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经验。方法:检索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库共享平台提供的吕仁和教授肾络微型癥瘕证治疗慢性肾脏病安全性和有效性队列研究病例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频数、频率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吕仁和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核心药物及常用药对、药物组合规律,探究肾络癥瘕辨证方法的实质。结果:共纳入233首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87味,丹参、猪苓、甘草、川牛膝、黄芪、当归为常用药物;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解表药较为常用;狗脊、川续断、杜仲、牛膝及荆芥、防风、蝉蜕、栀子为常用药物组合;当归配伍黄芪,川续断配伍狗脊、川牛膝、杜仲为核心药对及药组。结论:肾络癥瘕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肾本虚是癥瘕形成的基础,培补肾元贯穿始终,同时配合清热、活血化瘀、祛风解表等药物以消除癥瘕,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吕仁和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医案处方,总结吕仁和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用药规律。方法: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对177份处方进行分析。结果:177份处方中,共涉及单味药物124味;用药频率靠前的依次为丹参(98.39%)、猪苓(76.61%)、川芎(65.32%),常用剂量分别为20~60 g、20~30 g、10~15 g;将药物归类后依据用药频率排序,依次为补虚药(22.95%)、清热药(16.39%)、活血化瘀药(14.75%);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对常用药物组合,依置信度排序依次为当归-黄芪、牡丹皮-赤芍、茵陈-栀子、威灵仙-土茯苓、川芎-丹参。结论:吕仁和教授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常用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重视高尿酸血症虚损、内热、血瘀病机,并采用针对性药物配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慢性肾脏疾病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常用药物为冬虫夏草、丹参、川芎、黄芪、附子、红花、牡蛎、蒲公英、大黄、茯苓等,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大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最常用药物为当归、白术、茯苓、益母草、雷公藤、黄芪、人参、三七、水蛭、地龙、丹参、川芎、红花,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人参、三七,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最常用药物为连翘、赤小豆、麻黄、泽泻、雷公藤、大黄、丹参、白术、茯苓、白茅根、益母草、山药、党参、当归、黄芪,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和益母草。结论: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既有明显不同也有共同的中药药对,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吕仁和教授及其传承团队治疗糖尿病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吕仁和教授及其传承团队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及其传承团队成员赵进喜教授、王世东教授门诊糖尿病患者病案,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对3位专家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结果分别纳入吕仁和、赵进喜、王世东糖尿病门诊首诊处方206、200、121份,通过处方分析,得出3位专家治疗糖尿病的高频中药及其功效分类和药物配伍。结论基于对糖尿病"热伤气阴""血气逆留"病机的共识,传承团队主要治法一致,用药相似并各有特色。其中吕仁和以补虚、清热、活血为基本治法,善用丹参、牡丹皮、赤芍组合,赵进喜注重益气、活血、养阴,王世东注重益气、活血、理气、解郁。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8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晋峰 《陕西中医》2003,24(10):888-888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大黄、牡蛎、蒲公英、益母草、丹参 )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82例。结果 :总有效率 84.2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通腑泄浊排毒 ,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方法对文献报道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经验方进行分析,研究药味组成和配伍规律。方法文献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的中国知网等5个文献数据库,通过统一的检索式,双人筛选并录入信息,以SPSS clementine12.0对清洗后的数据行频数统计、GRI关联规则算法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4篇,方剂137首,涉及药物154味。通过频数分析筛选常用药32味,出现频率最高药味依次为生黄芪、丹参和生地黄。关系网络模型得出治疗的主药,生黄芪、丹参、生地黄、山药、川芎及山茱萸,相互间存在强关联性。关联规则得出药物配伍规律22条。结论应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系统总结了目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方的药物组成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丹参粉针剂治疗慢性肾衰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慢性肾衰(CRF)的疗效。方法:22例CRF患者给予丹参粉针剂,每日0.8g静点,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4周后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丹参粉针剂通过抗凝、改善肾内微循环,增加肾血流作用治疗CRF,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药物及其组合关系。方法:采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人工降噪后,挖掘中西药系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结果:丹参、黄芪、柴胡、虎杖、甘草、苦参、天冬、茵陈、栀子是中医复方配伍治疗乙肝的核心药物;干扰素和丹参注射液分别是治疗乙肝的最常用西药和中成药;干扰素、拉米夫定、胸腺肽、谷胱甘肽、维生素C等常与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益肝灵、护肝片、肝苏颗粒等常与拉米夫定联合使用。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梗死中药复方专利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以期对临床治疗脑梗死用药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帮助。方法:收集整理1985年9月-2017年12月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脑梗死的155项中药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 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熵方法分析等技术挖掘中药专利方剂用药规律。结果:提取出治疗脑梗死的155项中药专利中,最常用的单味药有川芎(75次,48.39%)等;最常见的对药有川芎-丹参(44次,28.39%)等;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常见药物组合有丹参,水蛭→川芎(置信度0.846)等;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丹参、川芎、黄芪等;通过熵方法提取出新方组合有沉香、银杏、壮筋草、延胡索、樟脑等。结论:脑梗死中药复方专利配伍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配伍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对近20年关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期刊文献中关键点的采集及结构化加工,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中成药和方剂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有丹参、红参、人参,与心血管疾病治疗关联度较高的中药配伍有丹参-檀香、附子-红参、水蛭-赤芍-全蝎,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黄芪-三七,治疗冠心病心肾阴虚证常用麦冬-五味子,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常用丹参-三七。