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发现托幼机构消毒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促进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提高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监测,对嘉定区内所有有证托幼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5-2017年嘉定区托幼机构样品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7.77%、99.02%和99.7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2.033,P<0.05);公办和民办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9.24%和9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71,P<0.05)。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100.00%、99.32%、97.98%和97.18%。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托幼机构消毒情况总体较好,但物体表面、餐饮具和工作人员手等还存在消毒不到位的问题,民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天津市宁河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对2018—2020年辖区内部分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和紫外线灯消毒等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天津市宁河区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29%、92.29%和88.92%,其中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最高,为99.53%|室内空气消毒监测合格率最低,为78.04%。公立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合格率高于私立托幼机构(χ2=38.47,P<0.01)。结论 2018—2020年宁河区托幼机构各年度消毒合格率逐年递减,公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高于私立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东城区托幼机构的消毒和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儿童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18年东城区134家次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具、教师和儿童手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共采样2 372份,合格2 028份,总合格率85.50%。2016-2018年合格率分别为85.84%、83.33%和87.60%,3年合格率无显着差异(χ2=5.774,P>0.05)。空气、物体表面和餐具合格率分别为57.29%、93.72%和91.02%,教师和儿童合格率分别为85.61%和64.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普遍较好,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加强手卫生的消毒水平,尤其是对幼儿洗手的教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杭州市主城区38家托幼机构,采用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采样1140份,1 090份合格,合格率为95.61%。不同项目3年监测总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297,P<0.05)。室内空气、工作人员手、餐饮具、物体表面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2%、90.79%、93.42%、96.78%。结论 杭州市主城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较好,但餐饮具、工作人员手合格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估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及其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关联,为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2011-2014年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的托幼机构,收集同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匹配同一年内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数据和聚集性疫情数据,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 共收集902所次消毒质量监测数据,其中有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手检测合格率为63.87%,低于无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7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32,P<0.05);不同聚集性疫情次数托幼机构手和紫外灯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罹患率为0.1%~2%和>2%的托幼机构紫外灯合格率分别为46.15%和39.33%,差异有统计学〖JP2〗意义(χ2=5.567,P=0.018)。结论 手卫生合格率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之间存在关联;手卫生及紫外灯合格率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次数之间存在关联;紫外灯合格率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罹患率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人员手卫生管理现状,分析影响手卫生的各种因素,为加强托幼机构人员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和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北京市某区辖区内40所托幼机构人员手卫生管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从40所托幼机构采集288名人员手标本,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为50.0%。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洗手水源水、洗手搓揉方法、洗手液和肥皂盒污染是影响手卫生质量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认为揉搓方法和清洁剂污染成为影响手卫生的独立因素。结论 揉搓方法和清洁剂污染是手卫生不合格的危险因素,因此托幼机构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为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手、空气、桌面和玩具的表面菌落总数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托幼机构样品1 802份,合格率82.46%;2014年消毒合格率(79.02%)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3,P<0.05);两年监测项目中,工作人员手消毒合格率最低(69.51%);私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79.31%)低于公立托幼机构(9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2,P<0.05)。结论 针对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状况,要重点加强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监督监测,完善托幼机构消毒设施,重视工作人员手的消毒技术培训,逐步提高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河北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指导托幼机构开展消毒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河北省不同性质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4年连续5年共监测托幼机构2 664所次(公立1 119所次,私立1 545所次),共采集样本42 384份,消毒质量合格率平均为92.06%;5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86.21%、92.74%、94.01%、93.84%和92.67%,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8,P<0.05);5年间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87%和9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公立托幼机构好于私立托幼机构;儿童活动室空气、卧室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餐(饮)具和消毒剂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5,P<0.05),其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9.02%,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为88.91%,公立托幼机构的儿童活动室空气和餐饮具合格率明显高于私立托幼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整体状况良好,但物体表面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广州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广州市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采样40 819份,合格率为81.05%,其中2013年合格率最低、2015年合格率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年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规模在≥200人、50~200人和≤50人的消毒质量的合格率分别为81.22%、80.70%和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9,P=0.002);空气、物体表面、玩具、手、消毒剂和紫外线灯等不同监测项目的合格率依次为94.47 %、84.24 %、89.33%、70.10%、97.95%和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30.50,P<0.001),并且手和紫外线灯的合格率较低。 结论 广州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体情况较为稳定且有待提高,其中手和紫外线灯是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并且规模较小的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需要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戴手套行为。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并填写调查表,比较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2019年2—5月和2020年2—5月)手卫生依从率及戴手套的行为。结果 共评估了939名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分别观察了3 735次和4 412次手卫生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后手卫生依从率81.14%,高于疫情前的75.93%(χ2= 32.837,P<0.01)。新冠肺炎疫情后未执行手卫生中戴手套的比率为33.53%,高于疫情前的27.03%(χ2 =8.677,P<0.01)。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后手卫生依从性提高,但戴手套时,手卫生依从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