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减少输血传染病的方法和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病原体灭活技术是保障输血安全、消除输血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方法。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血液输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中病原体的重要性。这种理念已经在治疗性血浆与血小板制品中广泛应用,但是有关灭活红细胞中病原体的试验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就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输血传播病原体的危险是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可传播的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和梅毒等.近几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减少输血传播疾病,血站采取了无偿献血、对献血员的血液严格检测及成分输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概率.但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是不可完全避免的.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较多,是输血或手术等医源性感染,还是在接受治疗前就已被感染.需要获得患者输血或手术前的检查资料进行区别[1].只有通过建立患者输血或手术前的传染病检查资料,才能避免输血或手术感染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对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输血安全,减少因输血而传染上经血液传染的疾病,本文对输血存在的风险、病毒灭活血浆的意义、病毒灭活血浆的原理的方法以及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进一步说明了输血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合理使用病毒灭活血浆,可以降低因输血而传染疾病的意义,指导临床安全用血.  相似文献   

4.
陈秀兰  杨君  王红 《安徽医学》2023,44(5):615-617
输血安全面临免疫反应和感染风险两大管控点。保障血制品的安全是血液管理的核心,也是临床用血的基本要求。选择合适的病毒灭活技术是降低经血传播病毒风险的重要手段。理想的病毒灭活方法应能有效地杀灭和去除病原体,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血制品有效成分的损伤。亚甲蓝光化学法是一种采用光敏剂与光照相结合的技术,能灭活多种病毒,保障血浆制品的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由于人类的血型系统复杂,同型输血实际上输的还是异型血,可能作为免疫原输入而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不规则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1]。虽然我院在输血前都要对患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但还是难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输血是否引起病原体感染为分类依据,可分为输血性传染病与非传染性输血反应两类,随着人们重视程度的加深及实验室先进技术的应用,前者已经或正在得到有效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12886次输血治疗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886次输血治疗中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7次,发生率为0.52%,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4次、占65.7%,过敏反应21次、占31.3%,循环超负荷2次、占0.30%;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60%,0.47%,0.41%,0%;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7%;去除或灭活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主要由输注红细胞和血浆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史呈显著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关;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高的患者可使用去除或灭活白细胞的血液制品以保障输血安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异体输血,推广自体输血,可大大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输血前的状况,有利于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为此,卫生部于2006年6月颁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有输血可能的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包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  相似文献   

8.
新型通用血浆是用于所有ABO血型的血浆,它不但打破"同型输血"的观念,简化了输血前的检测过程,更重要的是灭活了已知病毒,降低输血风险。本文就这种通用血浆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华根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2):979-979
卫生部输血管理相关要求,对受血者输血前须进行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病原体检测。我们对所有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了TRUST检测,阳性者同时进行TPPA检测,了解  相似文献   

10.
王菊英  陈丽萍 《河北医学》2000,6(2):155-156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医学中有着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但是,血液在采集、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1 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传播性疾病,又称输血传染病或输血相关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  相似文献   

11.
成分输血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血浆用量日益增大,输血安全口益受到人们重视,对血浆的病毒灭活是保障输血安全的措施之一.在血浆的病毒灭活各方法中,亚甲蓝光化学法的效果已被证实,其病毒滴度减少程度与所用的光照强度和亚甲蓝(MB)浓度有直接关系.亚甲蓝光化学法对经血传播的HBV、HCV、HIV等脂质包膜病毒均有较好的灭活效果.但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效果受到各因素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血浆量及亚甲蓝浓度等影响.于是在应用亚甲蓝光化学法设计相关产品时会受到上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将此法应用到血浆袋的报道极少.本研究采用以亚甲蓝光化学法设计的血浆病毒灭活剂过滤血浆袋及配套使用的血液照射柜,将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过程中的各步骤规范化、整体化、标准化,消除了病毒灭活过程中隐含的各种干扰因素,从而找到了一条将亚甲蓝光化学法应用于血浆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疫苗的概念在发展前期曾被简单地定义为针对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随着人们对病原体中致病因素认识的深入 ,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更为有效的疫苗 ,疫苗的定义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疫苗的现代定义应是 :疫苗是致病原的蛋白 (多肽、肽 )、多糖或核酸 ,以单一成分或含有效成分的复杂颗粒形式 ,或通过活的减毒致病原或载体 ,进入机体后能产生灭活、破坏或抑制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也随着疫苗概念的变化而得到改进。目前病毒疫苗的研究热点是如何增强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如何改善…  相似文献   

