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娅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89-190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疾病的20%。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病死率的2倍。本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SAH70例,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主要护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常规治疗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损害及理化因素导致的炎症是致死和致残主要的原因.辛伐他汀除降血脂外,还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能抑制炎症.本研究就是观察辛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并观察治疗前后脑脊液NO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已有报告脑脊液(CSF)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2例经头颅CT确诊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脑脊液置换术及常规治疗,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死亡率下降。结论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对照组运用一般内科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对照组间疗效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有10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治疗效果不佳,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中有5例治愈,8例好转,15例治疗效果不佳,2例死亡。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可靠、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济良 《华西医学》2009,(2):272-273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79例为治疗组及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上差异均有显著。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的头痛症状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rae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临床上通常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及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由于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如由于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而流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的种类和方法均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SAH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继续再出血,防治血管痉挛及正常压力脑积水,去除病因防止复发。我科于2004年5月~2007年1月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脑血管痉挛,蛛网膜粘连,交通性脑积水,死亡率明显下降,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于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根据CT扫描进行改良Fisher分级,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血管痉挛,观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本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0%,随着入院后伤病情逐渐加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随着改良Fisher分级的增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诊断经验,提高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30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征象。结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为脑沟、脑裂和脑池铸型高密度影、条带状影,或局部脑沟、脑池不对称性密度增高。结论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位、定性准确,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不同时期,犬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内皮细胞衍生性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和内皮细胞衍生性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2004—10在武汉总医院实验中心完成,取普通级成年健康家犬2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2~22kg,平均15kg。采用二次注血法建立犬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完全随机分组,引流组10只,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14d,每日引流100mL左右;腰穿组10只,即对照组,1次/d腰穿,抽取脑脊液8~10mL。测定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前后不同时期,脑脊液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观察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浓度动态变化,同时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犬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不同时期脑动脉血液流速,根据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判断和评价脑血管痉挛程度。结果:①脑脊液中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的变化:犬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均有明显增高,第7天达到高峰,且腰穿组较引流组升高明显[(57.95&;#177;17.95),(34.15&;#177;7.19)ng/L,t=6.108,P〈0.01];②脑脊液中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出血后第3,7,10天两组脑脊液中一氧化氮浓度均下降,腰穿组较引流组下降明显[(1.20&;#177;0.25,1.20&;#177;0.25);(2.29&;#177;1.43,1.02&;#177;0.29);(3.26&;#177;1.43,0.88&;#177;0.28)μmol/L:t=15.624,P〈0.01]。③两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腰穿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7,10天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比出血前和出血后3d明显增高[(39.67&;#177;14.76),(38.97&;#177;9.76),(10.97&;#177;4.85),(18.68&;#177;13.55)cm/s,t=8.231,P〈0.01],引流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7天基底动脉平均流速与出血前和出血后第3天比较无明显增高[(15.15&;#177;4.83),(13.59&;#177;4.64),(10.89&;#177;3.67)cm/s,t=1.879,P〉0.051;基底动脉出现平均流速〉40cm/s的重度脑血管痉挛时,脑血流出现涡流或湍流。④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变化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呈正相关(r=0.95),一氧化氮浓度变化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呈负相关(r=-0.97)。结论: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内皮素与一氧化氮平衡破坏是引起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关键因素之一。②引流组犬的脑血管痉挛程度较轻,而腰穿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较重,原因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加速了内皮素和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氧合血红蛋白的排出,缩短了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降低了脑血管痉挛的程度,证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第31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辨认和转送注意事项田明婷10005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颅内动脉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外伤性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前者由颅脑外伤引起,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发病率为(5~20)/10万,死亡率为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死亡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死亡率的2倍。  相似文献   

19.
陈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3):8189-8190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5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罕见,易误诊为多种内科疾病。疑诊患者应积极行腰穿检查,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4例,出血部位仅限于中脑周围脑池的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明显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远期生活质量较高。结论正确认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