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钙拮抗剂常规有效降压治疗。用药1个月后复查hs-CRP及血脂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s-CRP、TC、L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提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存在的炎症状态,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后血脂、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分别于术后第1日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共30d。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日、第30日检测血脂、血浆hs-CRP及MMP-9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治疗组LDL-C、TC及血浆hs-CRP、MMP-9水平降低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降低UAP患者PCI术后血脂、血浆hs-CRP及MMP-9水平,具有抑制PCI术后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彩峰 《中医药研究》2010,(11):1388-138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评价通心络胶囊调节血脂的效果。方法选出8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西药来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加阿托伐他汀。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1次,联合应用降血脂。对照组患者单用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口服1次,降血脂。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各项数据相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有明显调节作用,可有效降低血脂、降低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应用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患者的心脏病主要终点事件。结果:治疗组血清TC、LDL-C和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通过降脂、抗炎作用可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6,(2):169-170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及通心络胶囊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曲美他嗪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观察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通心络胶囊及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TC、TG、LDL-C均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DV、LVESV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LVEF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LVEDV、LVE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LVEF显著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与常规西药相结合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ACEI类药物、营养心肌药物、降脂药物,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3粒tid,治疗30天后,检测血脂、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NO水平。结果:通心络组ET-1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和ET—1/NO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G、TC、血清ET-1水平及ET—1/NO明显降低,血清NO及HDL—C明显升高。结论:中药通心络胶囊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缓解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胶囊调节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把96例血脂异常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观察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脂。结果: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TC、TG、LDH、Apoa明显降低,HDL、Apob显著升高,且优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显著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心绞痛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LVEDD、LVESD、TG、TC、LDL-C、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降低,LVEF、HDL-C增高。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LVEDD、LVESD、TG、TC、LDL-C、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LVEF、HDL-C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3例)和立普妥组(44例),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CRP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大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CRP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斑块明显缩小(P〈0.05)。通心络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立普妥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心络抗颈动脉粥样斑块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52例)、辛伐他汀组(51例)与通心络组(51例)。3组患者均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通心络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联合组加用辛伐他汀与通心络胶囊。3组患者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TC、TG、HDL-C及LDL-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辛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TC、TG及LDL-C水平均高于联合组(P0.01),而HDL-C水平低于联合组(P0.01),通心络组TC及TG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hs-CRP、TNF-α、IL-1及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辛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治疗后IL-1、IL-6、TNF-α及hs-CRP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辛伐他汀组IL-1、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通心络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具有调节异常血脂的功能,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的调脂疗效和对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60例血脂异常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30、60d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和治疗60d后,观察对象TC、TG、LDL-C、ox-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60d后,调节TC、TG、LDL-C和HDL-C水平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90%、83.3%及8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障碍,降低循环血液中ox-LDL的水平,从多个途径上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浆 NO 水平升高(P <0.05),ET -1、hs -CRP 水平降低(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 TC、LDL -C 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减少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者心电图 ST -T 变化,调整血脂,升高血浆 NO 水平,降低 ET -1、hs -CRP 水平,是辅助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3个月。统计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hs-CRP、IL-6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血脂TC、TG、LDL-C及血清hs-CRP、IL-6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脂,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且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阎雅红 《中医药研究》2009,(10):1235-123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下降(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保护受损心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C、TG、LDL-C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较好,能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更适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对经动态心电图证实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138例,对照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结果:通心络胶囊在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硝酸异山梨醇(P<0.01)。其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压低≥1mm所需时间均明显延长,运动耐力增加(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更适合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5):148-15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和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血脂及炎症因子影响的影响。方法:以入我院就诊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治疗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各组均与以常规治疗,予辛伐他汀治疗设为辛伐他汀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设为通心络组,予辛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组设为联合组,监测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的TC、LDL-C、TG及HDL-C的变化,同时监测ALT、BUN、血Cr及CK的变化。结果:共搜集患者150例,每组各5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组患者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组,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3组TC、LDL-C、TG及HDL-C的变化均有所改善;与通心络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联合组TC、LDL-C、TG及HDL-C指标比较,改善效果明显。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3组IL-1、IL-6、IFN-α及hs-CRP的变化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通心络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IL-1、IL-6、IFN-α及hs-CRP指标比较下降明显。在治疗过程中,辛伐他汀组有2名患者发生轻度CK升高,1名患者发生AST的轻度增高,通心络组有2名患者发生AST轻度升高,在治疗后2名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联合治疗组有2名患者发生口干,1名患者腹胀,1名AST轻度升高,2名轻度ALT升高,通过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联合应用辛伐他汀与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炎症的调节,要优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或通心络胶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