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216例心电图异常或合并高血压病史的眼科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检查、必要时请心血管内科会诊;手术中邀请麻醉科医生麻醉、心电监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认为眼科门诊异常心电图或合并高血压病史的手术患者,经术前详细检查及病因治疗,术中密切监护及对症处理和术后严密观察,能安全顺利地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是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长期从事该工作会引起右肩颈部肌肉劳损及肩周炎。做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需用右臂将患者抱揽才能把探头置放于患者左侧胸壁的心前区,不仅操作者费力,也因前臂的重量及用力对患者胸部压迫造成患者不适感,尤其在患者肥胖或有心衰、呼吸困难时,常使医生和患者不能耐受;做眼睛、甲状腺、颈部血管检查时,医生需将右肘部放在患者的胸部做支撑点,肘部的尖锐及操作时的用力也会使患者疼痛难忍。为了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及患者在检查中的不适,我们研制了超声检查操作支架(图1)。该支架的主要结构是:1.固…  相似文献   

3.
胸部正位摄片是检查肺部疾患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常规检查,日常工作中,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检查。然而,有时难免会有这样的尴尬;体位不正,一侧胞壁,助膈角偏出片子边线,而另一侧却有空闲着部分,这不一定完全是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有时是由于患者体质衰弱,站立不稳,或者患者做吸气屏气动作时身体不自主地倾斜,也可以是操作医生自测、手测的误差等。不管何种因素,它都直接影响片子的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漏(误)诊,如肋骨骨折,胸膜炎等,能否用一种可透X线的‘机械手’来固定患者胸部使之不偏离呢?…  相似文献   

4.
门、急诊医生将小儿内科疾病误诊为外科疾病,或将外科急腹症误诊为内科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轻者延误病情,增加患儿痛苦和经济负担;重者失去手术时机或错开一刀,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1988—2003年小儿内外科疾病相互误诊的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做好内镜检查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人由于胃肠道不适而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让其做胃、肠镜检查,但是有些患者由于不了解该项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思想恐惧、紧张、害羞,而不愿意做检查,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做镜检4000余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进行心理分析,再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引起肾结石的病因有多种类型,在不同的人群中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临床医生可通过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做出诊断判断病情。不同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法不同,病情较轻者可通过饮食疗法、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病情较重者,则需通过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肾结石手术治疗可分为传统开放性及微创性两种手术方法。肾结石患者的治愈率较好,  相似文献   

7.
计月红  于慧 《现代护理》2003,9(5):346-347
目的 探讨测定血中Mb和TnT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不超过2h和超过2h以上各100例患者,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一种是做ECG检查和Mb测定对照;另一种是ECG检查和TnT测定对照。结果 Mb和TnT测定检查AM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CG检查,P<0.01。结论 针对Mb或TnT能够诊断早期AMI的特点,护理中应重点加强对病情监护、抢救治疗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远程病理会诊中的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觉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医院,医生通过观看B超、CT或MRI图像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病理医生则依据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作出诊断。传统的病理会诊主要是病理切片的会诊,有两种方式:1.异地邮寄病理切片,请病理专家会诊,再将病理诊断报告寄回;2.本地区患者直接持病理切片到专家处会诊,这样既烦琐又延误患者治疗时间。前者会诊费时,病人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否象传送电视图像一样,直接将病理切片图像传送给专家会诊呢?在国外已做过这方面的偿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由于专家会诊观看的是电…  相似文献   

