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质量评价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并对北京市海淀区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构建单一评价模型,利用最优方案构建组合评价模型并形成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利用组合权重,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模型评价结果差别具有一致性(w=0.956,P0.01);组合模型赋予漏报率、迟报率、不完整比率、不准确比率、不一致比率和工作量6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19、0.328、0.115、0.098、0.109和0.032;各单一评价模型与组合权重模型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排序结果一致,即:地方二、三级医疗机构高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部队医疗机构。结论各单一评价模型对各医疗机构评价结果不尽相同,但总体趋势一致;组合权重模型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国内外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指标体系现状,进而为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提供理论借鉴。方法文献研究。结果国外大部分研究者都以夏威夷卫生管理协会编制的医院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评价问卷(HCAR)为基础,研究国外医院的应急能力,问卷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国内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尚没有评价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统一指标体系,少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综合医院、个别大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的某个方面的评价,总共涉及到11个方面86个具体指标,但各级医疗机构没有各自独立的指标体系。结论作为传染病高发的国家,我国应根据医疗机构级别、性质以及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充当的角色和主要作用构建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评价济南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的指标。[方法]2007年,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综合评分法及百分位数法初步确定了评价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的指标与综合评价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百分位数法确定分类等级,检验指标的独立性和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将各县(区、市)的防治能力分为较强、一般、较弱3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各个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较好。[结论]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北京市西城区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能力,为强化院内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Delphi(德尔菲)法构建、筛选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利用AI软件绘制不同等级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木桶"图。结果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现状涵盖感染性疾病科室设置、管理制度建设、传染病相关监测、传染病发现与报告、院感监测及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和演练共7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49个具体指标来反映。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建立的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综合评价模型:C=0.410C1+0.590C2。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西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根据木桶图得出各级医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制度建设、传染病疫情发现与报告等方面已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在感染性疾病科室设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院感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尚待加强。结论初次建立评价模型对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进行评价。查找医疗机构在科室设置、院感监测、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进一步加强院内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包头市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找出3个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的薄弱环节,为我市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指标综述、Delphi(德尔菲法)构建、筛选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利用CAD软件绘制不同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木桶"平面图。结果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65个二级指标;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包头市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三级二级一级;根据木桶平面图得出各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相对薄弱点为:三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二级,宣传、培训和演练以及院内感染监测及管理;一级,除了传染病宣传、培训和演练外其余均相对薄弱点。结论应加强各综合医院尤其是二级、一级医院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并在进一步提高各级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的同时根据各自的薄弱点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金华市输入性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为制订输入性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9种有输入可能的传染病为评估对象,采用德尔菲法构建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专题调查、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获得评估对象各项指标的实际观察值,采用改良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计算每种传染病的风险分值,以中位数为界划分风险高低。结果纳入41名专家,其中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3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人;工作年限均≥10年。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输入性传染病公共卫生风险(目标层)评估指标包括准则层4个,权重由大到小为应对能力、公共卫生影响、输入与本地传播可能性和人群脆弱性;指标层27个,权重较大的为国际关注程度、既往病例确诊医疗机构级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是否有有效疫苗且接种率高等。根据综合评分,高风险传染病11种,其中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应对能力强,而埃博拉出血热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7种传染病应对能力相对不足;低风险传染病18种,其中16种应对能力存在不足。应对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院内感染控制能力等方面。结论金华市对登革热、疟疾、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已具备较强的应对能力,但有关其他输入性传染病的应对能力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学校及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参考相关的工作规范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拟定龙华区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的基础指标,采用2轮专家评分法对基础指标进行筛选、增、减得到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最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校园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邀请13名具有医学背景、熟悉传染病防控业务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咨询,建立的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组成。应用该评价体系对龙华区245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初步评分,10.61%(26/245)评价对象的传染病防控能力“很强”(90.00~100.00分),50.61%(124/245)为“强”(80.00~89.99分),23.27%(57/245)为“一般”(70.00~79.99分),13.06%(32/245)为“差”(60.00~69.99分),2.45%(6/245)为“很差”(0~59.99分)。结论 通过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及幼儿园进行综合评价,找出传染病防控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提出社区防控动态能力概念框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课题小组讨论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67%、100.00%;权威系数为0.84;第二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83、0.74和0.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结论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专家代表性、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均较好,可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防控动态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传染病防控与应急优先排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区域传染病暴发风险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修改指标体系,筛选指标,确定评估传染病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指标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第2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5%, 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1~0.99。