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胆心综合征52例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敏 《中原医刊》2000,27(2):9-10
胆心综合征系指胆系疾病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和/或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随机抽样1996年至1998年间在本院诊治的210例胆系疾病病例,其中有心脏病表现者52例。现将诊治体会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如下,以提高医生对本征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0.52岁。胆系疾病史最短1月,最长20年。其中胆石症慢性胆囊炎10例,胆石症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2例,单纯性胆囊炎8例,胆囊多发性息肉4例。52例…  相似文献   

2.
愈胆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30例李莹(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117000)关键词:愈胆汤;胆囊炎;胆石症笔者运用愈胆汤为主配合常见西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30例,并设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0例为对照组,现将观察资料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近期B...  相似文献   

3.
利胆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胆药或称利胆退黄药,是指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包括胆囊炎、胆石症、黄疸型肝炎等疾病.根据其作用分类,分为促进胆汁分泌的泌胆药和促进胆汁排泄的排胆药.  相似文献   

4.
<正>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结石的病变,它是诱发和导致胆系感染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它与胆囊炎关系甚为密切,又互为因果。近年来,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准绳,运用以下4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常获佳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经验系统分析针刺治疗胆系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的取穴规律、组方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组方、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8篇文献中,针刺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涉及61个穴位,胆经、肝经和膀胱经是使用频次较高的三条经脉。在组方方面,选取单穴、双穴和三穴进行组方的较多,占文献总篇幅的66.9%,并且多是胆俞穴、胆囊穴、日月穴、期门穴、阳陵泉的相互组合。结论:穴位作用规律和穴位组方规律是现代针灸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胆降胃汤治疗胆胃同病64例金强(浙江省荣军康复医院,浙江314000)主题词%利胆降胃汤/治疗应用胃炎,返流性/中医药疗法胆囊炎/中医药疗法胆囊炎胆石症常常合并慢性胃炎,临床称之为胆胃同病。笔者根据中医理论,自拟利胆降胃汤治疗胆胃同病64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胆囊炎、胆石症100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炎是常见的胆囊疾病,往往合并有胆囊结石.其基本病理改变是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使胆囊壁增厚,肌肉纤维萎缩,故胆囊的收缩功能减退. 胆石症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约占其发病率的60%,在急腹症中,胆系结石的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多表现为由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慢性胆囊炎症状,发生梗阻时出现右上腹绞痛,亦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8.
胆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在有胆道梗阻的情况下 ,病情发展迅速 ,后果严重。本文回顾了1996年 6月~ 1998年 10月 30 0例胆系感染病人的治疗情况 ,对抗生素应用作总结分析 ,以探讨胆系感染抗生素应用的最佳方案。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收集及方法 胆系感染患者 30 0例 ,均为住院病人 ,疾病类型包括 :急性胆囊炎 1 5 3例 ,慢性胆囊炎 6 5例 ,胆石症并发化脓性胆总管炎 82例 (全部病例中 80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 ,5 0例行胆囊切除术 )。全组男 1 30例 ,女 1 70例 ,年龄组成分别为 48.6± 6 .8岁 ,46 .1± 6 .5岁。所用抗生素 1甲硝唑…  相似文献   

