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术后出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甲医院328例手术患者出院1周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手术后出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43.6%的患者并未寻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帮助。其主要原因为:39.0%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水平;29.3%不了解社区卫生服务;9.8%社区不能提供所需的服务。文化程度越高、曾经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有意愿建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网络的患者也更容易寻求社区的帮助(P〈0.05)。结论出院后社区卫生利用率不高。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医疗的参与度,对促进患者康复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期肿瘤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94名社区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多项肿瘤随访服务内容的需求率大于接受率;患者常见的外出就医地点为二、三级医院门诊,接受的医疗服务主要是中医和对症治疗;虽然70.21%的患者对家庭病床存在需求,但只有37.23%的患者知晓家庭病床,且仅6.38%的患者使用过家庭病床;“就医连续性”和”交通方便”程度是患者就医地点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较高,但对社区层面的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却极低。应从社区肿瘤随访、肿瘤门诊、家庭病床以及与对口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入手,优化社区晚期肿瘤患者卫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康复服务是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立足于疾病急性期的早期康复介入,与相关临床专科互相配合,提供及时有效、高水平的康复治疗并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康复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提供专科化、专业化的康复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主。建立及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双向转诊途径、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是实现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关  相似文献   

4.
钱巍  张传汉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39-1141
德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密集的院前急救网络,高效率是其急救医疗服务的最大特点。德国院前急救服务是以医生赶往事发地点提供专业救治为主导、并有辅助急救人员及大众参与的全国性服务,消防队以及社会团体,如汽车俱乐部(der Allgemeine Deutsche Automobilclub,ADAC)在德国院前急救系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德国院前急救服务的组织管理、空中急救以及德国院前急救的研究的基本情况,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尊严死教育对ICU临终患者的疏导作用及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126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积极救治的医疗服务模式;试验组采取临终关怀尊严死医疗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放弃治疗情况以及家属对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59例患者选择放弃治疗,对照组仅有27例患者选择放弃治疗,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尊严死教育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家属的负担,还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模式逐步向人文化发展,医院与患者之间关系的主体地位逐渐向患者倾斜,医护人员不再占主导地位,医患共同参与医疗过程,倾向于形成平等的交互式关系。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医疗和护理服务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1],医疗服务机构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使中国医疗行业认同医疗服务市场的存在[2]。因此,医疗服务定位于服务贸易,不仅要求医院提供好的医疗,同时也要求提供贴心的服务,市场竞争使医院认识到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其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示范病房变革护理模式后护理量测试和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在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基础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影响着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影响着医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在延续护理服务内容上,前列腺癌患者对术后切口护理(96.9%)、术后并发症预防(93.8%)、活动锻炼(96.9%)、出院后复诊及预约(91.7%)、后续治疗(96.9%)、复发及预后信息咨询(96.9%)的服务内容有较高的需求;在延续护理服务方式上,99.0%患者选择医院专科门诊随访,81.3%患者选择电话、短信、网络咨询疾病的康复知识,仅有8.3%患者选择到社区医疗服务部门复诊。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有较多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疾病及需求提供针对性延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武汉市老年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及满意度,为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住院老年患者148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住院患者对健康指导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较高,对自尊需求最低;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排序基本一致。结论医院应该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主动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家庭病床与住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背景家庭病床(Hospital at home)这一概念最早于1961年提出,通常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由医护专业人员为需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主动的居家医疗服务。随着对急性住院床位需求的增加,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等许多国家都已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但是,不同国家对家庭病床服务的界定各不相同。例如:英国的家庭病床服务主张由家庭护士向个人提供照护为主的服务;在北美地区,家庭病床主要提供静脉药物注射、输血等技术性服务。由于服务形式多种多样,系统评价根据患者来源,将家庭病床分为患者提前出院后居家治疗(包括老年患者和择期手术者)、居家治疗和临终照护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静  张会芝王群 《现代护理》2005,11(21):1837-1838
