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将28例ANL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榄香烯乳300mg加入5%GS5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用药14d,同时加联合化疗:高三尖杉酯碱4-6mg静脉滴注,持续7d,阿糖胞苷100-200mg/m^2,第1-7天;对照组单用化疗,方案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乳对难治性ANLL有肯定疗效,比单用联合化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无血常规和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TA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均给予As2O3+TA方案化疗(As2O310mgd1-10,THP20mg/m2d1-3,Ara-C0.2d1-7)。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8例(60.0%),部分缓解(PR)6例(20.0%),未缓解(NR)6例(20.0%),总有效率80%。结论As2O3联合TA方案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3年1月~1996年1月用阿克拉霉素(Acl)、三尖杉酯碱(Har)、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HA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25例ANLL均系住院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4~59岁,中位年龄29岁,按文献标准诊断:M_1 2例,M_2 14例,M_4 1例,M_5 8例。初治20例,复发性2例,难治性3例。1.2 治疗方法 Har 3mg/d,静滴7d;Acl 20mg/d,静滴3d;Ara-C 200mg/d,静滴7d,7d一疗程,间歇10~14d重复下一疗程,3个疗程未能获得完全缓解者换用其它方案治疗。化疗期间给予足够支持治疗,输成分血,有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作心电图检查,每周查血象3次,每疗程结束后作骨髓检查。1.3 缓解后治疗 完全缓解后间隔2~3周重复HAA方案巩固2疗程。然后用DAE方案:柔红霉素(D)40mg/d,静滴3d;Ara-C 300mg/d,静滴7d;足叶乙甙(E)100mg/d,静滴5d,与HAA方案交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砷酸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60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亚砷酸治疗(10mg/d,静脉滴注,28d为1疗程,如不良反应明显则改为14d短疗程,间隔14d后再用14d,2次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CR)8例,其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CR1例,部分缓解(PR)1例,未缓解(NR)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R4例,NR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CR1例,PR1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R1例,PR2例,进步1例,无效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PR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CR2例,PR2例;多发性骨髓瘤(MM)PR1例,进步1例。所有病例总有效率为75%。仅2例因严重肝损害、骨髓抑制而停药,无用亚砷酸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对不能耐受强化疗的老年难治、复发的血液肿瘤患者,亚砷酸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治疗组32例,用TA方案:吡柔比星(THP)20~30mg/d静滴3~4天,阿糖胞苷100~200mg/d静滴5~7天为1疗程,间歇14~21天。2个疗程未达CR者更换方案。M_3型者先以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后再用TA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M_4和M_5型CR后鞘内注射MTX10mg/次,共4~6次。对照组29例用DA方案。化疗期给予镇吐、保肝、补液,有感染者予抗生素。结果:治疗组CR19例,PR9例,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CAG方案治疗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G方案对复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复发AML 46例,复发后20例选用CAG方案:阿克拉霉素(ACR)10~14 mg·m-2·d-1 (第1~4天,10~14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Ara-C)10 mg·m-2·d-1 q12h(第1~14天),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 μg·m-2·d-1(第1~14天),皮下注射.26例选用对照方案:①DAH:柔红霉素40 mg·m-2·d-1(第1~3天);Ara-c 200 mg·m-2·d-1(第1~7天),高三尖杉酯碱(HHT)3~4 mg·m-2·d-1(第1~7天);②MAE:米托蒽醌(Mito)10 mg·m-2·d-1(第1~3天),Ara-c 200 mg·m-2·d-1(第1~7天),依托泊甙(VP-16)60 mg·m-2·d-1(第1~5天).结果:强化疗组26例,经上述化疗1个疗程后6例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10例,未缓解(NR)10例.PR和NR 20例患者中6例一般情况差,未能继续强化疗,换用CAG方案;14例予第2个疗强化疗,CR 4例,NR 10例;2疗程CR共10例(38.4%).26例CAG组第1个疗程CR 12例,PR 10例,NR 4例.PR和NR 14例予以CAG第2个疗程治疗,CR 8例,PR 2例,NR 4例,2疗程CR共18例(69.2%).2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骨髓抑制不明显,不良反应也低.结论:复发AML治疗中,CAG方案是较对照组方案更为有效的且不良应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志胜  何方 《山东医药》2005,45(26):13-15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 s2O3)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A ra-C)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17例难治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7例),均给予0.1%A s2O310m l+5%葡萄糖500m l中静滴(第1~30天),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A ra-C 1.5g/(m2.d)+5%葡萄糖500m l静滴(第1~5天),B组给予柔红霉素(DNR)45m g/(m2.d)+生理盐水250m l静滴(第1~3天)及A ra-C 100m g/(m2.d)+5%葡萄糖500m l静滴(第1~7天)。结果A组完全缓解(CR)率、长期无病生存(DFS)率,均显著高于B组;骨髓抑制程度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黏膜损害及胃肠道损害发生率A组高于B组,但症状轻,未影响治疗。