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湖南一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检索湖南一号方中活性成分,结合药物靶点数据库搜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平台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GO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结果:湖南一号方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包括8味中药,120种活性成分和90个疾病靶点。其中湖南一号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主要包括ALB、IL-6、VEGFA、CASP3、MAPK3、MMP9和CXCL8等。主要涉及生物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膜筏、膜微区等。上述靶点主要是参与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湖南一号方可能通过介导HIF-1、IL-17等信号通路影响ALB、IL-6、VEGFA、CASP3等靶蛋白的表达,进而调节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因子活性等生物功能,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两组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简称预防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标准化处理。从Genecards数据库中以“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为关键词搜索获取COVID-19的靶标,构建相交靶点韦恩图。通过cytoscape3.7.2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寻找富集数目最多的靶点。通过R语言对预防方治疗COVID-19的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绘制气泡图。结果 预防方与新冠肺炎相关靶点涉IL-6、TNF、CXCL8、VEGFA、MMP9;GO功能富集分析分别获得53、57条通路;27、29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王琦教授新冠肺炎预防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植物甾醇等,可能通过作用于IL-6、TNF、CXCL8、VEGFA、MMP9、CXCL8、IL10、CCL2、IL1B等靶点和介导TNF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从而促进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菌防御反应,预防COVID-19。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和TCMID数据库搜索麻杏石甘汤4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使用GeneCards及NCBI数据库获取COVID-19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麻杏石甘汤4味药材中筛选获得127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37个。将麻杏石甘汤主要活性成分调控的靶点与COVID-19的治疗靶点取交集,得到49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5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0条信号通路(P0.01)。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木犀草素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结论麻杏石甘汤作用于COVID-19的PPI网络中IL-6、TNF、MAPK8、MAPK3、CASP3、TP53、IL-10、CXCL8、MAPK1、CCL2、IL-1β、IL-4、PTGS2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其中IL-6目前是COVID-19诊疗方案临床重症预警指标。这些靶点共同参与调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IL-17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能是麻杏石甘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期诊疗方(XGZQZLF)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等为支撑,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进一步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注释,研究XGZQZLF治疗COVID-19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XGZQZLF有效成分80个,通过调控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208个肺炎相关靶点,以及主要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炎症和免疫相关通路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结论 XGZQZLF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治疗COVID-19的作用,为XGZQZLF治疗COVID-19的生物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藿香正气方治疗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藿香正气方中的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收集成分靶点,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获取共有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用Cytoscape3.3.0软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得到核心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藿香正气方中84个活性成分,1 007个成分靶点,疾病靶点236个,两者交集靶点72个。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6(IL-6)、MAPK3、MAPK8、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2等31个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448个条目,主要集中于细胞凋亡的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有52条通路,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和癌症、免疫、凋亡等相关通路调控。结论?藿香正气方的有效成分可通过作用于MAPK1、IL-6、MAPK3、MAPK8、TNF、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细胞因子角度,探究人参败毒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收集人参败毒散中活性化合物,结合药物靶点数据库收集细胞因子风暴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药材-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通过String和DAVID数据库对靶点的互作网络、GO功能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人参败毒散"药材-活性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包括10种药材,211个活性成分和151个疾病靶点。互作网络发现人参败毒散抑制细胞因子风暴治疗COVID-19的靶点可能包含STAT3、MAPK1、NFκB1、PIK3CA、MAPK3、TNF、CXCR4、VEGFA、IL-6、IL-2等。GO功能分析发现上述靶点在生物功能方面涉及趋化性、类固醇代谢过程等;在分子功能方面涉及血红素结合、铁离子结合、氧结合等;在细胞组成方面涉及细胞表面、细胞膜等。KEGG通路富集发现上述靶点参与查加斯病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的调控。结论人参败毒散可能通过调节趋化性细胞因子,增加血氧饱和度,抑制STAT、MAPK、NFκB、PIK3K、IL-6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形成的抗COVID-19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嘉慧  薛艳  张炜  陆灏 《中草药》2020,51(8):2015-2023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疏风解毒胶囊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Gards等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筛选,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疏风解毒胶囊有效活性成分共207个,其中作用于COVID-19的60个活性成分可通过46个潜在靶标作用于COVID-19。富集得到GO中1 343个生物过程条目和6条KEGG通路,涉及内分泌抵抗、MAPK信号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路径等。结论疏风解毒胶囊主要通过黄酮类和植物甾醇类活性成分调节IL6、IL1B、CCL2、MAPK8、MAPK1、MAPK14、CASP3、FOS、ALB等关键靶点,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肺纤维化增生等过程减轻肺损伤来治疗COVID-19。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化湿败毒方的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并提取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COVID-19相关疾病靶点,将药物及疾病的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获取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关系,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中药-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标-疾病"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R软件及相应程序包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检索得到269个药物活性成分和2 629个药物靶标,其中药物疾病共同靶标49个,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γ-干扰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AGE-RAGE通路、TNF信号通路、NF-κB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与COVID-19相关蛋白及作用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可能起到类似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化湿败毒方含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多种通路,从抗炎、抗病毒、抗氧化、调节免疫等方面治疗COVID-19。  相似文献   

