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妇社会支持与产前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对91例孕妇进行爱丁堡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SSRS)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21.98%)孕妇EPDS评分高于13分,抑郁组的社会支持总得分、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均低于正常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得分也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孕妇存在产前抑郁情绪,其发生可能与社会支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疫情流行期间本地区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6—8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由8~18岁儿童青少年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采用SPSS 22.0软件,经单因素分析,线性回归以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效回收问卷396份,DSRS 量表平均得分为(7.35±5.10)分。DSRS≥15分,即存在明显抑郁症状者41例(10.4%)。多因素分析显示,焦虑得分、居住地、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是否害怕、年龄是DSRS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焦虑症状(OR=4.284,95%CI:2.163~8.486,P<0.001),居住在乡镇及农村(OR=2.382,95%CI:1.120~5.069,P=0.024),碰到与疫情相关的事情经常害怕(OR=3.312,95%CI:1.210~9.064,P=0.020)是疫情流行期间居家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干预,减少儿童在疾病流行期间的恐惧及焦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乡镇及农村儿童等重点人群,从而减少COVID-19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陕西高校学生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流行期间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月7-9日,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选取18~28岁陕西省高校在校生共1 667名在线填写一般资料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s for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PQEEPH).对抑郁、神经衰弱、恐惧、强迫-焦虑和疑病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QEEPH量表5个因子得分分别为:抑郁(0.29±0.48)分、神经衰弱(0.27±0.46)分、恐惧(0.92±0.60)分、强迫-焦虑(0.15±0.34)分和疑病(0.26±0.44)分,以恐惧因子得分最高.有15.4%存在抑郁性情绪偏离,在情绪偏离中占比最高;情绪障碍中以强迫-焦虑性情绪障碍比例最高,占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年级与抑郁(OR=1.61,95%CI=1.05 ~ 2.47)、强迫-焦虑(OR=1.56,95%CI=1.05~2.31)和疑病(OR=2.01,95%CI=1.16~3.47)情绪障碍呈正相关,非医学专业与恐惧情绪障碍呈正相关(OR=2.16,95%CI=1.18~3.95),面对疫情不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与5种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17~0.51),居住地在乡镇和农村与神经衰弱障碍呈负相关(OR=0.58,95%CI=0.38 ~0.87),性别为女生与疑病情绪障碍呈负相关(OR=0.34,95%CI=0.19~ 0.62)(P值均<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减少学生的恐慌以及其他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2009年8月~2010年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80个社区的4 000名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及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量表(EP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产后抑郁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都低于正常组(t=8.885、t=11.341、t=8.065、t=13.685,P<0.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项因子得分为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得分越高,抑郁症发生的几率越低,OR(95%CI)分别为0.79(0.75~0.83)、0.85(0.83~0.88)、0.77(0.72~0.82)和0.88(0.86~0.90)。结论: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比率较低,应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从家庭到社会不同层面给予产妇关爱与帮助,通过心理干预等方法提高产妇的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孕产妇保健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于疫情爆发期对1 237名孕产妇进行线上问卷调查,运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对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高学历、居住在城市、孕早期、头胎、家庭高经济收入的孕产妇在身体、情绪、认知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0.01)。以心理健康状况总得分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COVID-19相关变量前三位是身体健康状况(β=0.31)、睡眠情况(β=0.22)、担心疫情影响正常产检或分娩(β=0.17)。 结论 COVID-19疫情对孕产妇的影响主要在情绪和认知方面,其中高龄、头胎、孕早期的孕产妇是高危人群,应及早提供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护理健康教育对围生期孕产妇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金华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138例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围生期孕产妇给予护理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问卷评价2组孕产妇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价2组孕产妇分娩前后抑郁、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围生期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孕产妇依从率(73.91%)、护理满意度(69.57%)、纯母乳喂养(52.17%)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3,11.317,4.328,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SAS和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8,9.268,7.900,P0.05)。