随着医疗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在寻求竞争优势,改变发展战略,转变服务理念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便被提到了医院管理的重要日程上来。人性化服务是医院在给患者治疗、护理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把患者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的人,最大限度满足疾病以外的要求[1]。人性化护理行为的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和重视;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不应只是简单的接待患者和机械的操作,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真正了解临床情景,体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现状,并分析探索人口社会学、经济、医疗保障、认知因素对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服务治疗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国内2家提供康复治疗服务的综合医疗机构,对正在接受康复治疗服务的22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9.1%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住院时接受过早期康复治疗;不同居住地、医疗保险类型、费用支付方式、收入来源的患者,以及对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方式有不同认识的患者,在脑卒中发作急性住院期是否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有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模式有待改善;经济收入、医疗保障和认知态度因素是影响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移动医疗运用移动智能设备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基于移动医疗的健康教育为鼻咽癌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功能锻炼宣教、在线互动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升了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等。本文对基于移动医疗的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开展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出院后,由专门机构为患者提供技术性护理保健以及医疗支持等服务,以保证出院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期中得到连续的专业卫生保健服务,促进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为病人建立个性化档案,对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医院忠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诊疗护理程序给予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患者首次入院时由护士在护士站输入患者个人信息并与住院处相关联,患者再次人院时,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个性化信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从护理服务满意度、归属感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医护缺陷发生情况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缺陷发生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病人个性化档案的建立,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归属感,缩短了医务人员接诊时间,降低了医疗纠纷,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紧密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年在质量、服务、安全、费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根据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员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信息交互终端,为患者提供实时医疗费用清单、医疗计划安排、医疗导航、订餐服务以及各种常规服务,为医务人员提供常规体检数据录入,实现病房的无纸化作业;使用RFID卡作为患者和医生的身份认证;同时通过Internet为患者家属提供一定权限的信息查询功能,进一步解放护士医生,让他们专注于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患者和医院的互信度,拉近医院、医护人员、患者三者的距离,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提高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患者参与治疗决策问卷,对378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9.8%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实际程度高,80.2%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低;参与态度积极的患者占67.7%,参与态度消极占3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诊断知情(B=0.974,P=0.000)、对医疗服务满意度(B=0.650,P=0.000)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医疗付费方式(B=1.396,P=0.001)、治疗方式(B=0.815,P=0.003)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参与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中参与态度较积极,但参与治疗决策的实际程度较低;疾病诊断知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较高的患者,其参与治疗决策的实际程度较高;医保患者的参与态度比自费患者较积极,介入治疗患者的参与态度比手术治疗患者较积极。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参与意愿,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实际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了解、分析患者满意度和服务需求,提出医疗服务改进措施及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结果: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知高于期望。同时,显示患者在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中,对保证性的评价最高(4.75),对有形性和移情性的评价最低(4.68);患者在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中,对保证性的期望最高(4.73),对移情性的期望最低(4.67);不同年龄层的住院患者,年龄越小,在医疗服务质量可靠性方面,期望值与实际感受值之间的差距越大。结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住院患者满意度分析与改善的应用是可行的,为医院管理者在解决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时提供一个可靠的理论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参与手术治疗决策的现状,为提供良好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患者参与手术治疗决策情况调查问卷对190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符合率及Kappa值一致性评价分析实际情况与患者期望情况之间的一致程度。患者实际参与手术决策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患者手术治疗决策过程中,46.8%(89/190)期望被动型,41%(78/190)期望合作型,12.1%(8/113)期望主动型;期望与实际符合率为57.9%。付费方式中自费、年龄≤50岁、文化程度高是主动型参与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期望参与医疗决策的方式,重视与患者本人的沟通,满足他们参与决策的意愿,推动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决策,从而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社区早期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6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每位患者训练结束后的第1、3、6个月时进行重新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时间段康复情况的变化水平。结果 64例脑卒中患者1个月后逐渐提高康复水平,3个月后康复结果最明显,6个月后康复水平逐渐下降。结论社区医疗服务通过早期干预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给老年患者带来安全、方便、经济、优质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