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翻修中股骨远端骨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骨板的方法。方法分析自2008-2012年中15例髋关节翻修患者应用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AAOS分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分析。结果15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分,提高至76分,X线片示所有患者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下沉、松动、感染。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在髋关节翻修中股骨缺损中的使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 (THR)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的预后。方法  THR术后因为外伤并发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 3例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 6 5 .3岁 ,均接受切开复位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 ,术后不用外固定。采用临床功能、X线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 ,未发生与骨移植相关的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 89.2分。X线显示术后 3个月移植皮质骨板两端有圆弧形骨痂生长 ,软组织与皮质骨板贴附好 ,皮质骨表面有薄层骨痂 ,骨折线消失。术后 6~ 8个月 ,大部分皮质骨板与宿主骨愈合 ,皮质骨板开始塑形 ,皮质骨板长度无明显吸收。结论 深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 ,具有协助复位 ,固定牢固 ,皮质骨板与宿主骨生长整合后明显改善局部骨组织条件 ,增加股骨强度 ,是治疗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对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的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26例,男5例,女21例,55 ~79岁,平均63.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Zimmer大粗隆钢板、钛缆,翻修假体均选用Zimmer Wagner长柄假体.以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数字化X线摄片技术对假体稳定性、异体骨板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26例患者随访12 ~ 35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感染、松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术前Harris评分为(35.26±3.35)分,术后Harris评分为(84.70±6.21)分,其中优5例,良16例,中5例,优良率80.77%.至随访结束,假体稳定,异体骨板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大粗隆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对Vancouver 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56例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8月以来,共收治股骨严重粉碎性骨折56例,全部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同种异体皮质骨板一体化固定。结果5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6~25个月,平均15个月,最终获骨折愈合。x线显示:同种异体骨板与宿主骨整合,骨折线消失。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结合钢板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骨板与宿主骨整合后能增加局部骨量储备,增强股骨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颗粒骨、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1.7分提高到术后82.6分,术后优良率为达87.5%;9例患者无假体松动及下沉;余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假体下沉,下沉的高度低于0.5~1 cm: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的症状,无需再次翻修术.结论 进行有效骨缺损修复,成功地重建股骨近端的骨结构是人工髋关节股骨侧骨假体翻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及骨折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良性骨肿瘤病灶清除术及骨折术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及骨折术后骨缺损38例.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免疫排斥反应,25例得到1~2年随访,38例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表明,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及骨折术后骨缺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没有较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和关节移植治疗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08年1月,应用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术后巨大骨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的25例.应用异体半关节移植12例,骨段移植10例,人工关节复合异体骨3例,螺丝钉固定6例,重建钢板固定2例,普通髓内钉固定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9例.结果 该组24例骨愈合,1例骨不连,愈合时间3~10个月.按Mankin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7例,优良率为76%.结论 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股骨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重建山羊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只山羊造成右侧股骨骨折.双侧股骨分别进行深低温冷冻与环氧乙烷处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在术后3、6、12、24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X线片,血管墨汁灌注.四环素荧光标记,组织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以及骨板存活情况。结果 未骨折一侧术后3周,骨折一侧术后6周移植骨板出现再血管化。术后3~6周,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四环素荧光标记比未骨折一侧弱;而6周以后骨折一侧明显增强。术后12周骨折愈合,移植骨板与宿主骨骨性连接。术后24周移植骨板和宿主骨融为一体.骨折一侧移植骨板再塑性能力强,股骨皮质厚度增加明显。结论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移植骨板与宿主骨整合后能增加局部骨量储备,增强股骨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5月至2002年11月,对10例12髋采用组合式全涂层翻修股骨柄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4.2岁(35~71岁).其中,翻修原因除1例感染性松动外,其余均为无菌性松动.X线评价包括翻修前骨缺损,翻修前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及翻修后假体骨长入.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前6例患者双下肢不等长超过2 cm,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均恢复或保持等长.股骨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基本恢复至初次手术前的水平.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5个月后完全负重,术前髋关节疼痛缓解.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有11髋股骨柄发生骨长入,1例牢固纤维长入.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5.67±15.58)分升高至术后平均(72.44±9.36)分.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3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结论组合式全涂层非骨水泥股骨翻修假体能够极大地方便髋关节翻修术,近期X线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段煮沸异体骨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11例为创伤导致骨缺损均在6cm以上,均采用煮沸法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骨缺损.结果本组11例术后无感染,伤口一期愈合,随访1.5年~4年,移植之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结论利用煮沸的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骨缺损,仍不失为一种可靠、经济、疗效满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及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髋臼骨缺损患者29例(29个髋关节)行翻修术,采用打压颗粒植骨、髋臼假体置换重建髋臼骨缺损后进行假体固定。应用Harris评分标准及髋正位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行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无菌性假体松动。本研究29例患者到随访结束时均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位置变化。经Harris评分显示,术前患者平均得分为(37.5±7.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得分为(91.3±8.3)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而打压颗粒植骨联合髋臼假体置换能合理、有效地重建缺损的髋臼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9例。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骨折复位和愈合结果、并发症情况、髋关节有无疼痛、行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6个月,平均1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周~16周,平均13.5周。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23例,近解剖复位6例。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钉折弯。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所有病例髋关节无疼痛,外观无明显畸形,髋关节活动度均达正常值80%以上,行走功能恢复率100%(26/26),患者及家属对步态和步速满意。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其适应征广,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3.