结论围生期护理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孕产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同时明显降低孕产妇分娩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减少产妇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医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期间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安徽省2所医学院校6 276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制作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在COVID-19流行期间对被试的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匿名调查。  结果  医学生焦虑得分为(38.52±7.76)分,焦虑情绪检出率为8.9%。医学生在性别、辅导员在COVID-19流行期提醒注意防护频次、本/专科生、户籍所在地、自评近期健康状况、所居住小区是否有COVID-19确诊患者、关注度、盲目消毒、自评自己被感染的风险、恐慌程度等方面焦虑情绪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生(OR=1.25)、自评自己感染COVID-19的风险高(OR=1.71)、特别恐慌(OR=2.75)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女生(OR=0.62)、来自农村(OR=0.80)、自评近期健康状况一般(OR=0.06)、健康状况较好(OR=0.11)、健康状况很好(OR=0.30)、所居住小区无COVID-19确诊患者(OR=0.67),对COVID-19疫情每天关注一两次(OR=0.47)、频繁关注(OR=0.38)、盲目消毒行为一般(OR=0.53)、盲目消毒行为较少(OR=0.32)与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结论  COVID-19流行期间,医学生焦虑得分较高,不同性别、本专科层次医学生存在差别。医学生应做好心理调适,适度关注相关信息,正确认识疫情;学校辅导员应多关心学生,并进行多方式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PPD)的患病情况,分析PPD的危险因素,为PP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12年7~10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医院分娩的300例产妇的基本情况和PPD情况进行调查。EPDS共包括l0个项目,得分范围为0~30分。本研究定义EPDS总分≥10分者为产后抑郁症。采用SPSS18.0软件对PP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时点内调查对象PPD发生率为24.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婆家关系差"(OR=2.47,95%CI=1.120-5.44)、"孕前健康状况差"(OR=4.99,95%CI=1.561-15.93)、"怀孕影响目前工作或收入"(OR=1.79,95%CI=1.02-3.12)的产妇,PPD患病率较高。结论:当前PPD的发生率较高,心理原因是主要危险因素,产后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心理支持可降低PPD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宜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产后抑郁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9月在宜昌市4所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分娩的431名流动人口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产后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宜昌市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4.39%(62/431),EPDS总均分为(8.72±4.79)分,产后抑郁组孕产妇EPDS得分为(17.84±3.25)分,产后健康组孕产妇EPDS得分为(7.19±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低收入家庭、无生育保险、夫妻生活不满意、居住条件不满意、对新生儿性别有期待、产前焦虑、新生儿不健康、未接受健康教育均是导致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孕妇自身的负性心理以及缺乏对妊娠分娩的正确认识,因此建议加强社会以及家庭对孕产妇的支持和安慰,同时注重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和抑郁情况,探讨其相关性,并分析影响抑郁发生的因素。方法2015年1~11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湛江市某三甲医院21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1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1.16%,其中无抑郁占48.84%,轻度抑郁占37.21%,中度抑郁占13.95%。社会支持总分(38.70±8.76)分,客观支持得分(8.89±3.54)分,主观支持得分(22.60±5.47)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7.20±1.75)分;家庭功能良好122例(56.75%),家庭功能中度障碍65例(30.23%),家庭功能重度障碍28例(13.02%),家庭功能得分(6.73±2.54)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均为非抑郁组高于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OR=2.02(1.09~3.75)]和主观支持[OR=0.90(0.85~0.9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生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影响因素为主观支持水平和性别,提高主观支持水平有利于降低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为干预产后抑郁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围产期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焦虑量表、状态焦虑量表对45名产后抑郁妇女、84名正常产妇进行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组受教育年限[(9.8±3.0)a]低于正常组[(11.6±3.5)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社会利用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分、神经质分、时间紧迫感分、竞争与敌意分均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前SCL-90抑郁分[产后抑郁组(19.02±3.66),正常组(16.25±3.39)]、焦虑分[产后抑郁组(14.24±3.53),正常组(12.51±2.50)]、强迫分[产后抑郁组(15.09±3.15),正常组(13.08±2.64)]等分值