、4.836(3.119~7.538)。结论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对家庭困难的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耐“异烟肼、利福平”肺结核患者采用6/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左氧氟沙星/18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左氧氟沙星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年邯郸市传染病医院对第七轮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项目符合入组条件的31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案治疗24个月。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痰涂片找结核菌、胸部X线片。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3-70岁。完成治疗后痰菌阴转率54.8%,病变明显吸收35.48%,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4.84%。治疗结果显示:3l例患者治愈率为54.84%,结核患者的年龄、病史长短对耐”异烟肼、利福平”结核病的治疗成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44,P〈0.05;χ2=6.903,P〈0.05)。结论年龄、肺结核病史长短对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成败有影响。本方案治疗耐“异烟肼、利福平”肺结核效果满意,但费用较高,可用于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耳鼻喉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中西医结合组(85例),分别给予氯雷他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部症状体征积分、最大呼气流速(PEF)、PEF昼夜变异率、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 (IL-4)、IL-12水平及临床复发率等。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鼻部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PEF和PEF昼夜变异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IgE、TNF-α、IL-4及IL-12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拟醒窍益气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鼻部通气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发结核患者全治疗过程的自然感染史,对目前结核病影像学、细菌及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系统评价,为制定合理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新发结核患者150例和健康志愿者45例,分别在0、2、4、6、8、16、24周进行痰、血、尿等标本的收集,并进行64排CT的检查,建立标本库,并进行队列检查分析。结果建立了HRCT影像学建模分析技术,建立了三维立体模型。计算并直观显示病灶的大小以及治疗过程中病灶的变化或转移情况;筛选出了能够指征病人治疗和转归情况的免疫标志物,研究发现γ-干扰素对结核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证实结核病患者IL-1水平较低,用前列腺素E可以提高老鼠的IL-1水平;细菌学研究,所有病人的菌株进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基因型分型:获得的耐多药结核(MDR)耐药率为9.8%,广泛耐药结核(XDR)的耐药率为2.4%。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率为7.3%。首证一个病人体内有混合有不同的结核亚型,且耐药性不同。结论三维立体模型重建技术可以量化表示结核病灶的变化情况;γ-干扰素检测可以用于评价疗效和鉴别诊断;复杂的子种群的结核菌可能共存于病人,有助于理解病变对抗生素治疗的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16.
“肺痨康”治疗肺结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痨康”是作者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结核病自身的发病特点,总结出的一张实用经验方。此方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火灼肺型肺结核,对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证型的肺结核也有一定疗效。临床辨证用药能促使部分患者病灶吸收,空洞闭合且不易复发,特别是对耐药性肺结核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刚  耿军  邢凌翔  曾甲庆 《中外医疗》2011,30(35):16-17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血糖控制水平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关系。方法对115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有55例肺结核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对于单纯的肺结核患者而言,合并有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其结核中毒症状更明显,结核空洞的发生率高,痰结核菌阳性率高;血糖水平控制理想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佳。结论肺结核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结核中毒症状较重,传染性较强,控制好血糖水平有利于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湖南邵阳市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耐药肺结核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邵阳市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同期非耐药肺结核患者,按性别、年龄(±5岁)1:1个体匹配.病例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耐药和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各6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过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既往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首次治疗未在结防机构、首次治疗使用自费药、首次治疗未满疗程、首治期间中断治疗;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治疗未完成疗程(OR=7.26,95% CI:1.36~38.87)、首治期间中断治疗(OR=5.13,95%CI:1.08~ 24.41)是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治疗未完成疗程和首次治疗期间中断治疗是邵阳市肺结核耐药的危险因素,治疗期间应强调全程和规范治疗,减少耐药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3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中药组(2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和西药组(20例,予雌孕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观察3组行经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早期性激素水平。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以及行经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卵泡刺激素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均显著升高 (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