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的相关性。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菌落在LB培养基中培养18h,初步稀释后检测菌液的OD450值;取OD450值在0.9-1.0之间的菌液进一步稀释检测OD450值;最后将菌液再稀释5×105倍后取0.5ml涂LB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LB琼脂平板上培养18h后计算菌落数目。结果 OD450值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呈线性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Y=1.153 92X+0.007 68,OD450值(X),活菌数目(Y×108)/ml。结论用OD450值检测菌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数目具有简便、准确和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油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臭氧化山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效果。 方法:制备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采用三区划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接种于LB平板,培养过夜后选取21个直径 相同的细菌单克隆,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基础油(山茶油)组、臭氧油(臭氧化山茶油)组。用无菌环隔离细菌单 克隆,并给予臭氧油等处理,将平板正置培养过夜,次日挑取隔离培养的整个细菌单克隆于5 mL液体LB培基中培养 12 h,然后采取平板计数法和比浊法检测菌液浓度,从而判断臭氧油的杀菌效果。结果:平板计数法和浊度法均显 示,经臭氧油处理后的单克隆重悬培养后,菌液的细菌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油组(P<0.001)。结论:臭氧化山 茶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杀伤作用,单克隆菌落培养法检测油剂体外杀菌作用方法学可靠。  相似文献   

3.
1实验材料1.1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绿脓杆菌CMCC(B)10104;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大肠杆菌CMCC(B)M103;均由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提供。1.2菌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均于实验前,从保存菌种斜面上沾取少量菌苔接种于 10 mL普通肉汤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 h,取出作原菌液,再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原菌液至于10-7,以平板计数法计数,每毫升含50-100个菌,备用。1.3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Ng)感染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对NLRP3、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稀释度Ng菌液OD450值,结合平板菌落计数法,建立淋病奈瑟菌OD450值(x)-活菌数(y)回归方程。不同浓度Ng悬液感染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LRP3、IL-1β水平。结果成功建立了淋病奈瑟菌OD450值(x)-活菌数(y)回归方程:y=287.65x-30.583。q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以OD450值=0.2 Ng悬液感染单个核细胞1 h,NLRP3、IL-1β表达量最高。结论利用OD值计数Ng简便、快捷;NLRP3、IL-1β在Ng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氧酸化电位水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第5~7代培养物,配制菌悬液,制成菌片。用氧酸化电位水原液浸泡一定时间。计数活菌数。计数杀灭细菌繁殖的杀灭率。结果 氧化还原电位为1183、pH2.37~2.57的氧酸化电位水在18℃~22℃条件下,1.5min杀灭细菌繁殖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可达99.9%。结论 氧酸化电位水原液杀灭细菌繁殖体的效果迅速、杀菌力强,对人体无害。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五倍子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药物的最低抑茵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平板改良法体外模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模型,并检测五倍子水提取物不同的MIC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影响作用,扫描电镜确认.结果 五倍子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4 mg/mL,当增加药物浓度至1.5倍MIC(96 mg/mL)和2倍MIC(128 mg/mL)分别于4、8和24 h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时,活菌数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24h内金黄色葡萄球菌BF中的细菌不能被完全清除.各时间段之间活菌数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五倍子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有清除影响,具备开发应用的潜力,但还需进行药物配方和临床用药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灵敏、可靠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面包、牛奶、蜜饯、盒饭为实验样品,将一定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加入不同的实验样品中,通过比较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和MPN计数法的阳性检出率获得基础数据,为筛选更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结果同一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加入到不同的实验样品中,用两种方法对83份实验样品同时进行检测,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检出8份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9.6%;MPN计数法检出28份阳性样品,阳性检出率为33.7%。结论 MPN计数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17-119
目的观察LED紫外线灯在不同照射距离、不同照射时间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菌片经LED紫外线灯照射后,将细菌洗下制成细菌悬液后进行活菌培养计数,比较杀菌效果。结果 0.12W LED紫外线灯在垂直照射距离为2 cm时照射3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杀灭率均为100.00%;在垂直照射距离为3 cm时照射时间为4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杀灭率均为100.00%;在垂直照射距离为4 cm、5 cm时照射时间为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杀灭率均为100.00%。结论 0.12W LED紫外线灯可杀灭足部感染指标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流式细胞术中应用二醋酸酯荧光素(FDA)与碘化丙啶(PI)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性能。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各20株,制备1麦氏浊度菌悬液2支(约2 ml/支);1支于85℃水浴30 min灭活,获取死菌菌液;分别应用FDA(0.5μg/m L)、PI(5μg/m L)两种荧光染料对死、活菌菌液进行染色(两种染料的染色时间分别为30 min和15 min);以不染色死菌液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两种染料染色死、活菌菌液及不染色死菌液的平均荧光强度(FMI),对比分析其FMI均值水平。结果:以FDA为染料,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无染料管、活菌管、死菌管FMI均值水平无差别,结核分枝杆菌活菌管FMI均值水平(129.61±8.69)明显高于死菌管(3.34±0.11)及无染料管(0.33±0.02);以PI为染料,结核分枝杆菌的无染料管、活菌管、死菌管FMI均值水平无差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死菌管FMI均值水平[(48.33±2.13)、(25.92±1.21)]明显高于活菌管[(1.87±0.12)、(2.14±0.07)]和无染料管[(1.14±0.09)、(1.12±0.04)]。