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复杂性视网膜疾病患者40例41眼,其中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8例,玻璃体积血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例6眼,眼外伤10例,白内障术后驱逐性脉络膜出血1例,眼内容炎2例。结果29眼(70.7%)的视力得到改善,12眼(29.26%)视力无明显改变或视力较术前降低。术后矫正视力>0.5者3眼,视力0.1~0.5者5眼,视力眼前数指~0.1者26眼,视力眼前手动或光感者6眼,1眼无光感。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疾病能够复位视网膜,恢复视力,是一种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视力恢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视力的可恢复性。 方法:对发病后视力为无光感、光感、手动和指数的56例60只眼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和视网膜循环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60只眼中视力为无光感者18只眼,丧失视力的时间中位数为4天;光感至指数者42只眼,丧失视力的时间中位数为5天。在经过平均27.8天的观察后,无光感的18只眼中有12只眼的视力增进至光感与0.03之间;光感至指数的42只眼中有40只眼的视力增进至手动至0.7之间。35只眼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统计表明,10只无光感眼中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缩短(1.5±1.1)秒(P<0.01);光感至指数的25只眼平均缩短(.3土1.0)秒(P<0.001)。 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已丧失的视力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50-25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一组光定位不准的视网膜脱离施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评价术前光定位检查对判断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43例(46只眼)手术随访资料。结果43例(46只眼)中,术前视力光感10只眼,手动24只眼,指数且〈0.02(1m指数)者12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8只眼,1—2个象限12只眼,3—4个象限26只眼。光定位不准的方位数目与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视网膜复位40只眼(86.9%)。46只眼中,10.9%最终视力≥0.3;41.3%视力〈0.3但≥0.05;43.5%仅有手动或指数视力;4.3%视力光感。术后视力改善30只眼(65.2%),不变15只眼(32.6%),下降1只眼(2.2%)。术后视力与术前光定位不准方位数目有关。结论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仍然可以恢复一定的视力。术前光定位检查对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视网膜中央动阻塞后视力的可恢复性. 方法:对发病后视力为无光感、光感、手动和指数的56例60只眼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和视网膜循环时间进行了观察。 结果:60只眼中视力为无光感者18只眼,丧失视力的时间中位数为45天;光感至指数者42只眼,丧失视力的时间中位数为5天。在经过平均27.8天的观察后,无光感的18只眼中有12只眼的视力增进至光感与0.03之间;光感至指数的42只眼中有40只眼的视力增进至手动至0.7之间.35只眼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统计表明,10只无光感眼中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缩短(1.5±1.1)秒(P<0.01);光感至指数的25只眼平均缩短(1.3±1.0)秒(P<0.001). 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已丧失的视力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6,12:250-25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重度眼外伤后无光感眼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10例10眼重症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手术效果,10例患眼均进行了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后随访6~24(平均12)mo,随访中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眼底检查,部分患眼进行了眼B超,UBM,ERG,OCT和眼底照相检查。结果:10例10眼有5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视力;5例术后仍无光感眼中2例发生眼球萎缩,再次手术行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结论:重度眼外伤无光感眼,不应盲目行眼球摘除,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可获一定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使用透明质酸进行面部微整形所致视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眼科诊治的因面部微整形行透明质酸注射所致视功能障碍患者13例13眼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史、临床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危险因素等。结果 13例患者全是女性,年龄21~40岁,平均26.7岁。注射部位位于眉间者7例、鼻部者4例、额部者2例。13例全是单眼发病,突然发病者10眼;严重视功能障碍者9眼,包括无光感4眼,光感2眼,手动1眼,数指2眼;另外4眼视力0.1。经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眼动脉阻塞者3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者4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者1眼、睫状后动脉阻塞者2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合并睫状后动脉阻塞者1眼和眼底动脉血管痉挛者2眼。6例患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或面部外观异常。经治疗后,视力从0.1恢复到0.3、0.5、0.6者各1眼,光感恢复到手动者1眼,其他9眼视力未见改善。结论 透明质酸面部微整形所致视功能障碍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多数突然发病,视功能障碍严重,主要是眼底动脉阻塞。治疗后多数患者视功能恢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伴有色素上皮脱离(PED)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后的视力和血管造影的结果。方法:回顾自2000年1月1日-002年8月31日,患有AMD伴脉络膜新生血管和至少一个视盘直径的浆液性PED,接受过光动力学疗法所有连续患者的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照片和医疗图表。结果:30例(34只眼)符合研究标准。每例进行了1—8次治疗(平均4次);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19只眼(56%)丧失了Snellen表3行或3行以上视力,7只眼(21%)丧失1—2行视力,6只眼(18%)保持原有视力,2只眼(6%)增进1—2行视力。5只眼发生了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破裂。有4只眼视力下降至数指、手动或光感。