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不同性别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多重危险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对CHD的致病风险。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8028例,女性2894例,男性5134例;同时连续入选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36例),女性129例,男性207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分别建立不同性别CHD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55岁、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但各因素对女性与男性CHD的致病风险不同。女性5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CHD患病风险增加2.597倍,而男性则增加1.424倍(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导致女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3.297、1.484、3.187、3.714倍(均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现症吸烟,导致男性患CHD的风险(OR)分别为1.398、1.800、2.303、5.642倍(均P0.05)。女性患者以冠心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致病危险最高,尤其冠心病家族史最显著;而男性以现症吸烟、高血压病导致男性CHD的发病风险最高,现症吸烟尤为显著。结论血脂异常、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对不同性别患者导致CHD的危险不同,在CHD的一级与二级预防中应予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心血管传统、非传统危险因素的差别。方法收集住院的CHD患者451例,比较男、女性CHD患者传统及非传统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CHD类型、相关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①在CHD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吸烟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显著多于男性;②在CHD非传统危险因素中,男性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女性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水平和腹型肥胖与男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男性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病变类型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CHD患者发病的传统危险因素、非传统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类型都有差别,应重视非传统危险因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原地区缺氧和寒冷的特殊环境以及高原人群特殊饮食习惯均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女性冠心病CHD发病率与男性逐渐接近.临床上女性冠心病与男性差异较大,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旨在探讨高原老年CHD的临床、性别差异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高原老年CHD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男女冠心病(CHD)的最严重危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心肌梗塞后,仍是影响住院死亡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关的流行病调查及临床研究提示,女性CHD较男性平均晚发10年,绝经后55~70岁CHD发病率明显的上升,死亡率较年轻女性增长2.5~10倍。既往国内对CHD的危险因素多以男性为研究对象,对女性CHD危险因素探讨不多。有鉴于此,将我院糖尿病合并AMI(糖尿病性AMI)50例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评估糖尿病性心肌梗塞发病特点及近期死亡原因。 1.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男女冠心病(CHD)的最严重危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心肌梗塞后,仍是影响住院死亡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关的流行病调查及临床研究提示,女性CHD较男性平均晚发10年,绝经后55~70岁CHD发病率明显的上升,死亡率较年轻女性增长2.5~10倍。既往国内对CHD的危险因素多以男性为研究对象,对女性CHD危险因素探讨不多。有鉴于此,将我院糖尿病合并AMI(糖尿病性AMI)50例按性别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评估糖尿病性心肌梗塞发病特点及近期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众所知,冠心病(CHD)为全球无论男性或女性的首位致命病因。而在50岁以下的非老年女性其CHD发生率远较男性为低,大致延后10年左右。究其原因目前尚未清楚,且年龄本身亦不是唯一的确定因素,推测尚在其它诸多相关危险因素分布中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尤其是罹患心肌梗死(MI)时。本文特就罹患MI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可能性别间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多数研究结果证实,随着血清总胆固醇(TC的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CHD)增多。可是这些报告多数以CHD危险性高的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男性本身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反女性TC比男性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女性激素似乎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9.
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男性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CH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和吸烟等[1].但是,上述已知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CHD的发病.如CHD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即使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性别仍然是一个独立的CHD发病的危险因子.这种现象提示性激素内环境与CHD的发病可能存在着某些联系,国内外学者已对此予以关注.我们对男性性激素睾酮水平与CHD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检查结果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n=82)、老年CHD组(年龄≥60岁,n=80)、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n=60)三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及青年对照组比较,部分基线数据及临床资料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男性CHD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且多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青年CHD组Gensini积分在0~24分的比例明显多于老年CHD组(P0.05),而Gensini积分60分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CHD组(P0.05)。以青年对照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为青年男性CHD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是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11.
1983年,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HHS)发布一份有关吸烟影响健康的报告,列举了吸烟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和其他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关系的证据,认为吸烟是男性和女性CHD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CHD最重要的、已知的、可避免的危险因素。估计由吸烟引起的CHD死亡高达30%,由吸烟引起的癌症死亡也约30%。但是,在美国,因CHD死亡者比癌症多(1980年,前者为56.5万,后者为41.6万)。推算因吸烟有关CHD死亡数为17万的人,高于与吸烟有关的癌症死亡数(12.5万)。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显著关系,受累的主要是主动脉和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2.
