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朴明姬 《河南中医》2016,(2):287-289
目的:观察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清创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乳房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PC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小败毒膏及外敷金黄膏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乳房疼痛、肿块大小及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87.88%,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皮肤红肿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清热解毒法治疗急性肿块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较好,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
赵安妮  张士云 《新中医》2017,49(8):85-88
目的 :回顾性分析11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中药、中药结合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外科11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门诊及住院病历信息。了解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评价各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对乳房外形影响程度方面的情况。结果:(1)115例患者中手术治疗者7例,占6.1%;中药治疗者89例,占77.4%;中药结合手术治疗者19例,占16.5%。(1)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中,接受区段切除术2例,肿块切除术2例,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术3例。(2)中药结合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接受肿块切除术5例,接受区段切除术2例,接受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术11例。(2)其中85例完全治愈患者依照3种治疗方法分为3组。3种治疗方法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结合手术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进行以治疗方法作为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乳房外形变化情况手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外形变化情况中药组与中药结合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外形变化情况手术组与中药结合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药、中药结合手术3种治疗方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效果相当,在对乳房外形变化情况影响方面中药治疗优于手术治疗及中药结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周健  程亦勤 《环球中医药》2013,6(5):346-348
中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已经取得越来越多的肯定。程亦勤老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坚持发挥传统中医特色,分阶段施治,将分期与辨证相结合,中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尤其是灵活运用各种中医外治、手术方式,针对个体进行整体化治疗,取得痊愈率高、乳房损伤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步法"综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健康宣教、辨证施治、结合外治"三步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3例,同时计算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结块、红肿、疼痛、脓肿、瘘管)积分的改善值。结果:治疗前后5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临床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98.1%;8周治愈率75.5%。结论:"三步法"综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癖舒胶囊联合消炎1号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0例,给予乳癖舒胶囊内服联合消炎1号方外敷治疗。评定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体征证候积分。结果: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治愈10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93.33%(28/30)。治疗后,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体征证候积分为3.50(2.00,5.25)分,低于治疗前的20.50(13.00,27.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癖舒胶囊内服联合消炎1号方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确切,可以减轻局部肿痛,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1):11-12
目的:探讨选取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必要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采用浆乳方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为(0.91±0.6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82±0.97),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浆乳方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浆乳方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浆乳方,并配合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观察此方法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总有效率100%,平均治疗时间(28±13.61)d,复发率1.82%。结论浆乳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更好保持良好乳房外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盾构切开法治疗的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面处理方案分为两组,术后常规红油膏纱条换药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增加清化痰湿方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乳房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及复发率,乳房外形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肿块、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房脓肿、乳房瘘管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价总分及乳房质地与弹性改变、皮肤色素改变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在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患乳体表凹陷程度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乳房局部症状体征,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开建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01-103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川,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祖国医学古代文献对本病尚无明确记载,现代中医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浆细胞性乳腺炎归属“乳痈”范畴,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增多,诊断标准的成熟,诊断条件的先进,误诊率已大大下降,但治疗上仍无统一认识,现代中医学者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深入探讨,对其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火针结合艾灸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热毒蕴结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结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证候、一般症状、疼痛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评分(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 火针结合艾灸能有效治疗热毒蕴结型浆细胞性乳腺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筱璇 《江苏中医药》2019,51(11):36-38
目的:观察外敷1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选择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敷1号外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胀等症状以及乳房B超肿块的大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0%(P0.05);对照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44.11cm~2,治疗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69.13c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疗效显著,能缩小乳房僵块,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云 《新中医》2017,49(11):112-114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组在补肾通痹汤内服基础上结合中医推拿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及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JOA下腰痛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联合补肾通痹汤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效果优于单纯服用补肾通痹汤。  相似文献   

14.
朱燕 《西部中医药》2004,17(12):48-50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1],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2]。祖国医学古代文献对本病尚无明确记载,现代中医学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浆细胞性乳腺炎归属“乳痈”范畴[3]。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增多,诊断标准的成熟,诊断条件的先进,误诊率已大大下降,但治疗上仍无统一认识,现代中医学者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深入探讨,对其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广谱抗生素、类固醇激素、抗厌氧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解毒汤、外敷芙黄膏,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皮肤红肿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对照组为8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7.7%(3/39),对照组为20.5%(8/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疗效肯定,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痰浊阻络型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9%(P0.05);2组治疗后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泌乳量、PR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按摩能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良性调节泌乳素水平,有效改善痰浊阻络型产妇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化瘀解毒法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PCM的9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化瘀解毒法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2wk、4wk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wk及4wk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证候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化瘀解毒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手术联合浆乳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及痊愈率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收集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和Pubmed中(2016年7月以前)手术联合浆乳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估,利用Rev Man5.3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RCTs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对术前症状体征积分相似的PCM患者[MD=0.22,95%CI(-1.50,1.95),P=0.80],经手术联合浆乳方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MD=-0.08,95%CI(-1.78,1.61),P=0.92]、总有效率[RR=1.05,95%CI(0.92,1.20),P=0.46]和痊愈率[RR=1.15,95%CI(0.94,1.39),P=0.17]均较前改善,但与单纯手术治疗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联合浆乳方与单纯手术治疗PCM相比,短期未能在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及痊愈率中显出明显优势,可延长疗程,继续观察并报道复发率、激素水平等指标;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高偏倚风险,需更多高质量的GCT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时机的选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我科收治的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予分组治疗,其中观察组16例(激素不敏感者)予手术辅助治疗+激素维持治疗,对照组82例(激素治疗有效者)继续予激素维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2组治愈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复发率、并发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0.01),平均疗程亦明显缩短(P=0.00),观察组在切口感染率上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在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减少激素并发症、切口感染率,缩短平均疗程,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辨证结合情志护理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22例,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111人和对照组111人。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和常规术后护理,而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中药分期辨证治疗和情志护理。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身体症状体征疗效和情绪改善情况,量化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估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身体症状评分表总评分0.18±0.1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总评分0.49±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情绪改善评分总和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为90.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的随访,试验组复发率6.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分期辨证治疗结合情志护理浆细胞性乳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病症和情绪的不稳定情况,临床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