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逆转录病毒是一类重要的RNA动物病毒 ,病毒RNA在自身编码的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 ,逆转录成病毒双链DNA中间体 ,整合入宿主细胞DNA ,形成前病毒 (Provirus)形式 ,进行复制增殖。某些逆转录病毒可转导发生了微小遗传改变的细胞癌基因 (cellularoncogene,c onc)或原癌基因 (proto oncogene) ,并将之置于病毒的调节成分控制之下。逆转录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可建立慢性感染。病毒基因的连续表达通常对细胞无毒性效应 ,大多数逆转录病毒都是非杀细胞的。逆转录病毒科的肿瘤病毒亚科很多成…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Y)又称艾滋病毒,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acp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属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的慢病毒(lentivinrs)亚科,形态为典型的D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途径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在慢病毒族中新发现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疾病。这种逆转录病毒族与人逆转录病毒的其它亚族泡沫病毒和致癌病毒截然不同(表1)。特别是,慢病毒基因组是一大组,含有多种病毒基因;病毒常在受感染细胞中引起细胞病理性改变,它所引起的疾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引起机体免疫异常和神经性疾病。慢病毒已在其它一些动物种属中得到证实,包括马、羊、山  相似文献   

4.
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其他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基因转移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障碍.慢病毒(LV)属于逆转录病毒属的一个亚科,其中包括灵长类LV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HIV-Ⅱ、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非灵长类LV如Visna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等7个亚属.  相似文献   

5.
某些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带有使细胞癌变的DNA序列,即为病毒的癌基因(v-oncogen或v-onc)。病毒癌基因与粒子病毒无关,不影响病毒复制,却与正常细胞的DNA序列同源,故可看作病毒的寄生物。目前已从诱生动物肿瘤的逆转录病毒中分离得十几种癌基因,以分离得的动物及所诱生肿瘤名称而命名。如大鼠Harvey肉瘤病毒的癌基因(V—Ha—ras)等。以病毒癌基因互补DNA(cDNA)为探针,使用DNA杂交及转染等技术,证实脊椎动物以至人类正常细胞的DNA中皆有  相似文献   

6.
20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逆转录C型病毒(retrovirus C)可引起某些动物恶性肿瘤如淋巴样及髓细胞样白血病。1980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院Gallo和Poiesz等首次从美国东南部一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Iymphoma简为CTCL)患者淋巴结活检材料体外培养建立的T淋巴细胞株(HUT_(102))中分离出一株崭新的人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一淋巴瘤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Lymp-homa Virus;HTLV)。世界各地随后相继分离出共12株以上。现已证实HTLV不同于动物的逆转录病毒,与人类某些特殊类型白血病/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外,且与新近发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亦相关。HTLV的发现是人类肿瘤病因学的一大进展,引起广泛重视,本文重点复习  相似文献   

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童竞亚(基础医学实验中心赣州34100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V)发现于1983年,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致病性很强,能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quir...  相似文献   

