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淑娟  王纯 《药物与人》2014,(5):298-299
目的:了解深呼吸、放松训练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将60例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一般产程护理的基础上给与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于一般产程护理,观察两组的心理指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然分娩率提高(P〈0.01)总产程时间缩短。结论:深呼吸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产时焦虑程度,减轻分娩引起的疼痛,从而减少了由于产时负性。理反应引起的异常分娩,增强了自然分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采取产时体位护理的积极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10月100例中期妊娠引产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在孕妇进入产房开始,采取坐位、卧住、半卧位,也可以在产房自由走动,同时以2006年100例中期妊娠引产分娩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纽分娩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等。结果观察纽总产程明显缩短,滞产率明显下降,产后阴道流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1)。结论产时体位护理使产程缩短,减少滞产,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236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分娩产妇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的剖宫产率、产程影响,以及阴道产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分娩产妇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而且阴道产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产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江林红  江芳 《医疗装备》2023,(20):142-145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仪联合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医院待产的9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胎心监护仪+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阴道出血量、分娩恐惧感、分娩焦虑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W-DEQ-A评分、PAQ评分低于对照组,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胎膜早破、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心监护仪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的分娩恐惧与焦虑情绪,缩短产程,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降低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5.
丁莉 《现代保健》2010,(10):57-58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收住剖官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孕妇5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初产阴道分娩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孕妇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情况、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分娩后常规检查官腔,未发生子宫破裂,两组产妇出血量、产程、新生儿1minApgar评分、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对有试产条件的孕妇,应鼓励阴道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娩教育对160例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分娩教育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降低手术产率的作用。方法 80例初次妊娠的孕妇,在妊娠晚期接受分娩教育(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条件相同,但在妊娠晚期未接受分娩教育的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分娩各产程时间、产程中用药、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明显下降,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程中用药明显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分娩教育使产程中医疗干预减少,自然分娩率提高,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应用分娩镇痛及产时护理对阴道分娩率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2012.01.01~2013.04.30在我院应用分娩镇痛46例初产妇作为护理研究对象,随机提取同一时间未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4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时护理,观察产程并实施产时护理常规基础上另行麻醉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支持等。结果 观察组在分娩过程中痛苦明显减少,产程进展顺利,较对照组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提高。结论 应用分娩镇痛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镇痛的痛苦,减少产妇烦躁焦虑情绪,放松心情,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在单胎头位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以确保产妇分娩的安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0月在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70例单胎头位产妇,均采取阴道分娩,采取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占比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阴道助产占比为2.9%,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在单胎头位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有助于缩短产程,提升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中期妊娠引产孕妇应用持续静脉镇痛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其对产程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16~27 w因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的孕妇226例.按孕妇要求随机分为镇痛组与对照组.镇痛组孕妇专人守护,宫颈评分≥7分时行持续静脉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Mulleetr镇痛强度评分,血氧饱和度及产时出血量,分析其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对观察指标进行两样本t检验,两组在产程时间、镇痛强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产时出血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静脉镇痛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分娩镇痛效果显著,专人守护,把握镇痛最佳时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是中期妊娠引产持续静脉分娩镇痛成功及取得最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产妇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实施助产士护理分娩;以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未实施助产士护理分娩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主要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72%),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对产妇实行全程陪伴分娩,能让产妇得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护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继而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科分娩质量,值得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宠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77-2279
目的:探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自然分娩产程的影响。方法:对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102例准备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产前、产时的心理、生理及家属的支持等干预因素;选择同时期的102例准备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程中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76.47%(78/102)、23.53%(24/102),对照组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55.88%(57/102)、44.12%(45/1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程度≤Ⅰ级产妇60例(58.82%),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疼痛程度≤Ⅰ级产妇30例(29.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结论: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进行心理、生理以及亲属的支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产妇的焦虑症状与分娩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婉  黎培石  张莲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38-1639
目的:研究产前心境不良对孕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在产前1周内,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孕产妇进行了精神心理表现评估,分成焦虑组和对照组,并测评两组分娩质量主要生理学指标(总产程时间、分娩总出血量和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100例产妇中焦虑组35例(占35%),对照组65例(占65%),产妇焦虑发生率为35%。焦虑组总出血量平均为305 m l,对照组总出血量平均为215 m l,焦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焦虑组的第1、第2产程和总产程较对照组延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产程也较之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焦虑组疼痛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焦虑状态可明显影响分娩质量,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以提高产科质量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照组57例,仅采用门诊常规围产保健检查,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体位护理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产后会阴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刘建春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405-140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巫溪县尖山镇中心卫生院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产前检查及护理;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观察组更加倾向于自然分娩,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应对行为也更为了解;观察组孕产妇采取顺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并对分娩结局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先兆早产孕妇抑郁等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保胎治疗先兆早产孕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放松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共情护理,两组均干预至出院。观察两组干预期间负性情绪、心理韧性变化,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较干预前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产后出血率、感染率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干预先兆早产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及情绪,减少妊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息县人民医院10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前检查与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应激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活跃期疼痛程度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中焦虑、抑郁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自愿剖宫产、非自愿剖宫产比例低于对照组,正常阴道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产妇应用助产士主导视频教学及模拟分娩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身心痛苦,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8.
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青  陈叔平  李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8-33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期及临产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产期心理干预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晚期死胎引产产妇哀伤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孕晚期死胎引产产妇6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恢复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下降更加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6.78%,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晚期死胎引产产妇哀伤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质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胶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42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年龄35~43岁,平均(37.1±2.3)岁,80例为初产妇,62例是经产妇。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1例产妇。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阶段的心理干预。分并且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疗效、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产程时长和剖宫产率及入院前和产后4周HAMD-17评分。 结果两组产妇发生的分娩并发症主要为胎膜早破、脐带脱落、子宫翻出和产后出血,且心理干预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12.7%(9/71)比25.3%(1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长于干预组[(17.2±2.1)h比(10.8±1.7)h];且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53.52%(38/71)]也高于干预组[28.17%(20/71)](P均<0.05)。经干预后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较多(P<0.05)。 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高龄产妇的分娩质量,降低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