产后抑郁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EPDS总分与产妇受教育年限、SSRS总分、主观支持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与EPQ神经质原始分呈正相关(P<0.01);神经质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抑郁产前心理已经发生变化,低社会支持、高生活事件及神经质等不良个性因素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应加强产前心理社会因素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产后2年内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1月至12月期间在北京城六区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产后2年内的55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中文版诊断产后抑郁症(PPD),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EPDS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产后抑郁患病率为29.42%(163/5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准备/计划的怀孕(OR=0.240,95%CI:0.131~0.439,P<0.001)、月子里和出月子后家属的照护(月子里:OR=0.247,95%CI:0.078~0.782,P=0.017;出月子:OR=0.350,95%CI:0.192~0.636,P=0.001)均可降低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丈夫及家人对生男孩的期盼(OR=2.948,95%CI:1.882~4.617,P<0.001)、宝宝6个月内混合喂养(OR=2.032,95%CI:1.343~3.076,P=0.001)、赞成母乳喂养但不能坚定实施(OR=1.800,95%CI:1.201~2.697,P=0.004)、宝宝健康状况遇到问题(OR=2.815,95%CI:1.724~4.598,P<0.001)均增加了PPD的发生风险。结论 北京地区产后抑郁患病率高,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干预,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孕妇抑郁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对孕妇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前来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产检的700名孕妇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妊娠压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孕妇孕期抑郁状况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671名孕妇中,抑郁的发生率为15.9%;59.61%的孕妇处于高水平社会支持。孕妇的抑郁症状与妊娠压力成正相关(P<0.01),与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成负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为职业女性(OR=0.415,95%CI:0.267~0.646,P<0.01)、无自然流产史(OR=0.460,95%CI:0.249~0.849,P=0.013)、夫妻关系满意度良好(OR=0.200,95%CI:0.098~0.409,P<0.01)、了解孕期知识(OR=0.502,95%CI:0.282~0.892,P=0.019)、社会支持等级高(OR=0.326,95%CI:0.1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孕产妇亚临床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正念和情绪调节对孕产妇抑郁症状的影响,为预防和减少孕产妇抑郁,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阶段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内907例孕产妇,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孕产妇的抑郁症状,使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来测量孕产妇的正念水平,用情绪调节量表来评估孕产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 907例孕产妇中有357名有亚临床抑郁症状,占39.3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正念水平(r=-0.284,P<0.01)和情绪调节能力(r=-0.093,P<0.01)与孕产妇抑郁症状呈显著负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正念水平的增加,孕产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少(OR=0.980,95%CI:0.970~0.991);认知重评能力的提高也能减少孕产妇的抑郁情绪(OR=0.913,95%CI:0.891~0.936);表达抑制水平的降低也能减少孕产妇的抑郁情绪(OR=1.123,95%CI:1.082~1.165)。结论 正念水平越高的妇女和情绪调节能力越好的孕产妇,较少出现孕产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二胎产妇心理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384例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评价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分娩后1周的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的因素。结果263例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0.21%(116/38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公婆关系、陪伴分娩、婴儿低体重、新生儿性别满意度、喂养方式、睡眠障碍、产前焦虑、产前抑郁、社会支持总分与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χ2/t值分别为5.746、13.506、5.538、12.681、17.066、5.556、11.709、8.367、36.145、14.416、13.307、8.866、17.317,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OR=1.693,95%CI:1.031~3.259)、睡眠障碍(OR=2.311,95%CI:1.364~4.810)、与公婆关系差(OR=3.267,95%CI:1.528~7.509)、产前焦虑(OR=7.913,95%CI:2.149~19.331)、产前抑郁(OR=4.057,95%CI:1.716~8.024)、新生儿低体重(OR=5.350,95%CI:2.130~11.356)、喂养方式(混合喂养:OR=1.785,95%CI:1.452~2.330;人工喂养:OR=2.091,95%CI:1.367~3.945)、社会支持水平(OR=3.835,95%CI:1.501~5.628)是影响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高危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宣教,积极给予系统的心理疏导,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产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干预产后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围产期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事件量表(LES)、A型行为问卷(TAB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焦虑量表(T-AI)、状态焦虑量表(S-AI)对129名围产期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分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组受教育年限低于正常组;EPQ神经质原始分、SSRS客观支持分、怀有戒心或敌意特征、产妇年龄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高神经质组产前Sc l-90抑郁分、焦虑分、强迫分、躯体化等分值及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均高于低神经质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利用度均低于低神经质组。