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建立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的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采用摘除或不摘除睾丸大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雄性激素或加促性腺激素,28 d后,处死大鼠摘取双侧前列腺称重,比较不同条件对前列腺的影响.结果显示丙酸睾丸酮50mg/kg,给药28 d为最佳造模条件.结论:该前列腺增生模型简便、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丹参酮的性激素样活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用从中药丹参提取的丹参酮治疗痤疮取得了疗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等较满意的效果.痤疮的主要病因是受雄性激素影响的皮脂腺增生和分泌过盛.雌激素可减轻痤疮症状.据此,作者研究了丹参酮治疗痤疮的药理作用。用子宫重量法和阴道涂片法均证明丹参酮有较温和的雌激素活性;用精囊和前列腺重量法证明丹参酮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而递增。 40~ 49岁仅占 1 0 % ,60~ 70岁可高达 85 % [1 ] ,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在一些高危病人 ,不能耐受手术或为配合手术治疗 ,常需应用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药物很多 ,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1 性激素类药物1 1 雄性激素疗法  1 935~ 1 945年很多人曾推荐应用雄性激素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Meullner等指出雄性激素的主要作用为增加膀胱肌肉的张力 ,减少前列腺局部的充血 ,增进残余尿的排出 ,药物有丙酸睾丸酮 2 5mg肌注 ,每…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对前列腺增生组织雌激素受体(ER)、结蛋白(Desmin)、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对增生成份进行定量比较和临床治疗意义分析。1材料与方法 选用1996年~1999年大连铁路医院手术切除经病理  相似文献   

5.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究其原因,除了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前列腺位于骨盆底部,药物不易到达),前列腺的PH值(前列腺液的PH值呈碱性,抗菌药物在碱性环境中作用降低)和前列腺外有一层脂质膜(这层脂质膜会影响前列腺对非脂溶性药物使用中药物的吸收)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患者自身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使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但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直达患处(中药成份一般不会受到前列腺液PH值等因素的影响),还能间接地调养患者的体质,从根本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6.
性别因素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和病毒复制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过程。性甾体激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清除病毒的免疫反应可能下调雄性激素和上调雌性激素。性甾体激素可能通过雄性激素受体介导调节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喜可多(Cyoctol)是美国加州生物技术公司最近研制的一种非甾体类抗雄性激素药物。它通过阻滞雄性激素在面部和头皮上的受体来治疗痤疮和男性秃发。只要将它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每天涂抹在病损处,即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答:前列腺肥大也叫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男科疾病、多发生在60岁以后。前列腺肥大的发病和睾丸分泌男性激素有关.即由于雄性激素降低造成前列腺组织良性增生。而前列腺炎一般不累及睾丸,也不会影响睾丸分泌男性激素的功能和激素的代谢过程。因此.慢性前列腺炎不可能诱发前列腺肥大.但是.有一些男性前列腺炎患者后来又发生了前列腺肥大,这又如何解释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hTERT/PSA在人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表达。方法通过使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来检测细胞水平正常下的前列腺组织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三组检测后,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对于前列腺癌pc3细胞检测效果较好,明显优于细胞水平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表达。结论 hTERT/PSA在人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在靶向调控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前列腺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去势,7 d后除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外,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同时补骨脂素组灌胃给予补骨脂素,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保列治对照组给予保列治.30 d后处死,称取前列腺湿重,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法检测前列腺ER和AR的表达.结果补骨脂素组大鼠前列腺湿重低于各对照组(P<0.05),ER和AR的标记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补骨脂素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细胞ER和AR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TGFβR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1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的表达,AR和TGFβR1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35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和TGFβR1在BPH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刘浩  邹练  李航旭  张晓毅  张子良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4):301-302,385,38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膀胱逼尿肌及前列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40只,以3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膀胱组织及前列腺中P75的变化情况.结果 无论是在膀胱组织还是在前列腺组织P75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的表达降低与脊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半的60岁男人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组织学表现,估计3/4 60岁以上的男人开始有排尿困难、夜尿及尿频现象。病理生理男人上了年纪,前列腺增大。因前列腺围绕尿道,膀胱梗阻常是前列腺增生的第一个表现,症状为尿频、尿急、尿流减慢,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及夜尿。前列腺梗阻的病理机制还不完全了解,但与雄性激素和年老有关。此病40岁以下男人少见,早年去势男人的情况不清楚。认为是上了年纪的男人睾丸提供的激素环境和生长因子诱发了增生。另一个理论认为前列腺内睾酮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今年67岁,患前列腺增生已经8年了。从去年开始,我的病情有所加重,出现了尿潴留的症状。经入院治疗后,我的尿潴留症状有所缓解。出院后,医生建议我长期服用非那雄胺进行治疗。可我听说,非那雄胺是一种雄性激素,长期服用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请问,非那雄胺能长期服用吗?河北孙家旺孙家旺读者:首先我要纠正你的错误认识,那就是非那雄胺并不是一种雄性激素,而是睾酮在代谢成为二氢睾酮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4-氮杂甾体类化合物。非那雄胺又名普洛平、保法止、保列治,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的药物之一。非那雄胺之所以具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跃居第3位.前列腺癌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国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前列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前列腺根除术、去势手术、放射疗法及各种雄性激素抑制的内分泌疗法.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对一部分患者控制疾病一段时间.许多患者一段时间后成为难治性雄性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或几年后肿瘤复发均是治疗方面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有效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新兴的一种有前途的辅助治疗方法,给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前列腺癌的几种基因治疗策略及其临床/临床前试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RBA)和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技术对未经治疗的16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和雄激素水平基因数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作检测,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在2例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症标本中检出雄激素受体第8外显子突变,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雄素受体基因突变和前列腺临床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和未来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非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原作为抗高血压药,主要副作用为低血压,可用降低峰浓度如使用每天一次的阿夫唑嗪或用尿道选择性a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坦洛新来减轻.一般不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因其副作用较大.正在开发的较新药物有选择性a1A-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5α-还原酸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和Ⅰ,Ⅱ混合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靶标有内皮素、生长因子、雌激素和磷酸二酯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小鼠前列腺细胞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EGF在前列腺增生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1μg,dEGF和2μg/dEGF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EGF和蒸馏水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28d。采用FCM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剂量EGF处理组和对照小鼠前列腺细胞雌雄激素受体阳性标记率和表达水平。结果 经EGF处理后,前列腺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标记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升高(P〈0.01),2μg/dEGF组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明显高于1μg/dEGF处理组(P〈0.01);EGF处理后前列腺细胞雄激素受体阳性标记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剂量EGF处理对前列腺细胞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EGF可调控前列腺细胞雌雄激素受体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5—氟尿嘧啶对前列腺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重量分析、形态学观察和细胞核DNA相对含量的测定研究了5-Fu对大白鼠前列腺组织的作用,结果:5-Fu对阉割后由睾丸酮刺激的大白鼠侧叶前列腺组织的快速生长和正常未阉割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亚细胞水平观察,5-Fu主要作用于内质网系统。大剂量睾丸酮能部分拮抗5-Fu的作用,讨论了5-Fu的抗雄性激素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RBA)和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PCRSSCP)技术对未经治疗的16例前列腺癌和23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和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作检测。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在2例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症标本中检出雄激素受体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雄素受体基因突变和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有过量表达,有必要对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