第2轮咨询传染病常规防控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69、 0.44和0.55,高于第1轮的0.33、0.16和0.26;应急层面三级指标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51、 0.45和0.58,高于第1轮的0.23、 0.22和0.35,经Kendall’s W检验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2轮Delphi法专家咨询构建常规防控与应急2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51项,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35项,同时确定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论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常规和应急2个层面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评价工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等方法确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邀请校园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专家16名进行专家咨询,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0.94,专家权威系数为0.84,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最终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契合医院感染防控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于科学评价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法应用头脑风暴法、文献荟萃法等建立指标池,通过咨询专家组完成指标的筛选、层次构建、评价和权重计算。结果成功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7个。咨询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内容效度指数为 0.800~1.000。结论构建的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针对部队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评价系统,直观反映各部队防治传染病工作的优劣,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允许的奖罚制度相结合,共同促进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方法对部队肺结核、乙型肝炎、消化道传染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建立评价系统,确定指标及权重,使用秩和比法,对现场采集的多组部队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评价数据进行计算,分出优劣档次,查出存在问题,并给出纠正措施。结果初步建成部队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上述5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能现场给部队指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既可以横向比较所考核的所有部队,也能对各单个部队进行各年度的纵向比较。该系统架构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能够充分体现德尔菲法所咨询专家的集体智慧。结论该系统为军队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客观评价与分析,简化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结果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发现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县级疾控各项业务权重,为制定合理的县级疾控业务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专家咨询判断各指标间的两两相对重要程度,构建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检验权重系数的可接受性,根据专家权重调整权重系数,确定考核指标的组合权重等步骤,确立县级疾控各项业务评估权重。结果业务权重从高到低为传染病监测与防控、免疫预防、应急处置管理、艾滋病与结核病防控、慢性病与地方病防治、综合业务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危害监测与防治,权重系数分别为0.1790、0.1652、0.1414、0.1306、0.1224、0.1024、0.0804、0.0787。结论层次分析法可用于县级疾控业务评估权重的确定,为后续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指数评价方法在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安徽省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55家,调查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制度建设、登记与反馈和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一致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建立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指标体权重系数,根据指数大小评价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质量。结果 55家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综合质量评价指数0.9141,不同地市评价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8,P=0.00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以省级医疗机构指数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6,P=0.944)。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高的医疗机构,指数并不明显高于其它医疗机构。结论指数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可用于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部队肺结核的防控工作进行评价,以了解10个部队的肺结核防控情况并验证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方法利用肺结核风险指标体系对10个部队(部队编号为A-J)肺结核预防控制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采用秩和比法、TOPSIS法及二者模糊联合法,对肺结核防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排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秩和比法得出的肺结核防治工作优劣排序为:EGAIJDBFHC;TOPSIS法的优劣排序为:EGJIABDFHC;二者加权模糊联合法的排序结果为:EGAIJBDFHC。3种排序结果高度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综合评价方法在本研究中均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依据我们构建的指标体系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观察各部队防控肺结核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时查找各部队肺结核预防控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采供血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专家访谈法建立采供血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备选指标库,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完善评价体系,并运用主观加权法、比例分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53个二级指标的采供血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中,二级指标涵盖16个定性指标和37个定量指标。结论采供血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可以为采供血机构发展提供参考。采供血能力、科教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是采供血机构综合竞争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建立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德尔菲法、专家评议法和经典层次分析法,构建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建立了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35个)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按市级、县级疾控机构进行了各级指标的权重赋值。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符合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定位,为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量化工具,可指导机构加强科研管理、助力提升科研能力。专家对各级指标的意见趋于一致,构建的指标体系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成都市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方法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通过3轮信函调查收集艾滋病防控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确定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确立了指标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结论建立的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成都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控评价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可为今后其他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快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广东各地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探索加强医疗机构报告质量的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掌握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相关指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级别、各地域报告质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报告质量综合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相关关系。运用加权秩和比法(WRSR)对21个地市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档。结果 2017—2019年广东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省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总体上优于其他级别(P<0.01);珠三角地区优于粤东、粤西和山区。各地医疗机构报告质量综合率与人均GDP呈中度正相关(r=0.608)。加权秩和比法将21个地市分为优、良、中、差4档,各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东省各区域传染病报告质量不均衡,粤西和粤东地区报告率尚未达到十三五规划指标要求,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还可通过加强行政监管,规范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等方式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日间化疗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日间化疗的实施与推广提供客观、科学的质量与安全评价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 最终构建资源配置、服务能力、质量安全、效率效益4个评价维度、14个二级指标的质量与安全评价体系。结论 日间化疗质量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体现“质量安全”为第一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引导医疗机构关注和提高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