[结论]神经质、低客观支持、怀有戒心或敌意及产妇年龄是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湖北省部分一线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2-17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73名湖北抗疫一线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发放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利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分别为(42.02±9.02)分及(48.71±10.83)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调查对象焦虑阳性检出率为16.2%,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的调查对象占比分别为11.0%、4.6%及0.6%;调查对象抑郁阳性检出率为34.7%,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的调查对象占比分别为16.8%、16.2%及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前处理过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对象发生焦虑的风险是未处理过类似事件者的3.57倍(OR=3.57,95%CI=1.16~11.44);担心自己会被病毒感染的调查对象发生焦虑的风险是不担心者的8.33倍(OR=8.33,95%CI=1.07~65.06);隔离病房的调查对象发生抑郁的风险是其他普通科室调查对象的6.13倍(OR=6.13,95%CI=2.80~13.44);担心自己会被病毒感染的调查对象发生抑郁的风险是不担心者的4.81倍(OR=4.81,95%CI=1.49~15.55)。此外,84.4%的调查对象知晓国家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心理援助渠道,但仅有6.4%的调查对象因为疫情原因咨询过相关心理机构,同时,70.5%的调查对象希望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的方式获得心理援助。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湖北省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及援助,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行产后42天检查的2 200名产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一般情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产后抑郁筛查。结果该市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6.2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次分娩(OR=0.582,95%CI=0.449~0.756),产妇外向性格(OR=0.619,95%CI:0.479~0.799),参加孕妇学校学习(OR=0.626,95%CI=0.435~0.902)为预防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孕期抑郁情绪(OR=4.157,95%CI=2.918~5.920),孕期焦虑情绪(OR=3.326,95%CI=2.496~4.432)为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分娩次数,产妇性格,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孕期抑郁或焦虑情绪等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产前抑郁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抽取妊娠不同时期产检孕妇共1 89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出现的产前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899名孕妇中,存在产前抑郁症状的638人,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33.6%,孕早、中、晚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4.3%、31.1%、36.8%,不同孕期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孕期无工作(OR=1.6,95%CI:1.1~2.4)、有流产史(OR=1.3,95%CI:1.0~1.8)、有产前抑郁史(OR=3.9,95%CI:1.4~10.7)、夫妻关系不和谐(OR=4.4,95%CI:1.8~10.4)、对胎儿性别期待(OR=2.3,95%CI:1.5~3.4)。结论三甲医院孕产妇抑郁症状在妊娠不同时期发生率高,而产前抑郁成为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妊娠期间无工作、有流产史、有产前抑郁史、夫妻普通、对胎儿有性别期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社会支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9月34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社会支持度。SSRS评分≥40分认为社会支持度良好设为观察组(119例),SSRS评分40分患者则设为对照组(221例),采用单因素风险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社会支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社会支持度良好共计119例占比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功能状态、营养风险及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95%CI=1.202~2.723,OR=1.809,P=0.004)、婚姻状况(95%CI=1.349~7.235,OR=3.124,P=0.008)、付费方式(95%CI=1.101~1.530,OR=1.298,P=0.002)和化疗不良反应(95%CI=0.856~0.982,OR=0.917,P=0.014)是社会支持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社会支持水平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付费方式及化疗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上述因素的参考价值,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及社会支持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