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心病的发生年龄较小(男性<55岁,女性<65岁)而言.按照遗传学规律,一种疾病发生的越早,其与遗传的关系越密切.研究发现一级亲属中有CHD早发(60岁以前)的个体发生CHD的危险增加2~10倍,且亲属CHD发生越早,该个体罹患CHD的危险越高;心肌梗死患者一级亲属的心肌梗死发生率是正常对照组的2~4倍,并且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愈早,其一级亲属发病的可能性愈大.目前认为CHD是多基因疾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发展,对CHD相关基因的定位和识别和从基因水平阐明CHD,尤其是早发CHD的发病机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仅就与CHD,特别是与早发CHD有关基因变异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研究常忽视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即性别因素。近来Framinghan报告,对最初无CHD的5127例患者26年随访研究,35~44岁中男性发病率比同龄女性高6倍以上。此后,虽然随年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缩小,但65~74岁中,男性发病率仍为女性的2倍。特别有趣的是CHD不能完全根据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血压、葡萄糖耐量试验或抽烟的差别进行解释。直至目前,已确认心肌梗塞存活者比健康男性常有较高的雌二醉含量。这是原因还是结果,尚待证实。Breier等对血管造影有CHD证据的89名男性与50名同龄对照组比较,雌二醇含量相类似(睾酮含量低)。Small等新近对100例男性,其中56名曾患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雌二醇、多种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冠脉狭窄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6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其冠脉有无狭窄分为冠脉正常组和非正常组,以冠脉至少有1支狭窄≥50%分为CHD组与非CHD组。检测患者的血脂及SUA。结果在冠脉狭窄和CHD两个分组标准下,男性不同年龄组间的S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或CHD发生均无相关性;女性SUA水平与CHD发生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冠脉狭窄发生有关(P〈0.05),对传统风险因素校正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A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尿酸血症与CHD发生有一定关系,与冠脉狭窄密切相关,但非发生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SUA水平与二者均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绝经前期女性冠心病 (CHD)患病的特点。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将 2 0 8例绝经前女性胸痛患者分为CHD组及非CHD组 ,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及三种无创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绝经前女性胸痛患者CHD检出率为 2 6.4%,其中单支病变者占 81.8%,高脂血症CHD组与非CH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三种无创检查阳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绝经前期女性胸痛患者CHD患病率低 ,高脂血症是其患病主要危险因素 ,无创检查对绝经前女性CHD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45岁)冠心病(CHD)患病的特点。方法:230例中青年女性(<45岁)胸痛患者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及无创检查的结果。结果:中青年女性胸痛患者CHD检出率为10%,其中单支病变者占78.3%;CHD组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非CHD组(P<0.01),而无创检查阳性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且假阳性率高。结论:中青年女性胸痛患者CHD患病率低,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其患病主要危险因素;无创检查对中青年女性CHD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地区青年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180例于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男性患者180例。按其年龄,患者被分为青年CHD组(年龄≤45岁,55例)、老年CHD组(年龄≥65岁,75例)和青年对照组(年龄≤45岁,50例)。比较青年CHD组与老年CHD组的冠脉病变特点,分析青年男性CH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青年CHD组、老年CHD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吸烟、人体质量指数、SUA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老年CHD组比较,青年CHD组单支病变(18.7%比40.0%)、前降支比例(68.0%比83.6%)显著升高,三支病变比例(56.0%比29.1%)显著下降(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SUA、TC、TG水平是青年男性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1~306.001,P均0.01)。结论:青年男性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且多累及前降支,病变范围、程度较老年男性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危险因素的性别影响。方法:对337例疑诊冠心病(CHD)的中、青年患者行经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及男、女性别的不同,分别将其分为男、女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1)男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57.1%)和高血压病(42.9%);女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53.4%)和CHD家族史(33.0%);(2)虽然男、女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相差10岁左右,但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3)男、女组患者血管病变均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分别占73%和79%;Loge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年数(β=6.61,P=0.01),女性为合并糖尿病的年数(β=10.75,P=0.001)和高血压(β=8.82,P=0.003)。结论:男、女两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是相似的,但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脂联素与冠心病类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冠心病(CHD)患者脂联素(APN)水平是否下降,确定低APN血症是否是CHD的危险因素及APN水平与CHD类型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117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CO)、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SAP、ACS组与CO组进行比较了解CHD患者APN水平;比较不同类型患者的APN水平以确定APN水平与CHD类型间的关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低APN血症是否是CHD的危险因素;比较合并某一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与不合并者的APN水平,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对APN水平的影响。结果:CO组、SAP组、ACS组3组比较APN呈降低趋势(10.61±3.38,6.98±3.18,4.59±3.69,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APN血症(OR值=0.788,p=0.041)、高胆固醇血症(OR值=5.096,p=0.009)为CH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男性、吸烟、合并3个及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CHD患者APN水平降低(P0.05),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者APN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CHD患者APN水平下降,ACS患者APN水平较SAP患者进一步下降。低APN血症是CHD的危险因素。肥胖、吸烟、男性、血脂异常可使APN水平下降,且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多者APN水平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CHD)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的45岁以下女性和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检测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尿酸等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女性CHD患者较同龄男性患者CHD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P水平显著升高,但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类型以局限和节段病变为主,单支病变约61%,罪犯血管左前降支病变占43%以上。青年女性典型心绞痛者占69%,急性心肌梗死所占的比例也较低(7%),与男性比较差异显著(P0.05),胸痛时心电图ST-T特异性改变占59%(P0.05)。结论:45岁以下女性CHD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CHD家族史、HDL-C和CRP的比例较高,但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