结论:FDA能较好指示结核分枝杆菌活性,PI能较好指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对分枝杆菌活菌计数、对结核分枝杆菌(M TB)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的差异。方法: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制作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8株、M TB42株菌悬液,10倍梯度稀释,10-4m g/m l、10-5/m g/m l、10-6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改良L-J培养基上作活菌计数,10-2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绝对浓度法药敏,10-3m g/m l、10-5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比例法药敏。结果:两种方法NTM活菌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菌计数值在2×107~8×108CFU/m l;两种方法M TB活菌计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106~5×107CFU/m l。M TB称重法和比浊法菌悬液绝对浓度法药敏一致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7.6%,与比例法比较符合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2.8%。结论:分枝杆菌不同菌株两种方法活菌计数值有较大差异,药敏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藏药六味丁香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并阐明相关抑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平板打孔法检测六味丁香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范围。绘制药物作用36h的细菌生长曲线。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壁通透性实验阐述其抑菌机理。结果 六味丁香丸80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到(21.8±2.36)mm,最小抑菌浓度介于12.5~25mg/mL;药物可以显著抑制细菌生长增殖,能够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和细胞通透性增加。结论 六味丁香丸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菌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肤宁洗剂是由黄柏、白鲜皮、白芷、地肤子等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急性皮炎、湿疹伴有渗出或脓性分泌物等治疗。按照其用药途径,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1])相关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应进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  相似文献   

13.
孙凤军  洪海  冯伟  孙艺璇  夏培元 《重庆医学》2016,(19):2617-2619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相关基因分布,为预防和治疗临床感染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标准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黏附能力,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生物膜相关基因检测采用PCR扩增法。结果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全部敏感。所有菌株都有较强的黏附能力,而生物膜形成能力一般。其中10株菌株扩增出icaAD和icaBC基因。结论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具有菌株差异性,ic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4.
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连上清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记数法,分组分别使用5种实验菌验证。试验组取供试液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液组分别取各实验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加菌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液注入培养基中培养。通过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采用观察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与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相同环境下的培养来验证控制菌的检查方法。结果: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5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结论:采用常规法可以进行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四环素眼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萃取+薄膜过滤法,测定四环素眼膏对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真菌及酵母菌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数、控制菌可采用萃取+薄膜过滤法检查。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检出四环素眼膏中污染的微生物,为更好地评价四环素眼膏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水苏糖铵盐培养液对土壤细菌生长的影响,证明水苏糖对土壤细菌具有"筛选作用"。方法采用比浊法,在初始菌悬液浓度一致的前提下,每2h于600nm处测定菌悬液的吸光度值并绘制生长曲线,以定量分析水苏糖对土壤细菌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大多数土壤细菌不能很好地利用水苏糖,仅少数土壤细菌在水苏糖培养液中生长良好。结论大多数土壤细菌不能很好地利用水苏糖作为其能源物质,因此可能造成根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大幅下降,仅少数可较好利用水苏糖的土壤细菌活动旺盛,这些能够良好利用水苏糖的土壤细菌有可能作为"优势菌"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地黄根部土壤微生物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搽剂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 ,保证该方法准确可靠。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验证;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均低于0.5,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回收率均达到0.5~2.0;控制菌检查时采用常规法可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活血通络搽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需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检查及控制菌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体外诱导替加环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核糖体16Sr RNA基因位点变异研究。方法收集4株替加环素均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编号为S2、S3、MS2和N315,通过体外不同浓度梯度多步诱导替加环素耐药;挑取单克隆,经BD公司viet自动药敏分析仪分析常规药敏特点;用E-test条测定母株和诱导菌株替加环素MIC值,并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诱导系列Omacycline和Eravacycline的MIC值;提取耐药菌株基因组DNA,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5个拷贝的16Sr RNA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与野生株比较获得突变位点。结果经体外多步法诱导替加环素耐药的不同MIC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株。PCR测序分析4株母株均无变异位点,16Sr RNA的突变位点主要是C1036T、G848C,此外还有T1043C、T1125C、T1038G、A1053G、T1283C、C1042T、C1047T、G1035A、C817G、G1107C、G697T、C819G。结论体外多步法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替加环素耐药,耐药机制可能与16Sr RNA位点发生C1036T和G848C突变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突变位点与耐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