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DVT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评估、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症状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机械性预防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提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DVT的发生机制及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监督指导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准确及时发现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护理等,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 对3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预防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在实施预防护理过程中,37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有1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预防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麻醉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硬膜外麻醉组、全麻组:术后4~7d内通过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有4例发生DVT,未见症状性DVT和肺栓塞(PE)患者。全麻组有11例发生DVT,有2例症状性DVT,未见症状性PE患者。结论:硬膜外麻醉能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是全髋关节置换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取包括评估高危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位和饮食护理、机械方式预防、健康教育等集束化护理策略。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DVT。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预在围手术期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4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术前评估宣教、术中仔细操作、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预防DVT的发生.结果:进本组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男29例,女19例,年龄54 ~ 88岁,平均年龄64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股骨颈或股骨头骨折36例.术后并发DVT 3例,男性2例,女性1例,惠肢出现肿胀、疼痛及腓肠肌压痛,经B超检查确诊为DVT,给予抬高患肢并制动,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未遗留后遗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韦丽琴 《中国科学美容》2011,(16):118-118,128
目的探讨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25例老年股骨头坏死与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合并有内科疾病的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使血压、血糖接近正常范围内,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5例患者未发生DVT(91.67%),5例出现轻度DVT(8.33%)。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指血液征下肢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它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总结220例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强调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观察与护理、应用药物及机械预防方法、关节被动活动等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手术效果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照组术中仅对侧下肢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侧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423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25例、实验组2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实验组制定个案追踪图和护理质量管理追踪事项与评分标准进行追踪干预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总分97.76±3.25,得分率为97.76%;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用于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9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全血黏度水平,并统计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术前2组全血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全血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