结论:在AMD和PED的34只眼中,尽管有44%丧失了少于3行的Snellen视力,但视力严重丧失至数指或更少的有4只眼,其中3只眼PED内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程式以改善新生血管性AMD伴浆液性PED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1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引流阀植入及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4眼同时行晶体摘除,3眼同时行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术后随访5~18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的眼压、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视力:光感~0.2,术前平均眼压:43.6mmHg(29~61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周为15mmHg,2周为18.5mmHg,4周为19.2mmHg,12周为17.1mmHg,末次复诊眼压19.4mmHg。术后末次复诊视力提高9眼,视力不变4眼,无视力下降及丧失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出血2眼,前房形成迟缓及低眼压4眼,引流管堵塞1眼,脉络膜部分脱离1眼。13眼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临床症状缓解。论结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拯救或提高视力,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3例1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引流阀植入及视网膜光凝治疗,其中4眼同时行晶体摘除,3眼同时行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术后随访5~18个月,分析术前与术后的眼压、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视力:光感~0.2,术前平均眼压:43.6mmHg(29~61mmHg).手术后平均眼压1周为15mmHg,2周为18.5mmHg,4周为19.2mmHg,12周为17.1mmHg,末次复诊眼压19.4mmHg.术后末次复诊视力提高9眼,视力不变4眼,无视力下降及丧失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出血2眼,前房形成迟缓及低眼压4眼,引流管堵塞1眼,脉络膜部分脱离1眼.13眼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或部分消退,临床症状缓解.论结 引流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拯救或提高视力,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11眼,年龄10~15(平均13.0)岁。男8例,女2例。除2例2眼1a前有拳击外伤史,余均无明显外伤史。术前视力光感~0.044眼,0.05~0.36眼,≥0.31眼,高度近视5例,正视眼和低度近视5例。裂孔形态:7眼为圆孔,1眼马蹄孔合并圆孔,1眼为视网膜巨大裂孔,2眼锯齿缘截离孔。除2例2眼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外,其余都没有玻璃体后脱离。PVR分级A级4眼,B级4眼,C1级2眼,C2级1眼。其中10眼行巩膜外环扎外加压术,巨大裂孔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结果:9眼1次获得视网膜复位,1眼因出现新裂孔导致视网膜复位小良,再次外加压注气封闭裂孔治愈。随诊3mo,全部病例视刚膜复位良好。视力提高,最好的1眼视力达0.5。硅油眼6mo后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环扎加压术在儿童玻璃体后脱离极少的情况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视网膜光凝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0例(10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视网膜脱离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和增生膜剥离术,术中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和残留的正常视网膜边缘,并行硅油填充术,3眼因晶状体浑浊同时行晶状体切除术,术后5~6个月取出硅油,硅油取出之前3周行赤道部的氩激光光凝,观察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状况。结果术后短期内(〈1月)视网膜全复位,随访14~26月,8眼视网膜复位良好,复位率80.00%(8/10),2眼因视网膜表面增生膜形成,视网膜再次脱离。术后视力:光感者1眼,手动者1眼,数指者3眼,0.05~0.1者3眼,0.12者2眼。结论现代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提高了急性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率,但因视网膜坏死结构破坏以致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引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我院13例(13眼)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及玻璃体硅油或重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视力、眼压、眼前段及眼底视网膜复位情况。患者术前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者5眼,手动者3眼,数指者2眼,0.02~0.05者1眼。结果所有患者视网膜均平伏,裂孔均封闭。术中1眼玻璃体内发现术前未能诊断的非磁性异物(睫毛)。术后4眼早期眼压偏低,2眼一过性眼压增高,经观察或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者2眼,手动者2眼,数指者5眼,0.02~0.20者2眼。结论眼内窥镜扩展了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范围,提高了对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尤其是伴有周边部视网膜裂孔者,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Hui Y  Wang L  Huang W  Han Q  Wang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0):598-602
目的 探讨白内障合并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 ,PDR)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 ,同期行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本院连续住院 ,并经同一手术医师治疗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37例 (44只眼 )。其中男 12例 ,女 2 5例 ;13只右眼 ,17只左眼 ,7例双眼 ;年龄36~ 76岁 ,平均 5 7岁 ;患有糖尿病史 1~ 30年 ,眼病史 4 0d至 10年。手术中经平坦部做白内障摘除术 ,保留前囊并吸刮上皮层。在完成玻璃体手术和眼内激光光凝后 ,做角巩膜缘切口 ,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囊上 ,然后环形切除前囊中央直径 5mm组织。术前患者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和指数者分别为 5、14和 11只眼 ,0 0 2者 6只眼 ,0 1~ 0 2者 8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 5年 ,平均 (16±13)个月。患者视力改善 4 1只眼 ,不变 2只眼 ,下降 1只眼 ;其中 0 1~ 1 0者 35只眼 ,占 79 5 %。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黄斑水肿、硬性渗出或视网膜广泛缺血。术后 2~ 5d ,有 6只眼发生轻度角膜水肿 ;术后 5个月 2只眼分别发生角膜溃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 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玻璃体手术中 ,同期施行白  相似文献   

14.
