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卵巢原始生殖细胞瘤中D2-40、CD117和CD30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原始生殖细胞瘤是卵巢原发的一类含有恶性生殖细胞成分的肿瘤[1].由单一增生的原始生殖细胞构成的无性细胞瘤,或形态学上呈异质性的原始畸胎瘤样肿瘤--卵黄囊瘤,或沿胚胎外滋养层分化的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以及胚胎性癌、多胚瘤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等构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Oct4、CD34、p63在原始生殖细胞衍生肿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4例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Oct4、CD34、p63的表达。结果Oct4表达于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而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其他类型及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P<0·01)。CD34主要表达于卵黄囊瘤/内胚窦瘤,阳性率为81·3%,并且在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的不同组织学形态间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63主要表达于未成熟畸胎瘤,在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其他类型及正常卵巢组织中不表达(P<0·01)。结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分化水平最接近于生殖母细胞至胚泡阶段。卵黄囊瘤CD34的分化表型与其组织学形态结构相关。Oct4、p63可分别作为进一步鉴别无性细胞瘤和未成熟畸胎瘤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在卵黄囊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4例卵黄囊瘤及50例非卵黄囊瘤的生殖细胞肿瘤(15例成熟性畸胎瘤、11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精原细胞瘤、6例绒毛膜癌、5例无性细胞瘤、3例胚胎性癌)中HNF1β、甲胎蛋白(AF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相似文献   

4.
OCT4、CD117、CD30在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Teng LH  Lu DH  Xu QZ  Fu YJ  Yang H  He ZL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1):711-715
目的 研究OCT4、CD117、CD30在不同生殖细胞肿瘤类型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川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OCT4在63例生殖细胞肿瘤的表达情况,包括21例睾丸精原细胞瘤,7例卵巢无性细胞瘤,8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8例胚胎性癌,6例卯黄囊瘤,10例成熟性畸胎瘤,3例术成熟性畸胎瘤。25例非生殖细胞肿瘤的表达情况作为对照,包括8例颗粒细胞瘤,4例透明细胞癌,5例间质细胞瘤,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例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柃测CD117和CD30在所有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住100%的精原细胞瘤(21/21)、8/8的生殖细胞瘤、6/7的无性细胞瘤,以及7/8的胚胎性癌中阳性表达,定化于细胞核;仅在1例卵黄囊瘤和1例透明细胞癌中有弱阳性表达,其余生殖细胞肿瘤及非生殖细胞肿瘤中均为阴性。CD117在90.5%(19/21)的精原细胞瘤、7/8的生殖细胞瘤以及5/7的无性细胞瘤中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1例卵黄囊瘤的部分区域胞膜弱表达,在畸胎瘤中鳞状上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阳性表达,所有胚胎性癌中均是阴性。CD30在6/8的胚胎性癌中表达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只有1例生殖细胞瘤有弱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其余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中均是阴性表达;另外在1例卵黄囊瘤中有局灶的胞质内阳性表达,在畸胎瘤中均是阴性。结论OCT4是标记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的一种特异而敏感的指标;联合应用OCT4、CD117和CD30对于诊断和搭别诊断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伴有乳头状特征的卵巢透明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透明细胞癌(CCC)虽然占卵巢所有恶性肿瘤不到5%,但在妇科病理鉴别诊断中却占有相当比例。与卵巢CCC相关的鉴别诊断包括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特别是卵黄囊瘤和无性细胞瘤)、性索间质肿瘤(类固醇细胞瘤)和转移性肿瘤(Krukenbegr瘤和肾细胞癌)。卵巢CCC误诊为卵巢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L-LMP)尚未充分认识,作者分析了13例伴有明显乳头状特征的卵巢CCC,年龄39~65岁,平均53.8岁,所有病人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  相似文献   

6.
