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肠造口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回肠造口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回肠造口病例,结合文献评价回肠造口在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中作用.结果:本组29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灶Ⅰ期吻合,回肠造口,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2~3月内行回肠造口回纳术,回纳后无肠瘘发生,Ⅱ期手术时发生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愈合,29例均治愈.结论:回肠造口制作和回纳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在预防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手术吻合口瘘发生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末端回肠外置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末端回肠外置造口术防治吻合口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经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切除病灶一期吻合并加行末端回肠外置造口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2个月后二期手术回纳回肠造口,回纳前3例出现直肠吻合口狭窄,所有病人如期实施造口回纳,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末端回肠外置造口制作和回纳简单,手术并发症少,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尤其在高龄、全身情况较差、有伴发病、手术操作难度大等不利于低位吻合病人中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I期左半结肠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左侧结肠癌患者(A组),采取术中充分减压及肠道灌洗,急诊I期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对同期67例无急性梗阻的左侧结肠癌患者(B组)行限期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排便时间、切口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病例。A组术后平均住院8.9 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1 d,切口感染3例(10.0%),切口裂开1例(3.3%),吻合口瘘1例(3.3%),经对症治疗治愈。B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8 d,术后首次排气时间3.7 d,切口感染7例(10.4%),吻合口瘘2例(2.9%),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1例经回肠造口愈合后行造口还纳。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术中充分肠道减压及灌洗的基础上,I期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住的2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4例术前明确诊断者7例(29.1%)。行I期根治性手术20例(83.3%),I期肠吻合18例(75%)。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右半结肠癌实施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左侧结肠癌若病人全身情况允许,应在手术中行清洁灌肠,如梗阻近端肠管水肿不严重,血运良好,亦应争取行I期切除吻合。否则应行I期切除吻合近端肠管造口或I期切除,远端关闭,近端造口。可有效避免患者带癌生存时间及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I期切除吻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行急诊I期切除吻合术,术中充分肠道减压和结肠灌洗使肠道空虚、清洁、吻合口双层缝合.结果 无死亡病例,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5例,其中2例切口裂开,吻合口瘘2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I期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癌急性梗阻急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分析1997年7月~2002年7月间21例结肠癌急性梗阻行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2例,占57.1%;一期切除造瘘术7例,占33.3%,一期造瘘术2例,占9.5%。治愈19例,占90.5%,切口感染、造瘘口感染8例,占38.1%。无吻合口漏。死亡2例。结论:进行术中有效肠腔减压灌洗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采用Ⅰ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2月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18例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Ⅰ期切除吻合的方法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疗效可靠,术中肠道灌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探讨左侧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理想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回顾分析58例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均成功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除7例有切口不同程度液化感染外,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提示:对能耐受手术切除的左侧结肠癌并发梗阻,在必要的围手术期处理前提下,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避免了横结肠造口、二期手术、癌肿扩散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左半结肠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探讨合理的处理对策。方法:对38例患者行一期切除肠吻合术25例,Hartmann手术8例,永久性造瘘5例。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 3个月后行造瘘口回纳手术4例,余未回院行二次手术 由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1例术后死于中毒性休克。结论: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处理相对比较棘手,其合理的外科手术处理对策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华友  钟鸣  田衍  孙亮 《腹部外科》2010,23(1):36-3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经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伴梗阻13例,其中12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无吻合口漏发生,另1例癌肿不能切除行捷径手术;横结肠切除一期吻合2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其中2例乙状结肠癌伴梗阻行金属内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后3周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Hartmann手术5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4例。结论重视围手术的处理,根据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加横结肠洞式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至2009年收治左半结肠癌急性完全性梗阻27例的病例资料。结果本文报告27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完全梗阻,行急诊切除Ⅰ期吻合加横结肠洞式造瘘,效果满意,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其中2例因切口感染延至60天关闭瘘口,其余均在3周左右关闭瘘口。