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探究筛选鄂版肺炎1号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平台(TCMSP)筛选鄂版肺炎1号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中SARS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分析出SARS差异基因,通过Venny工具得到复方与SARS靶点的交集获得抗COVID-19可能的靶点,并利用R 3.6.1 clusterProfile对上述靶点对应基因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与SARS-CoV-2 3CL水解酶(M~(pro))的分子对接加以验证。结果在复方中筛选到108个潜在成分,其中核心成分34个,相关靶点涉及HSP90AA1、CASP8、FASLG、CYP19A1、MAPK14等。GO富集结果得到GO条目303个(P0.05),其中分子功能(MF)21个,细胞组成(CC)12个,生物过程(BP)270个,分别占6.9%、4.0%、89.1%。KEGG富集分析得到61条通路(P0.05),涉及TRP通道的炎性介质调节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粗毛甘草素F、光果甘草酮、千层纸素A、4′-羟基汉黄芩素、刺槐素和黄芩素等显示出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鄂版肺炎1号方参与了人体多条免疫和炎症通路,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相关炎症因子治疗COVID-19,其中34个核心成分具有潜在的抗SARS-CoV-2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藿朴夏苓汤的成分、靶点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CMSP搜集藿朴夏苓汤组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网络,并进行模块化、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将筛选到的关键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藿朴夏苓汤的11味中药含71个活性成分235个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具有4个模块,筛选出41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72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73个通路。结论:藿朴夏苓汤的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肺纤维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金叶拜毒颗粒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成分、靶点和通路,探讨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2019)提供参考。方法:通过TCMSP、Pub Med、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中筛选金叶拜毒颗粒方中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S数据库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atescape富集分析预测核心模块和作用机制。结果:挖掘出金叶拜毒颗粒中化合物46个,465个药物靶点,COVID-19相关疾病靶点465个,二者交集靶点71个,组方中主要化学成分23个,关键靶点涉及GAPDH、ALB、TNF、TP53、MAPK3、IL6、MAPK1、CASP3、MAPK8、FOS等,预测到4个核心板块。GO富集分析共得到166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条149信号通路。结论:金叶拜毒颗粒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12.
宗阳  丁美林  马世堂  居文政 《中草药》2020,51(5):1123-1129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为受体探讨中药及单体成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ACE2受体的中药及单体成分。通过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中药单体成分作用靶点对应的基因名,进而运用Cytoscape 3.6.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葛根素-靶点网络中靶点54个,关键靶点涉及AKT1、VEGFA、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554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486个,细胞组成(CC)条目26个,分子功能(MF)条目4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62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葛根素与ACE2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水解酶的亲和力与推荐用药相近。结论葛根素与ACE2结合作用于AGTR1、NOS3、HIF1A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模型验证的方法逆向研究泻白散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 首先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分析平台筛选泻白散的活性成分;然后使用STITCH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再通过GeneCards、CTD和OMIM数据库筛选COVID-19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筛选出交集靶点,再将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使用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对泻白散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动物试验验证。结果 泻白散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柚皮苷和异鼠李素;其作用于COVID-19的潜核心作用靶点为IL-8、IL-10、MAPK3、MAPK8和TNF-α,候选靶点富集的通路包括TNF-α、Toll样受体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免疫相关代谢途径;泻白散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血中免疫蛋白IgA、IgM、IgG以及细胞因子IL-8、IL-10、MAPK3、MAPK8和TNF-α的含量。结论 泻白散可能通过调控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免疫信号通路来治疗COVID-19引起的免疫因子风暴。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炎炎  翟凤霞 《陕西中医》2021,(12):1803-180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河南省新冠肺炎预防方(成人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河南省新冠肺炎预防方(成人方)的活性成分,使用OMIM、Gene Cards获取相关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可视化处理。通过R 4.1.0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 Dock 1.5.6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河南省新冠肺炎预防方(成人方)的关键活性成分147个,活性成分-疾病的共同靶点165个。