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Survivin和bFGF在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为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Survivin、bFGF的表达和MVD值,分析Survivin、bFGF表达、MVD值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在44例胃癌组织、22例肠化生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urvivin、bFGF和MVD3种标记物在3组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Survivin、bFGF表达及MVD值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表达与MVD值均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bFGF两者均阳性组中MVD值与两者均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胃癌组中Survivin、bFGF的表达均与MVD值有明显相关性,bFGF和Survivin的表达共同促进胃癌血管的生成。联合检测Survivin、bFGF和MVD有助于对胃癌的病理分级、恶性程度判定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血管生成与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人胃癌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分析bFGF和MVD及其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bF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bFGF阴性者(P<0.01),MVD值和bFGF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密切相关;MVD≥43或bFGF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血管生成在胃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bFGF不仅与胃癌的血管生成有关,而且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也有关,MVD或bFGF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胃癌和36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HBS2、VEGF、MMP-2、MMP-9的表达以及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MVD)。同法检测总生存期≥10年的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长生存期组)和总生存期≤3年的3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短生存期组)的THBS2的表达,比较两组患者的THBS2表达差异。 结果:THBS2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而VEGF、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均P<0.05);THBS2阳性胃癌组织中MVD值明显低于THBS2阴性胃癌组织,而VEGF阳性胃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胃癌组织(均P<0.05);胃癌组织中THBS2的表达与VEGF、MMP-2、MMP-9呈明显负相关(r=-0.574、 -0.447、-0.599,均P<0.01)。长生存期组患者胃癌组织THBS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短生存期组(P<0.05)。 结论:THBS2在胃癌中低表达,从而可能通过促进VEGF、MMP-2、MMP-9的表达影响胃癌的血管生成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肝肠钙黏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 LI-cadherin)的表达,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44例不同胃组织中(包括正常胃黏膜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肠化生胃黏膜58例、胃腺癌46例、癌旁组织30例、胃间质瘤10例) LI-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I-cadherin蛋白在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癌旁组织及胃间质瘤组织中不表达;在肠化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在胃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按Laurien分型,肠型胃癌中LI-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78%)高于弥漫型胃癌(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cadherin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正相关(P<0.01). 结论LI-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肠化生及胃腺癌的发生有关;LI-cadherin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胃癌、胃肠道间质瘤、慢性胃炎、肠化生组织中CDX-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法检测246例不同胃组织(包括正常胃黏膜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肠化生胃黏膜58例,胃腺癌46例,癌旁组织30例,胃间质瘤10例)CDX-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CDX-2在正常胃黏膜及慢性胃炎中不表达,在癌旁组织仅表达于肠化生胃黏膜,在胃间质瘤中无表达,在肠化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10.4%(53/58),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4%(37/46).按Laurien分型,肠型胃癌中CD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弥漫型胃癌,差异有显著性(P<0.050).CDX-2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JP<0.005),但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胃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CDX-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早期发生有关,它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检测CDX-2的表达强度有助于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行胃癌根治切除的胃癌组织和53例正常胃组织中STAT3、VEGF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并且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在本组53例胃癌标本中,STAT3、VEGF和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2%、74%,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STAT3与VEGF、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08、0.451,P<0.01),STAT3、VEGF的表达与病灶大小、Larren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Larren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TAT3表达、有无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4.328、12.094,P<0.05).结论 STAT3通过上调VEGF和Survivin的表达促进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凋亡;STAT3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和92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MMP-2和IG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MMP-2和IGF-1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MP-2和IGF-1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0.4%(307/436)和49.5%(216/436),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3.3%(3/92,P<0.05)和5.4%(5/92,P<0.05),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Lauren分型、TNM分期、浸润深度、脉管侵犯、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MMP-2和IGF-1两种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按TNM分期的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MP-2高表达与Ⅰ~Ⅱ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P值均<0.05),IGF-1高表达与Ⅰ~Ⅲ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P值均<0.05);MMP-2和IGF-1的高表达均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MP-2和IGF-1参与了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同时检测MMP-2和IGF-1两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c-erbB-2和ki67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erbB-2、ki67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肠化)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对27例单纯肠化(SIM)、26例不典型肠化(AIM)和37例胃癌组织分别进行c-erbB-2、ki67检测.结果:c-erbB-2、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SIM中的表达(P<0.05),AIM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ki67在AIM及胃癌组织中高表达,AIM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骶骨脊索瘤组织中生存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情况及三者的相关性,为骶骨脊索瘤的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人骶骨脊索瘤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利用CD34标记组织中的新生血管.[结果]①Survivin、VEGF在骶骨脊索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76.7%,均高于瘤旁组织(P<0.05).骶骨脊索瘤中MVD值(27.2±10.70) /mm2高于瘤旁组织(8.90±3.11) /mm2(P<0.05);②Survivin阳性表达的骶骨脊索瘤组织中MVD值(30.71±10.35) /mm2明显高于Survivin阴性组(19.00±6.25) /mm2 (P<0.05).VEGF阳性组MVD值(29.43±10.87) /mm2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19.86±6.18) /mm2(P<0.05);③Survivin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9,P=0.005);④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有无局部浸润、是否复发相关(P<0.05).