结论A s2O3联合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白血病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2003-07~2005-02收治的18例成人难治性AML分为两组。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组13例患者应用:氟达拉滨(Flu)30mg/(m2·d)30min内静滴,连用5d;Ara-C500mg/(m2·d)或1000mg/(m2·d),连用5d。如WBC<2×109/L,则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降低剂量Ara-C组5例患者Ara-C剂量100mg/(m2·d),连用5d,其余药物和标准剂量组相同。结果标准剂量Ara-C组的1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明显较降低剂量Ara-C组高(P<0.01)。而感染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量Ara-C治疗AML并未显著减轻化疗的感染、骨髓抑制等并发症,但CR率明显较应用标准剂量治疗时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药物洛铂腹腔热灌注对中晚期恶性结直肠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中晚期大肠癌并伴恶性腹水的患者共40例,按照入组条件,遵循抛硬币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单药洛铂(50 mg),治疗组予洛铂(50 mg)加中药榄香烯乳(400 mg/m 2)行腹腔热灌注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4周的疗效进行比较。采用WHO腹水治疗疗效评估标准,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用Karnofsky(KPS)体能评分标准对病人的体能改善进行评价,并对病人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化疗后4周,治疗组的KPS评分、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血红蛋白化疗前后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化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榄香烯联合洛铂腹腔热灌注可明显改善腹水病人的体力状况,减轻单用化疗药物热灌注的毒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洛铂,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川芎嗪及改良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采用G-CSF+ MA+ VP16+沙利度胺及川芎嗪方案;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G-CSF+ VAD+沙利度胺及川芎嗪方案.结果:25例完全缓解(CR)率48%、部分缓解(PR)率28%、未缓解(NR)率24%,总有效率为76%.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分别为9(7 ~22)d、13(16~23)d.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川芎嗪及改良预激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AL疗效较高,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光林  章龙珍 《山东医药》2012,52(38):35-37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联合PC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的疗效.方法 46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E组,各23例.P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培美曲赛+顺铂(PC方案)同步化疗,E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依托泊苷+顺铂(EP方案)同步化疗.P组方案:培美曲赛500 mg/m2、顺铂75 mg/m2第1天静滴,21 d重复.E组方案:顺铂50 mg/m2第1、8天静滴;依托泊苷50 mg/d,第1~5天静滴,28 d重复.每组放疗剂量60 Gy/30次,放疗期间共化疗2周期,化疗共维持4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P组总有效率(CR+ PR)78.3%,E组总有效率69.6%,两组相比,P<0.05.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P组和E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分别为8.6和6.9个月(P<0.05).P组和E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2.6%和78.3%(P>0.05);两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反应为主,只有少数Ⅲ级反应者.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PC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疗效优于调强放疗联合EP方案化疗.  相似文献   

12.
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用FLAG治疗47例成人难治性AL,方案为:氟达拉滨(Flu)30mg/m2/d,30min内静脉滴注,连用5d;Ara-C1g/d或2g/d,连用5d;如WBC〈2&#215;10^9/L,则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结果:47例患者26例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CR率55.3%,总有效率72.3%。结论:FLAG方案对难治性AL有效。氟达拉滨可能会在化疗中导致较严重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3.
榄香烯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兴洲  马颖光  王业忠 《山东医药》2007,47(27):160-161
对38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单用顺铂、单用榄香烯乳、顺铂与榄香烯乳联用进行治疗,结果顺铂组或榄香烯乳组有效率分别为58.3%、66.7%,均低于联合组的88.6ok(P〈0.05);且联合应用中未发现榄香烯乳有增加化疗毒性的作用。认为若患者因肝。肾功能异常或体质过弱,难以接受腹腔灌注化疗毒药物的,以选单独应用榄香烯乳为佳,若患者能够耐受,应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莪术提取的抗癌制剂榄香烯乳对晚期消化系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不宜手术治疗且化疗无效或不能接受放化疗的晚期消化系癌患者36例,采用静脉滴注榄香烯乳注射液200mg,1次/d.并且食管癌及胃癌患者同时服用榄香烯乳50mg,2次/d.结肠癌患者并用榄香烯乳100mg,保留灌肠,1次/d.有腹水者于放腹水后腹腔内注入榄香烯乳100mg,2次/wk,连用2wk为一疗程.结果榄香烯乳对实体瘤的缩小不明显,但对改善临床症状及消退腹水则有一定疗效.前者有效率69.7%,后者有效率72.7%.结论榄香烯乳作为抗癌制剂用于治疗晚期消化系癌疗效肯定,用法多样且无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强  李杰  赵川莉  秦平  侯明 《山东医药》2002,42(17):10-11