9.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检查项目较多,因此有较多的胸片、CT及MRI等检查的结果。医生查房时,为了解病情需要随时查阅各检查结果,为方便取用,常将各检查结果堆于床旁,不正确的保存方式常常造成各检查片的折叠、损坏甚至遗失。为规范各检查片的保管、方便医生的取用,我科自行设计了床尾放置的CT盒,解决了上述问题,便利了临床工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因危重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医生为明确发病因素,及早诊治,需给患者做一些辅助检查如:B超、CT、X线等影像检查.如CT仪体积大,不便推入病房,但患者病情又需尽快确诊救治,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陪护患者做检查.我们结合陪护途中或检查时患者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为保证患者能快速得到及时抢救,我科护士在陪护工作中,要求护士除氧气装置、血压计、听诊器必带外,采用携带便携式急救药箱,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在内科急症中较为常见,患者病情一般较重。护理人员除积极主动配合医生作好各项抢救止血措施外,还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以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近年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能够进行连续血糖监测的一种新技术,可连续监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收集糖尿病患者72h的血糖波动变化资料,而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医生问及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时间点上具体做过什么事情引起血糖波动时,往往很难想起或把做过的事件混淆,因此建议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将每天生活中的大事以日记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停止动态血糖监测后连同此日记表格一同交给医生,这样会为医生做病情诊断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使动态血糖监测更有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浅谈内科护理的安全细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科疾病属非手术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且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患者身体紊质差,病情多变、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有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本文从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静脉输液3方面,讨论可能导致内科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杜绝因医护工作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目的在于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保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ICU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佳  徐彩娟 《护理与康复》2008,7(3):179-180
总结ICU37例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认为检查前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作好充分准备;在搬动或转运过程中不间断使用呼吸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呼吸机运转正常,及时处理异常状况;检查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36例患者安全完成检查,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5.
获得患者对于手术等治疗过程的同意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患者在协议书上签字 ,它应该是一个医生向患者解释治疗将如何进行的过程。医生应该告知患者该治疗过程将面临的风险以及它将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这样患者可以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这样做既尊重了患者的权利 ,又可以防止医生陷入法律纠纷。英国卫生部最新的关于患者知情权的指南 ( 2 0 0 1 )指出 :患者具有法律和道德的基本权利来决定他们将受到何种治疗。为什么需要新的指南 患者有时不理解医护人员正在做什么 ,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同样他们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以及在治疗的…  相似文献   

16.
患者入院不足24h出院的,可以书写24h内入出院记录,这种病历称一日病历或日间病历。日间病历的患者一般有以下3种:一种是病情急、重,由于病情发展快,相当一部分患者入院不到24h就死亡;一种是病情急,但是经过抢救治疗,很快就会恢复而无需住院治疗的病例,如消化内科收治的乙醇中毒的患者;另一种是患者受经济条件限制。如一些需要做化疗的患者,入院前在门诊做完各种检查,入院当天化疗后即要求出院的。  相似文献   

17.
妇科门诊与其他门诊有所不同。因为妇科门诊病史涉及到生殖器与性方面的话题,许多患者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或不愿公之于众,不能正确联系症状叙述疾病的经过及月经史等,这样就会增加诊治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患者在挂号、候诊及医生的检查、治疗等过程中易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任何一种不良的刺激均可使患者情绪变化,甚至发生病情突变。笔者在门诊工作多时,深感对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检查,配合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就诊。  相似文献   

18.
抽血化验是门诊看病时常常遇到的检查项目,医生要求患者抽血做各种血液指标的化验以明确诊断或鉴别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合理用药。从医生开单-交费-抽血-取化验结果。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时,患者常会因为不知道检查了什么项目、要去哪取化验结果而来回的奔跑,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从2005年来,我们采用了血液检验回执单,应用于门诊采血患者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内科急诊常面对很多急性药物中毒的患者,有些患者意识清楚,本人或家属都能对所服药物或农药的成分说清楚。也有极少部分患者因客观上的原因一时难以确定毒物的种类和成分,这就需要急诊医生准确的判断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从而为下一步的抢救争取到时问。在没有得到任何可靠的毒物成分的线索时,一般情况我们对这样的患者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比如面对昏睡和昏迷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7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误诊分析得出误诊原因为:(1)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无意识障碍表现;(2)精神科医生询问病史不详,过多重视精神症状,体检不认真;(3)患者家属提供病史不详,忽略了提供躯体疾病史等。建议精神科医生要加强内科基础知识和检查技能的学习,全面地综合分析病情,就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