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倍频固体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6例47眼,对其中10眼行全网膜光凝术,37眼行局域性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次数1-4次,光凝后3m-6m随访,4眼复查后行补充光凝。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情况。结果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5眼(10.6%);视力无明显变化者29眼(61.7%);视力下降者13眼(27.7%)。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治疗有效42眼(89.4%),治疗无效5眼(10.6%)。结论激光治疗虽不能明确提高视力,但能促进水肿、出血、渗出的吸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防止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术拯救外伤后无光感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外伤后无光感眼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10眼)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临床资料。开放性眼外伤8例,闭合性眼外伤2例。术前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10眼、脉络膜脱离8眼、睫状体脱离4眼、玻璃体积血10眼、无晶状体5眼、无虹膜3眼及角膜血染1眼。所有病例均为硅油填充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9眼视网膜解剖复位。5眼硅油填充眼压正常,2眼硅油填充眼压低,2眼取硅油后眼压正常,1眼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术。术后视力5眼仍为无光感。2眼为手动,1眼为数指,1眼为0.05,1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2。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拯救部分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甚至可以恢复部分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的有效性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1例(11只眼)ARN患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7只眼伴严重玻璃体混浊,2只眼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视网膜全脱离、多发性裂孔。年龄12岁~55岁,平均34.2岁,手术眼距初发病时间20天至8个月,其中3个月以内者9例。术前视力:手动/10~30cm者2例,指数/20~30cm者2例,0.02~0.08者4例,0.1者3例。诊断明确后即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及皮质类固醇治疗。然后对严重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性渗出范围超过赤道区到达后极部.周边部已发现干性裂孔或有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混浊之玻璃体,清除增殖及大部分渗出灶,作次全视网膜光凝。11例中8例辅助巩膜外环扎术,6例作晶体切除,10只眼一次性注入硅油填充,另1只眼作气液交换后12d发生视网膜、脉络膜广泛脱离,二次手术注入硅油。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19.3个月。11只眼中9只眼视网膜平伏,2只术前有视网膜脱离眼取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无光感。成功9只眼视力均保持FC/30cm以上的有用视力,其中4只眼视力0.1,3只眼视力0.2。视力≥0.1者占78%。结论对ARN病情发展严重者选择适当时机,即在视网膜脱离发生前,已有严重玻璃体混浊影响眼底观察和激光治疗、周边部已发现干性裂孔或有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时应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防止视网膜脱离发生或发展,保持较好有用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对17例17只眼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采用经平坦部的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进行治疗,随访2~14个月。 结果 术后有11例11只眼获得解剖复位,8例8只眼恢复光感,其中5例5只眼视力大于0.05,最好1例1只眼视力为0.2。 结论 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是有价值的,使视网膜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13-284)  相似文献   

18.
晚期青光眼手术引起失明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青光眼98例115眼(开角型78眼,闭角型37眼)全部视功能很差超过1个月之久。周边视野各经线<10°或鼻侧侵及注视点而颞侧<20°者76眼,术后无1眼视力<0.05;光感手动的21眼无1眼失去光感;指数~0.04的18眼中仅有1眼术后降低到光感手动,此眼因第1次手术感染失败做了2次手术。本组病例情况证实晚期青光眼手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67例(67只眼)接受治疗,随防时间≥6月,分析治疗后第6月的眼压、视力和眼部症状.结果 视力无光感或光感的眼(Ⅰ组),光凝术后眼部疼痛消失为成功.Ⅰ组37只眼:1次光凝治疗后21只眼(56.76%)成功,其余16只眼(43.24%)需要经2次或2次以上光凝治疗;17只光感的眼中有9只眼变为无光感,4眼眼球萎缩.视力为手动或优于手动的眼(Ⅱ组),眼压在5~21 mmHg者为成功.Ⅱ组30只眼:1次光凝治疗16只眼,2次或2次以上治疗14只眼;共有22只眼(66.67%)成功,2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视力丧失.两组患眼1次光凝治疗,新生血管型与其他类型的外伤性青光眼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晚期外伤性青光眼的方法,但常需要重复治疗.因术后存在着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的可能.对有视力的眼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的疗效。方法:对9例9眼严重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平均10)mo。结果:在9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4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5例仍无光感。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破损、脱离及脉络膜水肿。结论:严重眼外伤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切割术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