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频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将国内外在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oin,HFV)和高频振荡(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HFO)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有关HFV 作用原理和方式与临床关系首先要指出,HFV 的作用原理与常规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高频通气(HFV)是一种新型的机械通气技术。对治疗Ⅰ型呼衰患者有肯定疗效。但是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的Ⅱ型呼衰的应用价值尚有争论。为此我们对50例肺心病呼衰患者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并探讨HFJV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高频正压通气(HFPPV)与高频通气(HFV)、高频呼吸(HFB)、高频喷射通气(HFJV)、高频振荡通气(HFO)等同属一类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是1967年由瑞典SjOstrand首先应用于临床。开始时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已发展到高频通气(HFV)阶段,并在抢救呼吸衰竭和进行手术麻醉时显示了较多的优点。于1983年冬,我院应用HFV治疗7例肺性脑病,现简介于下,以供临床参考和推广。一、器械来源和应用方法应用江西医学院设计的高频通气(KR  相似文献   

5.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通气(HFV)是近年来应用于肺科的一项新型的机械通气技术,而使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特别是对Ⅰ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尚有争议。现将笔者应用HFJV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频喷射通气(HFJ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其临床应用情况如下: 一、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的应用:3例男性电击伤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分别为30分,18分和15分钟。入我院急症室后立即静注副肾素,给气管插管行HFJV,同时行心外按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频射流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指征和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频通气(HFV)是近年来用于肺科的一项新技术,而使用高频射流通气(HFJV)治疗各类型的呼吸衰竭的疗效尚待从临床实践中予以评价。为此,我院应用国产AS-Ⅱ型和KR-Ⅱ型高频射流呼吸机对26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了HFJV,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频喷射通气机(HFV),的优点是保持术中肺中度膨胀,减少通气运动,管理方便,为手术创造理想条件。我们应用HFV收到较满意效果,但也有2例急症手术中用HFV致病人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  相似文献   

9.
高频通气(HFV)临床经验已积累不少,但对其基础通气机理尚不全清楚,故妨碍临床应用。本文目的用正常犬作实验以阐明高频喷射通气(HFJV)气体交换机理。HFJV 的潮气容积(V_T),肺泡通气量(V_A),生理死腔(V_D),呼吸数(f),每分钟呼气量(V_E)假定通气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省陶氏等首先经鼻塞连接高频通气(HFV)给氧治疗7例肺性脑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鼻导管连接高频正压通气(HFPPV)治疗16例慢性肺心病(其中2例肺性脑病)中度以上缺氧患者,并对其与鼻导管吸氧的血气指标作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频通气加体外膈肌起搏在Ⅱ型呼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高频通气(HFV)加体外膈肌起搏(EDP)经鼻给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且型呼衰16例,较单纯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给氧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高频通气(HFV)对心血管的影响,我们对30例按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住院患者进行HFV与心功能观察。其中心功能代偿期8例,Ⅰ°心衰11例,Ⅱ°心衰11例,同时均伴有Ⅰ型或Ⅱ型呼衰。PaO_214~50mmHg,PaCO_255~149mmHg。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HFV)在人体的复制状况及其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此项研究提供了新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地高辛(DIG)酶联免疫系统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敏感性高,标记方便,已广泛应用于病毒研究领域。我们采用DIG标记的HFV cDNA探针,并根据原位杂交  相似文献   

14.
高频通气是一种高通气频率、低潮气量的通气方式,其通气频率至少为机体常规机械通气的4倍,潮气量接近或小于解剖死腔。主要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高频射流阻断通气和高频振荡通气。其中高频振荡通气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最高的一种(可达15~17Hz),因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高频通气是求治新生儿和早产儿低氧血症的一种常用方法。虽然不作为首选方式,但常用于机械通气治疗无效的新生儿呼吸衰竭。过去吸入一氧化氮(NO)曾用于治疗早产和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吸入一氧化氮与高频震荡通气改善早产儿肺动脉高压所致低氧血症尽管是一种实验治疗,却对新生儿肺血分流产生的低氧血症起了重要作用。 近来,多中心实验表明,吸入一氧化氮与高频震荡通气比单纯应用其中任何一种方式治疗效果更好。作者研究结果与其相似,1例为足月剖腹产新生儿,产后持续肺动脉高压,另1例是29周早产儿,产后窒息并持续肺动脉高压,单独吸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 HFV 用于慢阻肺或合并肺性脑病者12例,能够:(1)迅速大幅度提高PaO_2,较快改善病情,优于低流量吸氧,且不加重 CO_2潴留,也不降低动脉血 pH.(2)不增加胸内压,对呼衰合并心衰者更适用,优于常规机械通气。(3)可不中断 HFV 而从另一侧鼻孔吸痰,避免发生低血氧症.(4)对患者的 R、P、Bp 等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频振荡通气(HFOV)已成为治疗小儿缺氧性呼吸衰竭的重要通气方法,肺复张(recruitment)是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策略,其目的是使HFOV在最佳肺容量状态下进行。肺复张有2种基本方法:持续肺充气和逐步增加平均气道压。它可以减少肺损伤的发生,改善肺部氧合,是HFOV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早已证明经气管内插管行高频通气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有人不用气管内插管而用接嘴(Mouth-piece)行高频通气试验也获得成功。本文作者报告用高频胸壁压迫的办法来进行高频通气,这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技术。具体方法是:将麻醉和瘫痪的健狗仰卧安放,用改良的双囊血压袖带包绕下胸部,套囊内充气达适当的压力(以15~20L/分气流充入袖带),然后用“Y”型管接到含有活塞泵的高频震动器上进行震动。Y型管侧面有一T形管,一端与外界相通以形成偏流,另一端为一可变的漏孔,以防气囊压力过高。实验用震动频率分别为3、6、8和11赫兹(Hz),套囊内最高压力为30~230cmH_2O。测得的食道内压力呼气时为正值、吸气时为负值,呼气和吸气时平均食道内压的波动范围可达18cmH_2O。最大震动气流平均0.7~1.6L/秒。震动潮气量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平  相似文献   

19.
韩娟 《国际呼吸杂志》2016,(18):1399-1402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2例,分为常频机械通气组(n =41)和高频震荡通气组(n =41)。常频机械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组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治愈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aCO 2、PaO 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治疗后1、6、12、24 h高频震荡通气组 PaO 2明显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PaCO 2、吸入氧浓度和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高频震荡通气组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 值均<0.05);2组患儿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新生儿硬肿症和肺炎,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震荡通气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高频通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频通气的临床应用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30006)邱忠民,饶纬华高频通气包括高频正压通气、高频喷射通气及高频震荡通气三种基本类型。国内外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JetVentilation,HFJV)。近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