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位膀胱排尿功能训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膀胱全切除后采用回、盲肠管重建膀胱与尿道吻合,由外扩约肌控制,利用腹压通过原尿道排尿的尿流不改道手术,可以避免bricke术式因腹壁造瘘需佩带腰侧尿袋及可控膀胱术腹壁造瘘需反复自行导尿的不便。正位膀胱是最接近原膀胱的膀胱替代法。但由于新建的膀胱失去了正常的排尿生理反射,故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对手术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应用膀胱镜对B超提示有膀胱占位性病变的103例进行检查。发现96例有阳性病变,其中膀胱肿瘤74例,慢性膀胱炎和腺性膀胱炎17例,膀胱结核2例,前列腺中叶增生突出膀胱3例,有7例检查未发现异常。认为膀胱镜检查可清晰见到膀胱病变部位,并能取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对鉴别膀胱内占位性病变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膀胱切除及回肠膀胱术是泌尿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在腹腔镜下操作亦较困难。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为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对先天性及继发性膀胱憩室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24例膀胱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路造影、膀胱造影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尽管先天性膀胱憩室和各种继发性膀胱憩室形成机制不尽相同,但均与膀胱内压持续增加有关;先天性膀胱憩室在膀胱造影检查中可表现“兔耳”、“蘑菇”及“双膀胱”征等特异性征象,继发性膀胱憩室分为肌肉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和神经源性两大主因导致,膀胱造影多表现膀胱轮廓粗糙,呈“塔形”改变。结论尿路造影和膀胱造影是诊断膀胱憩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处理膀胱术后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膀胱术后痉挛的有效、方便方法。方法采用阿托品、心痛定和异搏定三种药物经不同的途径给药治疗膀胱术后痉挛。结果舌下含化心痛定和肌注阿托品治疗膀胱术后痉挛优于异搏定膀胱冲洗(P〈0.05),而肌注阿托品和舌下含化心痛定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舌下心化痛定是治疗膀胱术后痉挛的一种有效、方便方法,同时钙拮抗剂的用药途径不同,治疗的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9例,均为男性,年龄40~64岁,平均55岁。尿路上皮癌8例,按WHO分级标准,Ⅱ级5例,Ⅲ级3例;腺鳞癌1例。肿瘤多发6例,均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最大径1.5~11.0cm。TNM临床分期:T2N0M07例,T3N0M01例,T4N1M01例。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输血5例,输血量400~600ml。病理分期:T2aN0M05例,T2bN0M01例,T4aN0M02例,T4N2M01例。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4个月。7例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2例术后2年死亡(1例腺鳞癌者死于全身转移,1例死于意外事故)。所有病例白天控尿均良好,夜间控尿良好5例,剩余尿量0~50ml。1例术后出现上尿路扩张积液、肾功能不全,为两侧输尿管末端粘连所致,经内镜下粘连松解后积液消退,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年龄〈50岁者,术后6个月有阴茎勃起,服用西地那非片可完成性活动。结论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术后5年内用吡柔比星30mg定期行膀胱灌注。结果:86例患者随访2~5年,复发13例,3年内总复发率为13.8%。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膀胱是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一种慢性并发症。该病易导致顽固性泌尿系感染而加重病情,最终能导致肾脏功能衰竭,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搜集我科近5年间35例糖尿病膀胱病人,在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膀胱灌洗治疗的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11.
去结肠带可控性膀胱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本文报告5例因膀胱癌行可控性膀胱成形术的护理体会。我们认为,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以及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等以改善全身状况;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各种引流管固定通畅情况,预防肺部并发症,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等多方面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尿流改道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优越性。方法自2005年2月至今共为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膀胱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男2例、女1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4.8岁;1例行bricker术,2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50min(360~540min),其中腹腔镜下平均操作时间为240min(190—320min),平均出血量620ml(450—900ml),术后无尿漏、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10d左右出院,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新膀胱阴道瘘。术后2个月复查IVU均无上尿路积水情况。结论腹腔镜下膀胱肿瘤根治性切除术视野清楚,对深部血管,神经的处理更加精细,可以有效避免尿道括约肌,血管神经束的损伤,术中出血减少;对于行原位新膀胱手术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玮  杨帆 《现代护理》2006,12(2):146-147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及指导术后新膀胱控尿训练的技巧。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20例,年龄42~77岁,平均6l岁,均为男性。行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住回肠新膀胱术均获成功。术前护理着重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在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注重新膀胱的功能训练。结果20例手术患者术后4~6周内均恢复控尿。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术后3例患者漏尿,5~12d缓解。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正住回肠新膀胱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注重新膀胱的控尿训练以及精心护理以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可追溯到 20世纪 70年代, 1976年 Corlesi将腹腔镜用于腹内隐睾和性别难辨病人的诊断. 1991年 Clayman[1]报道应用腹腔镜行肾切除术, 1992年 Morgan[2]等首次报道了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同年 Higashihara[3]等报道了肾上腺摘除术.此后腹腔镜手术有了飞速发展,就开展手术的范围而言,现已涉及到泌尿及男性生殖外科的方方面面.现就腹腔镜在膀胱、前列腺外科的应用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膀胱全切除后采用回、盲肠管重建膀胱与尿道吻合,由外扩约肌控制,利用腹压通过原尿道排尿的尿流不改道手术,可以避免bricke术式因腹壁造瘘需佩带腰侧尿袋及可控膀胱术腹壁造瘘需反复自行导尿的不便。正位膀胱是最接近原膀胱的膀胱替代法,但由于新建的膀胱失去了正常的排尿生理反射,故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对手术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联合吉西他滨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膀胱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年生存率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卡氏评分(KP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膀胱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采用5点穿刺经腹入路,先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继而体外构建回肠新膀胱,最后腹腔镜下行新膀胱尿道吻合,实施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新膀胱术5例。皆为男性,平均年龄67岁。结果手术时间420~600min,平均480min,术中失血量350~800ml,平均400ml。术后淋巴结及手术切缘均阴性。随访3~24个月,除1例有轻度夜间尿失禁外,其余患者均昼夜控尿良好。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200~350ml,平均27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1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可控膀胱术多管道的护理510510解放军第157中心医院魏革可控膀胱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开展起来的一种永久性尿流改道手术。由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远期效果好,已为人们接受。此手术是在泌尿和消化二个腔道系统进行,创伤大、术中放置各种引流管道多,管道护理的质...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术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肿瘤治疗学的进展,目前临床上通过导尿管行膀胱内注入化疗药物,可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提高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是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并分布于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阻止DNA的复制与转录,使癌细胞不能增殖,从而使癌细胞死亡。本院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29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定期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经随访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术的应用。方法2003年5月~2004年5月,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术5例,均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前列腺切除。尿流改道采用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全膀胱切除术视野清晰、安全、微创,有开展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