9.
关于肝外胆道疾病的肝组织病变研究,国外文献大多数病例是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国内报告较少,病例有胆石症、胆囊炎及胆管炎等。我国胆系疾病的特点之一是胆道蛔虫与原发性胆管结石发病率高,对这类疾病的肝组织病变尚待更多了解。本文报导132例胆总管阻塞性疾病、26例单纯胆囊疾病的肝活检组织观察结果,并就胆系疾病,特别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阻塞时,肝组织病变的某些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胆乐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已多年 ,对临床症状如腹痛、腹胀、嗳气等有一定的疗效。为更好了解胆乐胶囊的临床疗效 ,尤其是对胆石症患者的排石效果 ,我们于2000年5~12月应用胆乐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73例 ,观察其对右上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和口苦等症状的疗效和排石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1.1病例选择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证实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73例 ,其中临床症状中的右上腹痛作为主症必备 ,并兼备次症———腹胀、腹部压痛、口苦、食欲、嗳气和恶心中的2项或2项以上。排除经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特点。方法:对60岁以上患胆囊炎、胆石症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60例均痊愈。术后并发电解质紊乱4例、心率失常8例、应激性溃疡2例,坠积性肺炎1例,代谢性酸中毒1例。结论: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改变,故在诊断及治疗上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者总结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150例。胆石症中以胆总管结石发病最高(79.3%)。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时常合并其他疾病,是手术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年龄、器官功能全面考虑,采用简便易行、创伤小、费时短的术式;并尽量作到早期诊断,择期手术,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讨论了我院收治的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胆囊炎病例,认为:胃切除加迷走神经干切断,胃切除后的吻合方式、手术创伤,血运障碍、细菌感染及术后禁食均为本病的可能病因。诊断治疗时,应注意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特点,应采用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本病以预防为主,胃_大部切除时保留正常的胃肠连贯性,保护拉氏神经和肝支,术后处理得当均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4年间收治的小儿胆囊炎胆石症21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疗方法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论]门诊首诊为胆囊炎12例,误诊率为42.86%。其中7例施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提示急性胆囊炎5例,慢性胆囊炎2例;胆固醇结石5例,混合性结石2例。2例拒绝手术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12例无胆石症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患儿给予短期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感染、解痉、利胆等治疗,住院10-21d治愈出院。[结论]小儿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率低,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诊断明确后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112例,行上腹部B超检查,将其伴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情况与脂代谢异常、T2DM病程、年龄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抽样同期住院的39例非DM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对比。结果:T2DM患者上腹部B超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非DM组,T2DM患者中B超阳性组的血脂异常水平明显高于B超阴性组,亦明显高于非DM组。T2DM伴脂肪肝和(或)胆囊炎、胆结石与TC、TG、LDL-C和ApoB呈正相关,与HDL-C无显著相关性,与ApoA1、年龄和病程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伴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M患者,其发生与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15例原发性胆囊癌,男:女为1:6.5,平均年龄57.4岁,80%伴有胆结石,均高于国内一般统计资料。由于本病缺乏特殊的症状和体征,11例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作者认为因胆囊炎、胆石症切除胆囊时应注意检查胆囊的大小、囊壁厚硬度,腔内有无乳头状增生及坏死、总胆管旁淋巴结是否增大,以免错过对癌症的根治机会。病理检查以浸润型腺癌多见。随访13例除一例局限在粘膜的早期癌外均在一年内死亡。都因手术太晚而无法根治,因此应主张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内胆汁粘度 (BV)和胆汁成分 (BI)对胆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人 ,胆囊炎、胆石症病人以及正常兔、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 +中药兔BV的测定 ,探讨胆囊内BV对胆石形成的影响。结果 :同一切变率下 ,胆石症组BV最高 ,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高胆固醇成石兔成石率达 90 % ,加中药组则降为11% ,对照组为零 ;成石兔胆汁酸、磷脂减少 ,胆固醇增高 ,而中药组胆汁酸、磷脂增加 ,胆固醇降低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成石兔BV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结论 :胆石形成与胆囊内BV增高有关 ;中药在降低BV的同时起到了调整BI比例的作用 ,中药可能降低胆囊内BV ,减少胆石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胆石症之间的发病关系。方法 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CT、B超等项检查。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胆石症36例,胆管结石2例,共38例,占31.6%,其中19例无临床症状,占50%,18例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增高,占47%。结论 糖尿病患者胆石症发生率高,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危险性越大。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高脂血症,自主神经病变造成的胆囊收缩功能低下及免疫力低下所致的胆囊炎症发生,可能是形成胆石症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影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影像特点 ,评价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34例经手术病理和 /或临床证实的胆囊炎胆石症患儿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 :体积正常 2 0例 ,增大 13例 ,萎缩 1例 ;34例胆囊壁均毛糙 ,其中 ,囊壁增厚 10例 ,囊内容物混浊 3例 ,合并胆系结石 2 7例。并发胰腺炎 3例。结论 :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图像较有特征性 ,超声检查应作为儿童胆囊炎胆石症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严格按无菌操作方法,对择期手术治疗的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胆汁、血液、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菌株鉴定,并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分离的上述标本的细菌进行了菌群分析。结果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的患者存在多个部位的感染,单纯胆汁感染率为44.2%,合并消化道、循环及三个部分的感染分别为17.3%、42.3%和13.5%;胆囊炎患者细菌分离率为45.4%(10/22),胆石症合并胆囊炎细菌分离率为47.8%(11/23),肝内外胆管结石细菌分离率为57.1%(4/7)。结论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其中以肠杆菌和肠球菌属为主,提示手术治疗的胆道疾病与细菌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