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0.8%.RSA中约有40%~80%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病因,称为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RSA).近年研究主要与免疫因素有关,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治疗,亦多集中于免疫学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一般妊娠时间不超过20周,发生率为5%[1]。其中部分病因不明的反复流产称之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占较大比例。免疫因素是引起RSA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之一,包括自身免疫因素和同种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主要有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甲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妊娠28周内连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病率约1%~5%,是妇产科中较难防治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排除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生殖道感染、血凝功能异常、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RSA外,约有50%RSA患者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  相似文献   

4.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一般不超过20周,发病率约1%~5%[1],属于中医学"滑胎"范畴,又称"数堕胎"、"胎数堕"、"屡孕屡堕"。RSA病因复杂,排除女方生殖道解剖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双方染色体异常及男方因素等各种已知因素外,约有50%患者病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故URSA亦属"滑胎"范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及心理应激等因素的改变导致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日益增加,给许多女性及其家庭造成了身心上的伤害。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其中约有一半的RSA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孕不育科通过继承妇科名老中医韩冰教授治疗RSA的经验及不断的临床实践,认为肾虚冲任失调是不明原因性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基本病机,在临床上应用补肾调冲法,并设专药、专方进行治疗,于孕前"预培其损",孕后积极保胎,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质量不足1000g的自然流产,过去定义为妊娠28周前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称习惯性流产[1]。RSA发生率约占育龄期妇女1%[2]。RSA发生机制复杂,近1/2的RSA患者的病因未明[3],称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且认为大多跟免疫因素有关[4]。正常妊娠时母体通过复杂精细的免疫系统调控,使母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保护胚胎不受母体  相似文献   

7.
正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也称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本病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外,40%~60%的原因不明,更有临床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免疫因素是其主要原因[1]。中医病名为"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暗产"、"数堕胎"、"滑胎"等,肾虚胎元不固为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多模态评分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D-二聚体(D-dimer, D-D)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并构建URSA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有URSA史的早孕患者136例,根据随访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和未流产组,比较两组超声多模态评分及sFlt-1、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URSA妊娠再次流产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 136例孕妇保胎治疗后流产率为38.24%。流产组年龄≥35岁、饮酒史、URSA家族史、自然流产≥4次患者占比及血清sFlt-1、D-D水平均高于未流产组,孕酮及超声多模态评分均低于未流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流产≥4次、sFlt-1高水平、D-D高水平、超声...  相似文献   

9.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发生率达1%~5%[1],是生殖健康领域的常见疾病。连续发生自然流产2次与3次的病因构成相似,且发生2次自然流产后再发风险升高[2],因此将妊娠28周之前,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定义为RSA,并推荐将反复生化妊娠纳入RSA进行管理[3]。在妊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1],孕12周之前者多见,称为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女方因素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子宫解剖畸形、内分泌紊乱、微生物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1]),其常见发生原因包括解剖异常、病原微生物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但目前仍有高达50%以上的RSA无法明确其致病原因~([2]),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病因十分复杂,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流产患者约占生育期妇女的5%[2].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紊乱、内分泌紊乱、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环境等因素;除此以外,仍有许多RSA的发病原因不明,称之为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RSA病因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现将RSA的病因学和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流产者,其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1%~5%~([1]),下次妊娠自然流产再发生风险高达70%~80%~([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约6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被证实存在至少1种遗传性或获得性止血功能异常,即血栓前状态(PTS)~([3])。因此,对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受体亚型EP1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中表达水平变化,分离鉴定子宫平滑肌细胞,并用特异性siRNA抑制EP1的表达,观察其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率的影响,为抗RSA药物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EP1的表达分布情况;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正常组和URSA组病人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率;用特异性siRNA抑制URSA组子宫平滑肌细胞EP1的表达,分析其对在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率的影响。结果 URSA组子宫平滑肌细胞中EP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URSA组中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EP1特异性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处理URSA组子宫平滑肌细胞后,EP1特异性siRNA处理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率较阴性对照siRNA处理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RSA病人中,外在刺激或内在因素导致EP1表达上调可能是促使子宫的异常收缩而发生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PGE2/EP1系统可作为治疗RSA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原因,了解其与抗磷脂血栓综合生(APL-T)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PTT-LA法对32例复发性流产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检测。结果 32例RSA患者中17例APA阳性,阳性率(53.1%)明显高于对照,其中LA阳性率为28.1%,亦明显高于对照。8例诊断为抗磷脂血栓综合征。结论 APA中之LA可能是RSA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考虑为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RSA)被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4周前的流产。而现在国际上将2次或2次以上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丢失(体重〈500g)称为复发性流产(RSA)。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育龄妇女中1%-5%经历过反复自然流产。现就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相当于中医的滑胎(habitual abortion)。复发性流产大多数为早期流产,少数为晚期流产。虽然复发性流产的定义为连续3次或3次以上,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为其再次流产的风险与3次相近[1]。早期复发性流产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晚期复发性流产常见原因为子宫解剖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血栓前状态等。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与五脏功能紊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免疫细胞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该疾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细胞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包括T细胞数量、Th细胞数量、Ts细胞数量及Th/Ts,以及WBC数量、LYM数量、B细胞比例、T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了解RSA患者免疫状态.同期,选取44例偶发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记录妊娠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1)妊娠前URSA组Th/Ts、WBC数量及NK细胞比例高于偶发流产组(P<0.05),妊娠后URSA组WBC高于偶发流产组(P<0.05);(2)经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组成功率为94.0%,妊娠前后比较,T细胞、Th细胞、Ts细胞、WBC、B细胞上升,LYM、NK细胞、Th/Ts下降(P<0.05),下降幅度以URSA组明显.结论 Th/Ts联合NK细胞比例可作为评价URSA患者免疫状态、检测妊娠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的重要指标,主动免疫治疗可降低URSA患者Th/Ts、NK细胞比例,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生化妊娠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U RS A患者192例,根据既往生化妊娠次数,分为无生化妊娠组(A组)66例,1次生化妊娠组(B组)65例,≥2次生化妊娠组(C组)61例.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C组与A组及B组比较,既往自然流产次数(P<0.05)、既往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自然流产率(P<0.0125)均显著增高,其自然流产率及自然流产伴正常染色体核型(SANK)率也均显著增高(P<0.0125).A组与B组比较,活产率、自然流产率及SANK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 ≥2次生化妊娠的患者既往复发性流产更为严重,保胎治疗后其活产率较低、自然流产和SANK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及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s, ETR)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URSA的关系。方法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RSA组)及正常早孕人流妇女30例(正常组,即CT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ET-1、ETR-A、ETR-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取体外培养的妊娠早期绒毛外滋养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法检测ET-1、ETR-A阻断剂BQ-123及ETR-B阻断剂BQ-788受体对绒毛外滋养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RSA组较正常组绒毛组织中ETR-B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T-1、ETR-A mRNA及蛋白在二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1促进HTR-8细胞迁移,ETR-B阻断剂阻断ET-1的促迁移作用。结论 ET-1可能通过ETR-B受体促进妊娠早期绒毛外滋养细胞迁移,URSA患者较正常组绒毛中ETR-B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可能与URSA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