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七总皂苷肠溶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PNS肠溶微囊,并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3批PNS肠溶微囊的包封率分别为90.85%,90.15%,89.06%;载药量分别为26.05%,25.04%,25.16%;R1,Rg1,Rb1在人工胃液中释放量<10%,人工肠液中45 min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86.08%,88.76%,84.98%。结论:溶剂-非溶剂法制备PNS肠溶微囊方法简单,体外释放符合药典对肠溶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肠溶微囊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方法 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PNS肠溶微囊,并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 三批PNS肠溶微囊的包封率分别为90.85%、90.15%、89.06%,载药量分别为26.05%、25.04%、25.16%,R1, Rg1和 Rb1在人工胃液中释放量<10%,人工肠液中45min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86.08%,88.76%,84.98%。结论 溶剂-非溶剂法制备PNS肠溶微囊方法简单,体外释放符合药典对肠溶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仝洺慧  朱越  李佳凝  王慧  何妍  王一男 《中成药》2023,(9):3014-3017
目的 通过低共熔溶剂优化黄连中生物碱的绿色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氢键受体(氯化胆碱、甜菜碱、脯氨酸)和氢键供体(D-葡萄糖、D-果糖、柠檬酸、L-苹果酸、甘油、DL-乳酸、木糖醇、尿素)合成多种类型的低共熔溶剂,采用加热法进行低共熔溶剂的合成制备,超声从黄连粉末中提取生物碱,HPLC法测定药根碱、巴马汀、黄连素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低共熔溶剂摩尔比、含水量、料液比、提取时间)筛选最佳萃取方案。结果 与水或甲醇等传统萃取方法相比,用甜菜碱与乳酸制备的低共熔溶剂萃取黄连中的有效成分效率最高。优化后的最终萃取黄连生物碱工艺为甜菜碱与乳酸比例1∶3,低共熔溶剂含水量3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0 min。结论 甜菜碱与乳酸制备的低共熔溶剂可用于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高效、绿色提取。  相似文献   

4.
宋力  何盛江  平其能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3):1920-1924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囊材,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囊,外形圆整光滑,分布均匀,不粘连,平均粒径为80~90 μm,包封率达83.16%,18 h体外释放百分率为96.1%。结论 优化条件下可制备的缓释微囊外观较好、包封率高,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喷雾干燥工艺对乌药鞣质微囊防潮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造成影响的机制。方法:喷雾干燥制成的乌药鞣质微囊置于一定温湿环境中12 h,绘制吸湿曲线以研究进风温度、供液速度、雾化气流速与微囊防潮效果间的规律;并从微囊溶剂残留量、成膜过程膜收缩行为和微囊粒径3个方面研究造成这些规律的机制。结果:微囊防潮效果随着进风温度的提高、供液速度的降低、雾化气流速的降低而增强;反之则减弱。造成这种影响是由于微囊中溶剂残留量、囊壁致密程度以及微囊粒径不同而造成的。结论:喷雾干燥制备微囊不同工艺参数制得的微囊的物理状态不同,其防潮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黄连解毒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根据高分子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黄连解毒提取物中3个有效部位的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口服凝胶的特点,对高分子凝胶辅料及制备工艺进行探索。结果:研制出了具有胃黏膜良好黏附性能的黄连解毒口服凝胶。结论:该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膏制备成不同外用剂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以药用纱布浸润黄连解毒膏的药物成分 ,制备成条状、弹头状、丸粒状及块状四种剂型 ,分别用于脓腔引流 ,鼻腔漏管及肛门瘘道、鼻窦、外耳道等特殊部位感染及大面积烧烫伤和褥疮的治疗。结果 用黄连解毒膏组方制备的多种剂型纱布药液 ,对于临床外伤和感染发生于身体特殊部位 ,常规治疗难以奏效 ,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结论 黄连解毒膏组方制备成不同外用剂型 ,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 ,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黄连解毒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膏制备成不同外用剂型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以药用纱布浸润黄连解毒膏的药物成分,制备成条状,弹头状,丸粒状及块状四种剂型,分别用于脓腔引流,鼻腔漏管及肛门瘘管,鼻窦,外耳道等特殊部位感染及大面积烧烫伤和褥疮的治疗。结果 用黄连解毒膏组方制备的多种剂型纱布药液,对于临床外伤和感染发生于身体特殊部位,常规治疗难以奏效,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结论 黄连解毒膏组方制备成不同外用剂型,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喷雾干燥条件对复方黄连干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实验优选出复方黄连干粉的最佳喷雾干燥制备条件。方法:以复方黄连干粉含水量及盐酸小檗碱损失率为指标,考察不同进风温度,喷速对复方黄连干粉质量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170~190℃,喷速3 500 mL.h-1。结论:采用上述喷雾干燥条件制备复方黄连干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材,制备复方黄连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黄连、当归做定性鉴别.结果:水提醇沉法能很好地提取复方黄连液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处方中的黄芪、黄连、当归.鉴别方法灵敏、专属.结论:本制剂工艺合理,建立的定性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聚乳酸缓释微囊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制备天然药物茶多酚 聚乳酸缓释微囊。方法 :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技术。结果 :制得的茶多酚 聚乳酸微囊为茶色颗粒 ,粒径多在 100~200μm ,最大包封率为 49% ,有一定的缓释作用。HPLC分析结果表明 :本实验选用的囊材和制备工艺不会破坏茶多酚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包封效果良好。结论 :乳液溶剂挥发技术可用于制备成分复杂的天然药物茶多酚微囊 ,且该微囊具有缓释和保护茶多酚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蛇葡萄素微囊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德育  邓健杏  王炜  曾飒 《中药材》2003,26(5):355-357
以乙基纤维素(EC)为囊材,采用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缓释微囊,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适当配比的聚乙烯醇(PV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制得白色微囊。在此过程中,内相聚合物浓度、投药量以及药物与分散相比例对包囊率有显著影响。经均匀设计法确定了优选工艺条件为:EC=6.0%,蛇葡萄素=0.2g,药物:EC=1:3,药物:分散介质=1:1,SDS:PVA=1:2。  相似文献   