结论认为该术式适应征广,并发症少,避免二次进腹,缩短住院日期,达到根治效果,提高生存率,只要积极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妥当,本手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分析64例由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18例右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8例,一期切除加回肠-横结肠断端双腔造瘘5例,一期暂时性盲肠造瘘,二期根治性切除肿瘤2例,3例无法切除者,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7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盲肠造瘘4例,一期切除加结肠断端双腔造瘘6例,一期暂时性横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1例,1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横结肠造瘘;27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13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一期行暂时性乙状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3例,2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6例吻合口瘘中右半结肠癌1例,左半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造瘘1例,其余5例均为一期切除吻合者。 围手术期死亡4例。提示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肠管、肿瘤的局部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4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8例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的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示:48例中行一期切除吻合40例(83.3%);Hartmann手术1例;先行结肠造口,二期手术4例;肠捷径手术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1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无1例死亡。提示: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术中彻底的结肠减压及灌洗是保证一期切除吻合安全的前提,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住院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0例限期手术.其中17例行根治性手术一期肠吻合术,无肠漏以及腹腔感染发生;16例急诊手术.8例行肿物根治性切除一期肠吻合术,其中3例出现吻合口漏,且1例中毒性休克死亡;4例行肿物切除.结肠近端造口.其中发生腹腔感染2例.造口疝1例;3例因广泛转移和浸润而行肿物姑息切除.结肠近端造瘘。结论:对于结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术前尽快明确诊断、缓解梗阻、改善全身状态,争取行Ⅰ期手术。姑息性切除仍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体会(附6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62例62岁以上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病例的治情况,62例患者除了具有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行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24例,左半结肠肿瘤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18例,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肿瘤Ⅰ期切除双简造瘘11例,Hartmanns手术4例,梗阻近端造瘘Ⅱ期切除吻合1例,乙状结肠永久性造瘘2例,捷径手术2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3.5%(58/62),切口感染9例,脑出血1例,死亡1例,全组无吻合口瘘。结论: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术在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中是合理安全的,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样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Ⅰ期切除吻合治疗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孙安仁  刘平 《腹部外科》2002,15(1):27-28
目的 总结I期切除吻合治疗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经手术治疗的 78例结肠癌急性梗阻病例中 ,就其中行Ⅰ期切除吻合的4 9例 (左半结肠 33例、6 7.3% )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加强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病例及手术时机 ,术中彻底而无污染的肠减压及结肠灌洗 ,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4 9例均治愈出院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1例、腹腔感染 3例。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完善围手术期各项处理是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结肠癌急性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来的结肠癌梗阻46例治疗经验。结果:左半结肠癌32例,右半结肠癌14例,全部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均无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率为10.87%,围手术期死亡3例(6.52%)。死因为ARDS、多器官衰竭(MOF)。结论:结肠癌急性梗阻在积极术前准备的同时,应尽早切除肿瘤、解除梗阻。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近端结肠造口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急诊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统计我院1994年5月至1999年5月38例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其中29例做术中活力 碘盐水灌洗后I期吻合,无一例发生术后吻合口漏,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者73岁,平均年龄43.3 岁,40岁至60岁者24例。二、梗阻部位:横结肠癌3例,降结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11例,直肠癌10例。三、治疗及结果:38例均急诊手术,29例术中用0.025%温活力碘盐水灌洗后做Ⅰ期吻合,7 例做结肠造瘘,1例做末段回肠造瘘.左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结肠灌洗术后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于2005年4月至2011年5月行全结肠灌洗术后I期切除吻合治疗25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或腹腔感染,全组无手术死亡,10~15 d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全结肠灌洗术后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梗阻可使患者免去分期手术、多次手术的痛苦;只要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全结肠灌洗术后I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梗阻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左侧结肠梗阻传统的处理办法是分三期手术,即Ⅰ期减压,Ⅱ期切除和吻合,Ⅲ期关闭结肠造口。作者报告49例左侧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的经验。 49例分为二组。Ⅰ组31例,平均年龄73岁(50~88岁),作根治性次全/全结肠切除,回肠降结肠吻合16例,回肠乙状结肠吻合10例,回肠直肠吻合5例,均未作回肠造口。Ⅱ组18例,平均年龄65岁(50~82岁),作根治性结肠节段切除,3例术中作结肠灌洗后Ⅰ期吻合(未作结肠造口),15例分期手术(14例为Hartmann手术,1例为Paul-Mikulicz手术)。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