GO富集分析共筛选出包括活性氧生物合成过程、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对化学应激及药物的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受体配体活性、趋化因子、内在凋亡信号通路等2443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可能涉及COVID-19、甲型流感、军团菌病、PI3K-Akt、MAPK、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T细胞受体等179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萘酚、β-谷甾醇、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均与3CLpro及 ACE2 受体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MAPK3、MYC、VEGFA、MAPK14、CCND1、MAPK8等核心靶点可能通过COVID-19、甲型流感、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保护细胞损伤等作用,同时该药物通过活性氧生物合成过程、外源性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干预COVID-19,这为进一步探讨中药预防COVID-19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柴胡-黄芩药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柴胡-黄芩药对有效成分及对应作用靶点,运用GeneGards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预测,将两者进行映射,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并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得到53个化合物、730个对应的作用靶点、247个疾病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131个,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087个,细胞组成(CC)条目11个,分子功能(MF)条目33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02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预测出柴胡-黄芩药对治疗COVID-19的主要成分前六位是黄芩素、汉黄芩素、金合欢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碱。通过调节IL-6、IL1B、AKT1、IL1A、MAPK8、CASP8、STAT1、CCL2等靶点,调控TNF、IL-17等信号通路达到抑制炎症、调节细胞凋亡、减轻肺损伤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肺排毒汤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对清肺排毒汤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检索、筛选;运用Gene Gards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预测、筛选,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得到的靶点利用STRING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本文显示共筛选到217个中药成分靶点,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 200个相关靶点,从而得到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51个,富集于生物过程及30条信号通路上,如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本研究预测出清肺排毒汤治疗COVID-19的前五个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异鼠李碱;其主要是通过调节MAPK1、MAPK3、MAPK8、MAPK14、IL-6、RELA、STAT1等靶点,调控TNF、NF-κB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肺损伤,保护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分析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寒湿阻肺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获取寒湿阻肺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使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和分析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开展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寒湿阻肺方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48个有效成分和48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主要集中在脂多糖反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条目;KEGG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7(IL-17)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柚皮素等多个有效成分与刺突糖蛋白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亲和力高于参考药物。结论寒湿阻肺方治疗COVID-19主要通过调控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寻藏药三味龙胆花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及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藏药三味龙胆花片中白花龙胆、甘草、蜂蜜干膏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化学成分对应靶点,采用Cytoscape3.7.2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结合DAVID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对核心成分与抗COVID-19药物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01个化合物,共对应168个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91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86个,细胞组成(CC)条目33个,分子功能(MF)条目72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56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钙离子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香豆酮、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成分与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的亲和力可能较推荐用药更强。结论:藏药三味龙胆花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发挥疗效,从而起到抗COVID-19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范建新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20,51(9):2317-232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分析款冬花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确定款冬花中的主要成分。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BATMAN-TCM数据库对款冬花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靶点进行整理;在GenCLiP 3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款冬花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各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款冬花治疗COVID-19的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包含化合物14个、靶点104个、疾病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444个(P0.05),其中包括生物过程(BP)条目325个、细胞组成(CC)条目44个、分子功能(MF)条目75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94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绿原酸B(3,4-dicaffeoylquinicacid)和异绿原酸C(4,5-dicaffeoylquinic acid)与蛋白的亲和力要优于瑞德西韦。结论款冬花中主要化合物能通过与SARS-Co V-2 3CL水解酶和ACE2结合,作用于多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COVID-19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凌晓颖  陶嘉磊  孙逊  袁斌 《中草药》2020,51(7):1723-1730
目的探寻连花清瘟方抗冠状病毒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借助TCMSP、Batman、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检索连花清瘟方中药味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筛选出冠状病毒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并将连花清瘟方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3CL水解酶(Mpr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挖掘出连花清瘟方中100种活性成分、636个药物靶点,冠状病毒347个疾病靶点,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7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IL6、CASP3、MAPK1、EGFR、ACE2等。GO富集分析共得到条目1 946个,主要涉及T细胞活化、病毒受体、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166条信号通路,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与Mpro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甘草次酸、豆甾醇、靛蓝与ACE2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连花清瘟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冠状病毒,其主要成分与Mpro、ACE2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从而可能对COVID-19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