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东台市积极探索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救助模式,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2005年以来,通过新农合平台救助门诊住院病人84.73万人次,使用救助资金4 782.64万元,困难群体的实际受益率达到80%。2008年5月,东台市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相衔接的"东台模式",被民政部授予"优秀奖"。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统筹的管理机制,分析定点医院在县级统筹运行中的工作难点,以及参合农民受益公平性差异等问题,结合该地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定点医院新农合管理策略,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深化政策的培训机制、基金稽查的管理机制,并建议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制度衔接与整合,以不断促进新农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常熟市是全国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发源地之一。2003年后,由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转型过度并得以较好推进。在6年实践中,常熟市稳定参合率扩大覆盖面,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衔接;围绕参合居民普遍受益目标,谋划创新制度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住院与门诊统筹相结合补偿模式、补偿方案设计突出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运用综合科学管理手段,加强医疗费用控制,依靠信息技术平台,实施计算机管理,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衔接,形成了常熟市新农合运行特点,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0,10(7):86-86
卫生部7月23日下发通知,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提出要求,明确要求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2010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要覆盖50%的统筹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达到60%。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疾病因多需要在高级别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高昂,参合农民的自付经济负担仍较为沉重。该文借鉴国际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的经验,结合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的现状,分析建立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的必要性,探讨建立新农合重大疾病追加补偿模式,省级统筹管理,科学筛选重大疾病病种,清晰界定重大疾病补偿范围,建立与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大病救助等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机制等,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区医学杂志》2012,(17):13-13
卫生部日前表示,今年我国要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在1/3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通过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的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7.
曹红洲  熊彦君 《现代保健》2009,(33):182-18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制度)要持续发展,要尊重实际,选择农民喜欢的、符合基层卫生现状的合适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笔者认为试行搞门诊统筹条件不成熟。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做到避免家庭账户基金过多沉淀,需要抓好村级新农合网络建设,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要提高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率,应该做到提高大病重病保障水平,提高大病重病的补助比例和封顶线,才能充分体现新农合大病统筹、互助共济的宗旨,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在贵阳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铜仁市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试点,积极探索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新农合普惠制补偿、24种重大疾病保障和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多重保障机制。试点城市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和招标文件,公开招标承保公司。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做出全省全面实施新  相似文献   

9.
在概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称新农合)大病统筹现况的基础上,对新农合大病统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加强新农合大病统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农合与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功能互补,才能协同为农村居民提供充分的“一站式”医疗保障服务,解决农村居民因患重特大疾病的致贫问题.新农合与多层次医保制度衔接需要统筹规划,在界分多层次医保制度的性质、给付范围、给付水平基础上,明晰多层次医保制度的关联性,并构建专项衔接法律制度.即以医疗服务待遇为衔接点,以新农合保障待遇为基础,辐射衔接其他多层次医保待遇及其结算.同时,要统一新农合与多层次医保的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平台及其相关法律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农合门诊统筹报账基金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省南江县自2005年开始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以来,覆盖面不断扩大,筹资水平不断提高,但受益面还是偏窄,3年来新农合基金结余较多,2008年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报账,但也面临着基金总量不足、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和医疗服务环节、监管环节等多方面的基金风险。文章结合南江县在开展门诊统筹报账试点工作中的有益探索,认为要搞好门诊统筹报账,必须要科学制定补偿方案,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上涨,严格定点医疗机构准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在强化医疗机构监管上狠下功夫,才能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并立 《中国卫生》2012,(10):48-48
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2012年,财政补助要达到240块钱,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要达到75%,比去年提高5%,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要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人均门诊统筹基金要达到50元左右,门诊统筹基金中用于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在较短时间内(2010年前)成为覆盖全体农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形式,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的地区将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联合实施是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文章通过对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的比较,运用公平性理论探讨二者衔接的必要性,并最终提出二者可能的衔接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字     
卫生部7月下发通知,对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提出要求,明确要求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2010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要覆盖50%的统筹地区,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达到60%。通知要求,各地要严格按照医改部署,继续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当地省级人民政府增加的非目录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整合新农合信息,实施新农合市级统筹。方法:实现终端数据信息流5个统一。结果确保新农合市级各项统筹政策的落实,能有效提高新农合终端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结论搞好新农合市级统筹,开展信息化建设要避免认识误区,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提高终端管理水平仅仅只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软件,利用信息化手段转变终端工作职能、提高终端办事效率和新农合管理效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门诊家庭账户模式相比较,对比分析武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历年以来开展的效果,探索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的政策措施。方法通过对比武汉市全市历年新农合门诊统筹运行前后的数据,分析实施情况,评价实施效果,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门诊统筹较家庭账户,受益面显著扩大;次均费用降低。结论门诊统筹模式更有利于参合农民充分利用基层卫生资源,提高门诊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扩大了新农合的受益面,但操作难度加大,建议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加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使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能长期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农合门诊统筹模式SWOT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制度是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公平性质的体现,能够有效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本文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理论深入分析新农合门诊统筹模式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而为我国新农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新农合都是以县为统筹单位,各县根据自身实际设立不同的筹资标准。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新农合市级统筹被提上了日程。在2008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暨卫生工作会议上。副省长王随莲提出.要认真做好三项试点工作.第一项就是选择有条件的1-2个市.进行新农合市级统筹试点。通过试点,提高统筹层次,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衔接后的补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陕西省眉县家庭入户调查数据及眉县新农合机构数据,测算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的补偿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采取“二次补偿”和“一站式补偿”两种不同补偿模式和不同补偿比,测算出两种不同补偿方案的补偿标准.结论 新农合与医疗救助衔接补偿方案的选择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各地实施时应结合本地区的特征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实行的新农合市级统筹是指从新农合基金由各区县分别管理使用逐步过渡到由全市统筹管理使用,最终实现全市实行统一的筹资补偿方案,新农合基金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各级经办机构各负其责,对医疗机构实施有效监管,风险共担的高层次统筹,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规范医疗机构行为,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