胚胎性癌包括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卵黄囊瘤,后两者是儿童常见的肿瘤。术前对瘤体性质的判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的治疗,随访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术前的认识,我们对105例胚胎性癌患儿在术前、术后进行了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988~1994年因肿块在我院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胚胎性癌105例,其中畸胎瘤59例(良性56例,恶性3例),卵黄囊瘤46例,年龄1天~12岁≤3月31例,~6月11例,~1岁20例,>1岁43例。 病儿在术前、术后2次以上检测血清AFP,AF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1α, HNF-1α)的表达及其在卵黄囊瘤与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卵黄囊瘤和51例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HNF-1α的表达;对比分析HNF-1α、AFP、GPC-3在卵黄囊瘤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HNF-1α在卵黄囊瘤的瘤细胞胞核弥漫阳性(60/63);在胚胎性癌(0/11)、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0/18)和绒毛膜癌(0/7)中均阴性;仅在畸胎瘤(肠型腺体4/15)中呈小灶阳性。卵黄囊瘤中HNF-1α、AFP、GPC-3的敏感性分别为95.24%、85.71%、84.13%,特异性分别为92.16%、94.12%、90.20%。结论 HNF-1α在卵黄囊瘤瘤细胞胞核表达广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鉴别卵黄囊瘤和其它生殖细胞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卵巢肿物表面光滑,切开囊实性,部分区域可见脂质及毛发,部分区域呈灰白、灰黄色。镜下除可见成熟性畸胎瘤成分外,还可见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等成分。免疫表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CK19、HBME-1、Galectin-3均阳性,CD56阴性;类癌成分CD56、CgA、Syn阳性。结论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类癌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9.
正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s,YST)又称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约占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20%,常发生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平均年龄19岁,40岁以上极为罕见。此瘤常发生于性腺部位(睾丸、卵巢),也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从卵黄囊迁移生殖嵴的中线径路上[1-2],发生在宫颈的卵黄囊瘤极为少见。我院2011年1月收治1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子宫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 STR)分型检测, 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年龄分别为35岁和29岁, 临床表现为反复阴道流血和急腹症症状。HE切片显示肿瘤中含有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层成分, 例1的未成熟成分表现为幼稚的间叶组织, 未见神经组织;例2见原始神经外胚层组织。2例均见卵黄囊瘤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SALL4、Glypican3阳性、CDX2局灶阳性、甲状腺转录因子1局灶阳性。STR检测结果显示例1肿瘤组织的遗传接合性为杂合性, 例2为纯合性。结论子宫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非常罕见, 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分析相互结合方可明确诊断, 手术切除及联合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子宫卵黄囊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本组分析3组子宫肿瘤的基础上,对具有卵黄囊瘤样表型的子宫内膜肿瘤进行多层面研究。第1组中有9例子宫内膜肿瘤被归类为卵黄囊瘤,或具有卵黄囊瘤成分,应用35个免疫组化标志物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免疫表型谱系;第2组中包括70例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分析SALL4、Glypican-3和AFP的表达,以评估这些标志物相对子宫内膜癌在卵黄囊瘤诊断中的特异性;第3组中包括626例子宫内膜癌/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卵巢成熟畸胎瘤腹腔下剔除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7月在我院行卵巢成熟畸胎瘤腹腔下剔除术32例,术中将标本袋置于患侧卵巢下方,用单极电钩在卵巢表面厚薄交界处,呈点状电凝该处,用小剪刀剪开,轻轻分离包膜与瘤体,如发生瘤体破裂时,立即吸除溢出囊外的脂肪.结果 术中瘤体破裂6例,取出瘤体后盆腔冲洗发现有6例有少量油滴,无毛发和块状脂肪.结论 术中操作轻柔,尽量避免瘤体破裂,切下的成熟畸胎瘤装入标本袋中,可减少肿瘤内容物对腹腔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生殖细胞肿瘤(primary mediastinal germ cell tumors,PMG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PMGCTs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分子改变及肿瘤生物学行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6例PMGCTs患者年龄9~48岁(平均29.1岁),以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76.8%,43/56)。青春期前患者3例,均为成熟性畸胎瘤。青春期后PMGCTs共53例,包括40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卵黄囊瘤、5例精原细胞瘤、4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3例恶性PMGCTs均为男性,27例女性患者均为良性畸胎瘤。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与性腺生殖细胞肿瘤一致。恶性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各成分均存在等臂12p,而成熟畸胎瘤不发生等臂12p。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术,恶性GCTs术后辅助化疗。无论是青春期前还是青春期后的成熟性畸胎瘤切净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10年)。青春期后PMGCTs(非成熟性畸胎瘤)均恶性,含卵黄囊瘤或胚胎癌成分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PMGCTs罕见,多为成熟性畸胎瘤,恶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后男性。