万仑  刘仲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09,30(8):1259-1260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置换术中、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3例患者。按Van.couver分型A1型4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1型4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32型3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B3型2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术,同时做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提高假体柄固定的强度及股骨侧皮质骨骨量。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断端及结构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Vancouver分型综合包含了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假体的松动情况、股骨近端的骨量。因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14.
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雨  王爱民  沈岳  孙红振  杜全印 《重庆医学》2007,36(10):947-94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2例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髋臼骨缺损的处理经验,研究植骨、固定、髋臼置换和功能康复的新方法。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随访6-58个月,平均22.6个月,随访时关节无疼痛,对手术结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1)王爱民提出的新的骨缺损分类法简单清晰,能更好的指导髋臼重建手术。(2)对节段性和混合性骨缺损大块植骨时应辅以颗粒骨,并尽量选用较稳固的钉板系统固定。(3)使用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重建髋臼缺损为活骨移植,成骨较好。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人11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行钢丝捆扎的病人2例,普通接骨板固定3例.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4例.钛缆和接骨板组合应用2例.同时结合植骨3例.石膏外固定1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0.2个月.10例病人骨折获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骨不连.单纯行骨折固定未行股骨柄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无明显影响,同时行翻修的病人Harris评分明显升高。结论全面术前计划,充分考虑病人骨量丢失,选择合适坚强的内固定,术中仔细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全髋关节翻修术后随访病例进行分析,探讨髋臼侧翻修时处理各类型骨缺损的方法选择及其早期疗效。方法:对4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翻修,观察术后随访X线片上的髋臼假体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和VAS评分。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3个月,平均随访41.8个月,髋关节Haris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53.15±11.41)分(29~67分)提高至翻修术后12月的(91.23±3.43)(83~98分)(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7.8±1.1)分(5~10分)减低至翻修术后12月的(1.2±1.2)分(0~3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不同的翻修原因给予不同的植骨方式和选择适当的假体类型,可有效恢复髋关节周围骨量,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髋关节的功能,近期随访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评价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18例(18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全髋关节置换15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14例,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2例,股骨柄位置不良1例,感染1例。结果:术后随访0.5~4年,返修总优良率为84%,效果良好。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翻修术最常见原因,全髋关节翻修术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双侧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差异以及两种评价体系的特点.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26例双髋(双髋组)和26例单髋(单髋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并分析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01),但两组病人SF-36各项评分的改善程度并不一致,且单髋组改善较双髋组明显.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生理功能(PF)和躯体疼痛(BP)项评分有相关性(r>0.4,P <0.001),但与SF-36其他方面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4),或无相关性(P>0.05).结论 单髋组术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双髋组改善好;Harris髋关节评分更注重于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缓解疼痛的改善,而SF-36评分较能全面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和其它方面的改善.因此,两种评分体系结合更能全面评价双侧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术后翻修的原因及治疗要点。方法从1999年3月-2004年12月共翻修人工髋关节16例,术后随访随访4~70个月,平均24.3个月。对其翻修原因、假体类型、骨缺损修补方法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心血管疾病于术后3年死亡外,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植骨愈合良好,Harris评分优良率81.2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在翻修过程中骨缺损的修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