13.
输血在临床疾病治疗和挽救生命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抢救危重患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目前输血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但由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以及有些病毒血液因受检测技术的影响无法检测而不能完全保证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血浆病毒灭活技术作为阻断经血传播病毒最有效的技术而倍受关注.我站为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于2009年3月17日起开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受血者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桂秋  吕品  肖娟 《广东医学》2004,25(1):54-55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住院和门诊需要输血的患者抗凝血标本7382例,用ELASA方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其中,抗-HIV初筛阳性后按规定送确认实验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7382例中,4项标志物总阳性1248例,总阳性率16.90%。单项阳性1200例,单项阳性率高达16.26%;混合感染48例,混合感染率0.65%。其中HBaAg、抗-HCV、TP和抗-HIV的单项阳性率分别是13.08%,1.60%,1.53%和0.04%;HBaAg和抗-HCV或TP混合感染者较多。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责任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各医院都应该对受血者常规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和门诊需要输血的患者血标本7382例,用ELASA方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四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其中,如抗—HIV初筛阳性后按规定送确认实验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7382例中,四项标志物总阳性1243例,总阳性率16.84%。单项阳性1197例,单项阳性率高达16.22%;混合感染46例,混合感染率0.62%。其中HBsAg、抗—HCV、TP单项阳性率分别是13.08%、1.60%、1.53%;HBsAg和抗—HCV或TP混合感染者较多,抗—HIV未检测到阳性。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责任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各医院都应该对受血者常规进行输血前四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16.
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住院和门诊需要输血的患者静脉血标本369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4项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其中,抗HIV初筛阳性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3693例中4项标志物总阳性576例,总阳性率15.6%,HBsAg阳性率12.8%、抗HCV阳性率为1.6%、抗HIV阳性率0.05%、TP阳性率1.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各医院都应该对受血者常规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17.
HIV经输血传播的防范与献血跟踪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方法.方法分析HIV感染窗口期的特点;论证献血跟踪策略(即血站采血后并不立即发出,而是将血液储存起来,并跟踪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到1个窗口期之后的1次HIV检验结果,只有跟踪结果阴性才能确认所采血液合格,否则不能发出.)的优越性.结果无法通过革新检测技术来消除HIV感染窗口期;病毒灭活技术也不能完全避免HIV经输血传播;献血跟踪策略的实施需要依赖血液长期保存技术、献血者的理解支持和法规政策的许可,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检测费用和血液存储成本.但是,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掐断HIV经输血传播的渠道,还可以杜绝HCV、HBV等病原体经输血传播.结论献血跟踪策略是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有效方法,必然会赢得献血者和政策制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指标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宁  冯星  羊建 《吉林医学》2010,31(23):3825-3826
目的:对拟输血患者3678例在输血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结果:输血前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7%;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1%;梅毒反应素阳性率为1.6%。结论:输血前检查能作为上述几种病原体流行的信号灯,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示方向,也是鉴别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依据,减少输血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14—2020年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应用现状。方法 选取2014—2020年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血液中心16家,分析其具有旁路系统的血袋耗材、去除白细胞、血液辐照和血浆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6家血液中心中,11家(68.75%)采集全血使用旁路系统分流前端血液。14家(87.50%)开展红细胞成分血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其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控抽检结果显示,200 ml规格白细胞残留量平均值为(0.18~0.42)×106/袋,300 ml规格的平均值为(0.22~0.33)×106/袋,400 ml规格的平均值为(0.78~0.86)×106/袋。16家(100.00%)单采血小板均去除白细胞。12家(75.00%)进行红细胞成分血和血小板成分血发放前辐照,辐照技术使用率呈现较大差异。11家(68.75%)血浆成分血进行病原体灭活处理。结论 具有旁路系统的血袋分流前端血液、去除白细胞、辐照和病原体灭活等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使用率在不同血液中心呈现较大差异,应用血液成分制备技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随着临床输血科学的快速发展,安全输血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输血安全问题包括1、输血可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问题(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和原虫等病原体),2、输血相关的免疫不良反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型不配合引起的不良反应,白细胞引起的其他免疫性反应等),3、过敏性输血反应和其他临床输血反应(循环超负荷,大量输血相关的输血副作用等).下面从依靠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对血液进行处理,以减少输血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减少输血免疫反应;加强血源筛查细节,确保血液更安全;严格无菌操作,杜绝医源性感染;把好重要耗材质量关,防止致热源等引起的反应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