[结论]骶骨脊索瘤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较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与骶骨脊索瘤中的MVD均呈正相关,二者对骶骨脊索瘤的血管生成可能起协同、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这两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116例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的表达与MVD间的关系及它们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16例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60.34%。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分别为26.16±8.50和19.22±8.20,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肿瘤分期晚的病人中,其VEGF表达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分期早的(P<0.05)。MVD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腹腔内转移有关(P均<0.01),且随TNM分期而增加(P<0.01)。VEGF表达阴性组和低MVD组(MVD<23)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VEGF表达阳性组和高MVD组(MVD≥23)(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VEGF的表达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能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MVD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探讨它们之间及其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方法 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5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及MVD. 结果 56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62.5%)和MVD计数均值[(55.43±6.72)个/HP],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14.3%)及MVD计数均值[(21.04±3.26)个/HP](P值均<0.05);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MVD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有无转移、肿块直径、门静脉、肝静脉癌栓关系密切(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评分与MV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 Survivin和MVD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EG-1、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胃癌患者AEG-1、NF-κB表达情况,观察两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AEG-1、NF-κB表达的相关性,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AEG-1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其阳性表达的PU值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t=12.206,P0.01);其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95%,其阳性表达的PU值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t=11.997,P0.01);其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AEG-1、NF-κB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AEG-1表达情况、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率的指标中最为重要的3个指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AEG-1、NF-κB信号通路。检测胃癌组织中AEG-1、NF-κB的表达,有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并可评价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新生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可否用于预测HCC侵袭、转移和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85例HCC及癌旁组织中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 ;HCC的MVD范围 (18~ 36 0 ) / 0 74mm2 、(15 6 5±6 2 4) / 0 74mm2 。HCC的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形成、包膜状况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HBsAg是否阳性、术前AFP水平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少血管组(MVD <15 6 )预后显著优于多血管组 (MVD≥ 15 6 )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5 3个月 ,多血管组为 14个月 ,(P <0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与HCC的发展有关。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Survivin的表达与直肠癌细胞凋亡、血管形成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细胞凋亡及血管形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AI)、Survivin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50例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56%(28/50),其表达与AI及MVD相关,Survivin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81.3%)显著优于阳性表达组(50%;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Survivin及AI指数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指标.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直肠癌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形成及不良预后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6(CDK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48例胃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胃黏膜中cyclinD1和CDK6的表达量。结果 Cyclin D1在 58%的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CDK6 的表达水平在69%的胃癌组织中异常升高,并与组织学分类、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未发现 cyclin D1和CDK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包括cyclin D1和CDK6过表达在内的多个因素与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关,但只有TNM分期和CDK6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yclin D1和CDK6的异常高表达有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胃切缘正常胃黏膜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和20例胃正常黏膜中Sema6D、PlexinA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和第Ⅷ因子(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PT-PCR和Western blot示胃癌组织中的Sema6D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24±0.06)比(0.19±0.07),P<0.05,和(0.45±0.16)比(0.29±0.08),P<0.01];同时Plexin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胃正常黏膜[(0.71±0.37)比(0.60±0.25),P<0.05,和(0.47±0.16)比(0.21±0.08),P<0.01].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随着Sema6D和PlexinA1表达的增高而增高(r=0.5996,P<0.01和r=0.5024,P<0.05);胃癌组织中MVD与Sema6D和PlexinA1存在明显正相关(r=0.5759,P<0.01和r=0.7286,P<0.01).结论 Sema6D及其受体PlexinA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录因子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T3)中表达及其与病理生物学行为关系,同时探讨胃癌细胞腹腔脱落的分子基础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剂量生理盐水(1000 ml)腹腔灌洗方法,选择性收集2007年4月至12月80例浆膜浸润胃癌(T3)手术患者腹腔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测和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化学检测寻找癌细胞;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石蜡包埋的浆膜浸润胃癌(T3)癌组织中HGF、SP1、VEGF和CD34[以微血管密度(MVD)值表示]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严密随访.结果 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率为63.8%(51/80),CK18免疫化学检测阳性率为75.0%(60/80).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阳性病例CK18检测均为阳性,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阴性患者有9例CK18检测为阳性,其中6例经病理科医师会诊确定为游离癌细胞阳性,本组病例脱落细胞阳性率为71.3%(57/80).胃癌组织中HGF、SP1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57.5%、52.5%和55.0%,与MVD值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GF、SP1、VEGF和MVD值与脱落细胞阳性率等临床特征相关(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HGF、SP1、VEGF和MVD值与预后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F、SP1和VEGF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浆膜浸润胃癌(T3)中HGF、SP1、VEGF及MVD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检测几种因子对预测胃癌细胞腹腔脱落和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