13.
黄连素与黄连复方的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瑜李 《河南中医》2006,26(7):84-85,87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的根茎,系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作用,为“痢家圣药”,是许多经方的主药;近年来其复方临床应用更加广泛。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刺黄柏等植物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生物碱,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等功能;多年来,临床上一直作为抗生素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正在探讨更多方面的应用。今对近年来黄连复方与黄连素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并比较两者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连肉桂不同配比对交泰丸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传统水煎法制备单味黄连煎剂、交泰丸复方煎剂1号(黄连∶肉桂=1∶0.1)、交泰丸复方煎剂2号(黄连∶肉桂=1∶0.25)、交泰丸复方煎剂3号(黄连∶肉桂=1∶0.5)。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煎剂及其复方煎剂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交泰丸复方煎剂1号、2号、3号与黄连单煎剂总生物碱提取率存在差异,且随肉桂比例提高,总生物碱煎出率降低。结论:交泰丸中黄连与肉桂的较佳配比可能为黄连:肉桂=1∶0.1。  相似文献   

15.
黄连解毒汤的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磊  姜鹏  窦圣姗  柳润辉  张川  张卫东 《中草药》2008,39(6):935-938
黄连解毒汤为清热解毒剂的代表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概括并归纳了该复方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包括复方相关药理学、药动学研究状况,化学研究及药效物质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药黄连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见长,善于清泻心肝火热之毒,胃肠湿热之邪;黄连历来在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古代文献详细记载了运用单药黄连及黄连复方辨证论治消渴病的确切疗效。闫镛教授多年来运用黄连不同方剂配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青藤碱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青藤碱为主药,乙基纤维素为囊材,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青藤碱微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结果:制备青藤碱微囊的最佳处方条件为囊芯与囊材比1∶3,囊材浓度0.15g/m L,搅拌时间为1h。结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制得的青藤碱缓释微囊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且成囊率高,载药量稳定,外形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合剂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膏、黄芩苷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法对黄连解毒合剂进行制备工艺的筛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第1次1小时,第2次0.5小时,醇沉浓度为5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黄连解毒黏附微球的最佳处方工艺。方法:以成品收率,小檗碱、栀子苷、黄芩苷包封率,微球在人工胃液中的黏度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黄连解毒黏附微球的处方工艺,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对最优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各指标二项式方程拟合度较好,按处方优化得到最佳条件制备黄连解毒黏附微球,各项指标与预测值接近。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黏附微球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软件在桂枝汤A部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戴德舜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2001,23(9):625-628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选择和评价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的方法。方法:利用化工热力学溶液理论,结合溶剂体系模型函数,设计了溶液体系软件,计算出溶剂体系上下相组成和关键参数(如体积、粘度、介电常数、极性参数等),定量评价了溶剂体系。结果:以中药复方“桂枝汤”A部分为研究对象,论证了该软件应用于选择和优化HSCCC溶剂体系分离中药复方的适用性。结论:该软件对选择和优化高速逆流色谱溶液体系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