FISH检测12p异常可以帮助诊断和指导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6例原发性卵巢类癌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发病年龄28~54岁,多以发现盆腔肿块就诊,B超示囊实性占位而入院治疗。查肿瘤指标CEA、CA199、CA125未见明显升高。肿瘤发生于卵巢左、右侧各3例。组织学类型:梁状型3例,甲状腺肿型2例,岛状型1例。卵巢类癌常合并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结论卵巢原发性类癌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预后良好。肿瘤转移虽少见但可晚期复发,故需长期随访。肿瘤体积较小时,需充分取材以避免漏诊。诊断时需与卵巢颗粒细胞瘤、Sertoli细胞瘤、恶性卵巢甲状腺肿、转移性类癌、卵巢甲状腺肿、Brenner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2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 826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对其中22例伴有体细胞恶变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2例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占同期1 826例卵巢畸胎瘤的1.2%。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56.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其中恶变位于左侧卵巢13例,右侧8例,双侧同时累及1例。畸胎瘤大体呈囊性19例,囊实性3例,其中双侧发生的1例左侧为实性、右侧为囊性。畸胎瘤最大径5.0~30.0 cm,平均12.4 cm;恶变成分最大径1.0~10.0 cm,平均3.7 cm。恶变成分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4例、类癌4例、腺癌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肉瘤样癌1例。临床分期:ⅠA期16例,ⅠB期1例,ⅡA期1例,ⅡB期4例。随访6例复发,2例死亡,其余截止随访时均存活。结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中伴有体细胞恶变的发生率低,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并表现为盆腔包块,恶变成分组织学上以鳞状细胞癌多见,Ⅰ期患者预后较好。临床与病理医师应重视成熟性畸胎瘤的全面检查及诊断,以防漏诊其中的恶变成分。  相似文献   

16.
<正>发生在女性生殖道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罕见,正确的分类尚不清楚。作者报道19例女性生殖道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和EWSR1基因重排情况。其中发生于卵巢者10例、子宫者8例及会阴者1例。患者年龄12~68岁,发生于卵巢和子宫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位年龄分别为20、51岁。1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中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包括9例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髓上皮瘤和1例胶质母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较一致。剩余4例原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未成熟畸胎瘤病理形态特征、生物学行为的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39例未成熟畸胎瘤临床资料,观察病理形态,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cyclinD1、p27、Ki-67标记及30例随访资料对预后判断进行分析。结果39例未成熟畸胎瘤中位于骶尾部12例、睾丸12例、腹膜后5例、卵巢4例、腹部4例、纵隔2例;病理分级1级16例、2级8例、3级15例。7例含灶状卵黄囊瘤结构(YST),用于病理诊断分级的未成熟神经上皮组织主要包括:原始神经管、未成熟的菊形团样结构、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原始神经外胚层样组织结构。cyclinD1在各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分别是3A、9例;p27过表达分别8、3、6例;Ki-67过表达分别是3A、13例。随访到30例,2例病理分级3级的病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含灶状YST;1例成熟畸胎瘤术后复发。结论cyclinD1、Ki-6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可作为预后的判断参考指标;p2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可进行肿瘤细胞的定性观察。儿童未成熟畸胎瘤的预后不同于成人,患者年龄小于1岁的骶尾部单纯性未成熟畸胎瘤,临床手术切除完整,病理分级在2级以下,不进行手术后化疗,但应密切随访;1岁以内的睾丸单纯性未成熟畸胎瘤,临床Ⅰ期,无论病理分级如何,不需要进行术后化疗,但应密切随访。儿童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病理分级2级以上,不论年龄,应手术后进行化疗。未成熟畸胎瘤伴有灶状YST结构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卵巢透明细胞癌(CCCs)是最常与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相混淆的卵巢表面上皮性肿瘤,尤其与卵黄囊瘤(YST)和无性细胞瘤较难鉴别。现已证实OTC3/4是无性细胞瘤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标记,但用于诊断YST的标记仍较有限。近年来有研究显示,一种表达于胎儿肝脏及肝细胞来源肿瘤的癌胚蛋白Glypican-3(GPC3)也表达于生殖细胞肿瘤,尤其是YST。为探讨GPC3能否用于鉴别YST与卵巢CCCs,作者收集了33例YST、42例CCCs、157例卵巢浆液性腺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7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卵黄囊瘤3例,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分别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另2例术后病检证实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再次行分期手术。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可见于妇科急腹症中,因此,急诊手术时对术前准备、手术切口选择及手术方式应有充分预见。  相似文献   

20.
成人睾丸卵黄囊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是向卵黄囊和尿膜囊分化的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在男性,卵黄囊瘤是青春期前儿童最常见的睾丸肿瘤,常为纯卵黄囊瘤,而在青春期后或成人常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单纯型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