8.
逆转录病毒大致分为3亚类,即(1)RNA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它本身又分为B.C和D型病毒);(2)慢病毒;(3)泡沫(foamy)病毒(浮沫病毒spumaviruses)。长期以来,致癌病毒一直使科学家很感兴趣。但引起AIDS的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划归慢病毒,这使人们注意力转向慢性、神经病性慢病毒,如绵羊脱髓鞘性脑白质炎病毒(Visna Virus,亦称维斯纳病毒).泡沫病毒仍属Cinderella病毒组,无严重疾病与其相关。目前,西德海德尔堡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RolfFlugel及其研究组已完成对人泡沫病毒  相似文献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10.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最先从非洲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一种病毒,在分类学上将EBV归人疱疹病毒γ亚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DNA病毒。全球广泛分布,据估计全球约有90%以上人群感染过EBV。已证明EB病毒能引起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Burkitt’S淋巴瘤(BL)、鼻咽癌(NPC)、移植后淋巴瘤、何杰金氏病(HD)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研究重组人胰岛素原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RHPGP)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安全性。方法将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注射入糖尿病鼠体内后,导入RHIGP,检测血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肌酐(CRE)和尿素氮(BUN),进行24h饥饿试验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和逆转录病毒复制完整型病毒(RCR)的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血糖明显下降,饥饿试验中未有低血糖事件发生;实验组动物的ALT、ALB、CRE和BUN与正常组大鼠无统计学差异;病理检测光镜下未见癌细胞及异形核细胞;未检测到野生型逆转录病毒。结论我们构建RHIGP体内表达实现了安全性调控;RHIGP应用于活体动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1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1.1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简称艾滋病。1.2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C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该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HIV在分类学上属逆转录病毒科慢性毒亚科,以细胞免疫发生严重缺陷为特征,多伴发机会性致死性感染和罕见的肿瘤,是一种传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1981年艾滋病(AIDS)首次在医学文献上描述,两年后确定了病原菌为逆转录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111),后改名为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从感染组织检测抗体及分离病毒的发展,目前可对危险人群进行小范围普查。临床表现从无症状HIV携带者到临床有症状和死亡、血清学阳性和普遍性淋巴腺病、机会致病菌感染或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与AIDS有关复合症状(ARC)。病毒为向淋巴性及向神经性,感染可由输血、器官移植、性交及药瘾者共用针头而传播。AIDS病人可由于疾病本身或伴随的  相似文献   

15.
HIV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导致严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AIDS),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虽可抑制HIV病毒复制,但无法清除体内病毒。预防性疫苗是对抗HIV的重要工具,但由于该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和强变异性,此类疫苗必需能诱导出有效中和多种HIV病毒株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s)。针对HIV-1 bNAbs诱导和产生的研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加强相关方向的科技攻关力度。本文综述了HIV-1 bNAbs生物特征、产生机制、诱导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和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6.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病毒为逆转录病毒的一种,除了具有逆转录病毒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感染静止细胞的特性。最近研究发现,应用慢病毒载体进行转基因动物制备,转基因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使转基因动物研究领域产生突破性进展。本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构建的基本原理、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动物的常见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Epstein-Barr(EB)病毒是疱疹病毒科r亚科中惟一能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Lymphocryptovirus),是20世纪50年代在研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进而成功建立BL 细胞系后在电镜下首次观察到的疱疹病样颗粒.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科学家们在家猫身上发现了一种与人AIDS病毒十分相似的病毒。他们认为,这一发现可能使家猫成为研究AIDS的理想动物模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种新发现的家猫病毒在遗传上与人AIDS病毒有所不同,但它能在动物体中引起极为相似的病症。尽管两种病毒同属于一种不常见的病毒亚科——“逆转录病毒”,但还没有证据表明猫病毒可传染人类。参加该项研究的兽医学教授Niels C Pedersen说:“还没有发现猫与人或人与猫相互传染的迹象。”最近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这是一种类晶病毒(Lentivirus),  相似文献   

19.
198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Gallo实验室首次报道分离到人逆转录病毒后,人类逆转录病毒学(Human Retrovirology)这门学科才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已发现三型不同的人逆转录病毒。由于此类病毒均具嗜T淋巴细胞的特性,因而被命名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充分证据表明,AIDS是由一种“淋巴细胞病逆转录病毒”〔又称“淋巴结病相关病毒”、“Ⅲ型嗜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TLV—Ⅲ)、“AIDS相关逆转录病毒”(ARV)引起。这种逆转录病毒感染具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包括完全显现的AIDS,AIDS有关的复合征或淋巴结病综合征以及无症状性免疫缺陷。各种血清学试验的开展确认接触过AIDS病毒的高危人群,可以无任何症状。完全显现的AIDS是由逆转录病毒感染数月或数年以后引起的T辅助细胞免疫缺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