结论: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探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配伍规律,可为中药复方的研发或处方优化提供参考,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RF2期)和肾功能衰竭早期(CRF3期)病例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3例。治疗组用丹参冻干粉针,对照组采用药用碳,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显效率26%;对照组总有效率58%,显效率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肾能衰竭重在及早治疗,丹参冻干粉针在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龚丽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龚丽娟教授治疗CRF的临床病例,采用频数统计、复杂网络等方法,统计治疗CRF的常用药物、药物性味、归经、分类、功效,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复杂网络,分析龚丽娟教授治疗CRF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纳入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分期治疗糖尿病的医案处方,探索吕仁和教授运用脾胃经中药分期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吕仁和教授门诊糖尿病处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285份病历处方,其中脾瘅期6份、消渴期70份、消瘅期209份;频数分析得到各期脾胃经中药频次前5位分别为:脾瘅期:黄芩、生甘草、茵陈、黄芪、白芍;消渴期:生甘草、白芍、枳壳、枳实、知母;消瘅期:太子参、枳实、生甘草、黄芪、当归。对消渴期和消瘅期高频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消渴期、消瘅期各得到6组脾胃经中药组合;通过聚类分析,消渴期得到脾胃经中药聚类4类,消瘅期得到5类。结论:吕仁和教授分期治疗糖尿病,注重恢复脾胃和降运化功能,采取调补之法,不同分期脾胃经中药选择及配伍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史大卓教授辨治介入后冠心病的遣方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利用关联规则分析,采用WEKA实现的Apriori算法(即Agrawal研究提出的算法),进行中药组方配伍的关联规则知识发现。结果:史教授辨治介入后冠心病常用的中药配伍有:莪术配丹参、赤芍配丹参、黄连配丹参、莪术配赤芍、川芎配丹参、生黄芪配丹参、莪术配川芎;常用的多个药物配伍(药组)有:川芎、莪术、赤芍、丹参,莪术、赤芍、丹参,川芎、黄连、赤芍、丹参,莪术、川芎、丹参,莪术、川芎、赤芍,赤芍、生黄芪、川芎、丹参,黄连、丹参、赤芍,赤芍、川芎、丹参,黄连、川芎、丹参等。结论:史教授治疗介入后冠心病常用的重要组方配伍为丹参、赤芍、黄连、川芎、生黄芪,体现了他临床善用益气、活血、解毒的遣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我院中医肾病科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从我院五级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中医肾病科开具的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中药处方,根据关联规则统计出使用频次较高的常用药物组合及关联性较强的药物组合。结果处方中共用到中药饮片251味,描述性分析显示槲寄生、当归、制黄精、党参、黄芪、盐杜仲、生丹参、地肤子、六月雪、酒制大黄、赤芍、葛根、白茯苓、生白芍、生山药、猪苓使用频率较高,且关联性也较强。对核心药物进行分析,得到关联性较强的二项药物配伍有3组,三项药物配伍有2组,四项药物配伍有2组,五项药物配伍有12组。进一步提升置信度过滤出核心药物组合6个。结论我院中医肾病科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的防治采用补气益血、补肾泄浊、凉血化瘀、健脾养肝、升阳化湿之法,谨遵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研究得出的配伍规律及核心药物,可为临床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提供更多思路。同时也为临床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开展组方量效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祛瘀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筛选出以补肾化痰祛瘀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按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整理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其方药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以补肾化痰祛瘀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的38个方剂中,涉及92味中药。使用频次前十位的中药分别是石菖蒲、制何首乌、丹参、川芎、远志、益智仁、熟地、黄芪、人参、淫羊藿,使用频次前五位的药对分别是制何首乌-石菖蒲、川芎-石菖蒲、丹参-石菖蒲、益智仁-石菖蒲、黄芪-石菖蒲,常用配伍组合为制何首乌-川芎-石菖蒲、川芎-黄芪-石菖蒲、丹参-益智仁-石菖蒲、川芎-丹参-石菖蒲、制何首乌-丹参-石菖蒲。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补肾化痰祛瘀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十年生物医学期刊有关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文献的处方录入,对其用药进行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中医治疗免疫性不孕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赤芍、甘草、菟丝子、丹参、山药、黄芪、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牡丹皮、女贞子、桃仁、生地黄等为常用药物。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治疗本病常见的处方配伍规律。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中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用药处方规律,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用药,处方配伍规律可以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张振家  石丽霞  裴影 《中药材》2002,25(8):608-609
目的:介绍尿毒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尿毒康口服液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CRF诊断标准的433例病人通过口服尿毒康口服液,1日2次,每次20 ml,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临床症状改变及部分生化指标的比较。结果:尿毒康口服液对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及皮痒、浮肿、高血压等并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改善血中肌酐、尿素的含量,使血红蛋白(Hb)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呈上升趋势,并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结论:尿毒康口服液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展,减少并发症,使病人带病延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有效病例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中西医结合治疗UA的有效病例156例为基础,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中医药治疗UA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通过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和互信息分析,UA症状改善病例的核心用药主要有川芎、赤芍、党参、半夏、茯苓、当归,常用核心药物配伍有川芎与赤芍、当归与川芎、党参与川芎、川芎与半夏、白术与茯苓、薤白与半夏,针对不同主症用药配伍略有不同。结论本研究运用复杂网络探索挖掘了中医药治疗UA有效病例的用药配伍规律,其核心用药主要包括活血药、益气药和化瘀药,可作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