观察阿克拉霉素 (Acla)与阿糖胞苷 (Ara- c)联合方案 (AA方案 )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对 2 2例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 AA方案化疗。Acla的剂量为 2 5 mg/ (m2 .d) ,静脉推注 ;Ara- c10 0 mg/ (m2 .d) ,静脉滴注 ,第 1~ 7天。结果 2 2例患者中 ,CR13例 ,PR4例 ,有效率为 77% ,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 ,骨髓抑制毒性较轻。提示 Acla是治疗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AA方案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低剂量联合化疗对难治性、复发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的治疗效果 ,探讨进一步提高PNH疗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 11例难治性、复发性PNH患者采用低剂量联合化疗的疗效。其中 8例患者采用MP方案 [马法兰 2~ 6mg/d ;强的松 0 5mg/ (kg·d) ],另 3例患者分别采用COAP方案 [环磷酰胺2 0 0mg静滴 ,化疗第 2天 ;长春新碱 2mg静滴 ,化疗第 1天 ;阿糖胞苷 10 0mg/d静滴 ,共 5天 ;强的松 0 5mg/ (kg·d)口服 ,共 5天 ]、COA方案 (同COAP方案前 3种药 )、CMAP方案 [环磷酰胺 2 0 0mg静滴 ,隔日 1次 ,共 3次 ;阿糖胞苷 10 0mg/d静滴 ,共 5天 ;6 -巯基嘌呤 10 0mg/d口服 ,共 5天 ;强的松 0 5mg/ (kg·d)口服 ,共 5天 ]方案。所有患者均行 1~ 2疗程化疗。结果  11例患者中 8例有效 ,3例在 1年以内复发。MP方案治疗 8例中 5例有效 ,且 2例达到近期临床缓解 ,1例达到近期临床痊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骨髓抑制及毒副反应。结论 低剂量联合化疗可提高PNH的疗效 ,难治性、复发性PNH可选择低剂量联合化疗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MEA方案治疗初治、复发或难治急性白血病(A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采用MEA方案诱导治疗,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HL)4例;初治22例,复发8例,难治性13例。结果①疗效43例患者中30例(69.77%)获得完全缓解(CR),6例(13.95%)获得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83.72%;AML患者CR率73.68%,PR率15.79%,总有效率89.74%;ALL患者CR率75%,PR率5%,总有效率80%;AHL患者CR率25%,PR率50%,总有效率75%;初治患者CR率81.82%,PR率4.55%,总有效率86.36%;复发、难治患者CR率57.14%,PR率23.81%,总有效率80.95%。②化疗不良反应化疗后骨髓抑制期,WBC低于1.0×109/L、ANC低于0.5×109/L、PLT低于20×109/L于化疗开始后出现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第9天、第9天和第10天,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8、9和8d。30例(69.77%)患者出现发热,其中8例(26.67%)血培养检出病原菌;3例(6.98%)发生结核复燃。6例患者于化疗及恢复期间死亡,其中4例死于败血症、DIC;2例死于颅内出血;化疗相关死亡率13.95%。③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中位持续CR时间7个月。结论MEA方案对于初治、复发及难治AL均可取得良好的诱导缓解疗效,但其骨髓抑制较重而持久,使用时应结合强力的支持、对症治疗及血液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7例一线应用紫衫类联合顺铂/卡铂化疗出现复发的患者分为老年组(21例)、非老年组(26例),进行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奈达铂80 mg/m2静滴第1天(或25 mg.m-2.d-1静滴第1~3天),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第1、8天,每28 d为1个周期。结果 4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老年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病情稳定(SD)5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RR)42.9%,疾病控制率(DCR)66.7%。非老年组CR 1例,PR 11例,SD 6例,PD 8例,RR46.2%,DCR 69.2%。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毒性和血液学毒性,偶有轻度肝功能损害。结论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疗效较好,与非老年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治的老年或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的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和阿糖胞苷(Ara-C)方案(G-HA)诱导缓解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选择年龄>60岁或低增生AML初治患者共25例,采用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治疗。在化疗的前12h皮下注射G-CSF200μg/m2。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20×109/L时暂停用,而不停止化疗,待白细胞回落后再继续使用。HHT:1mg/m2,d1~14,每日1次;Ara-C:10mg/m2,d1~14,皮下注射,每12h1次。对完全缓解(CR)者行后期可选择不同标准方案交替巩固化疗,第1年每月1次,第2年每2月1次。结果:第1个疗程后10例患者获得CR,9例获得部分缓解(PR),6例未缓解(NR)。9例PR患者中5例患者经过第2个疗程该方案后取得CR。总有效率76。15例获得CR的患者中11例按计划巩固强化治疗患者未复发,生存期为8~35个月,中位数17个月。有4例复发,经过原方案诱导后1例CR,2例PR,1例死亡。该方案血液学毒性轻,非血液学毒性不明显。结论:初治的老年或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缓解的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张成辉 《山东医药》2012,52(2):68-6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78例高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NP方案化疗。异长春花碱(NVB)25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30 mg/m2静滴,第2~4天。每月1个疗程,化疗4个疗程。观察组化疗当日再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5 mg,溶于生理盐水500 mL中匀速静滴3~12 h;1次/d,连用14 d,每月重复。结果化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CR 0例,PR 15例,SD 18例,PD 6例,有效率为38.5%,临床受益率为84.6%;对照组分别为0、11、13、15、8例及28.2%、61.5%;两组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1例(53.8%),其中贫血5例、恶心4例、呕吐5例,白细胞降低4例、中性粒细胞降低3例;对照组出现23例(58.9%),其中贫血4例、恶心5例、呕吐6例,白细胞降低3例、中性粒细胞降低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高龄晚期NSCLC,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率,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