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热出疹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接种麻疹疫苗(MV)后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山东省1999~2002年通过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150例接种MV后RFI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 接种MV后RFIs多呈散发状态,且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以MV投入量进行估算,报告发生率为0.14/10 000ml~0.25/10 000ml,年均报告发生率为0.20/10 000ml,且各年份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3,P<0.05);88.67%的病例发热在38.5℃以上,75.33%的病例接种MV后4~11天出疹(中位数为8天),皮疹较为典型;出疹顺序基本与野病毒引起的麻疹病例一致;68.67%的病例为首次接种MV,其中8~12月龄组占94.17%;风疹IgM均为阴性,麻疹IgM阳性率为45.65%。结论 接种MV可引起RFIs,主要原因是疫苗接种后的过敏反应和减毒活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其发生率与疫苗接种剂次有关;RFIs病例是否与接种麻疹疫苗有因果关系,今后应从病毒的基因型上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王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26-1127
[目的]调查接种麻风疫苗后发生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情况。[方法]对昌平区2009年10例RFI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接种麻风疫苗后RFIs的发生呈散发状态,且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以麻风疫苗接种人次数进行估算,报告发生率为5.32/万;20.00%的病例发热﹥38.5℃,出疹时间在麻风疫苗接种后5~10d(平均为7d),出疹顺序基本同麻疹病例,皮疹较为典型;全部病例均为8~15月龄首次接种麻风疫苗者。[结论]接种麻风疫苗可引起发热出疹性疾病,其发生与疫苗首次接种有关。病例是否与接种有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从病毒基因型别上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8—2011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热出疹疾病(Rashand Fever illness,RFIs)的发病情况。方法对贵州省2008—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接种MCV后RFIs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省2008—2011年接种MCV后RFIs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0.54/10万。病例无聚集性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龄,88.88%的病例是首次接种MCV。发热高峰为接种后6~9d,出疹高峰为接种后第8d和第10d。结论接种MCV后出现的RFIs病例,可能为接种疫苗偶合麻疹野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接种MCV产生的疫苗反应引起,即疫苗相关病例。进行病毒基因分析是确定发病原因的唯一办法。消除麻疹阶段,应加强对接种MCV后RFIs病例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对深圳市1998~1999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共检测RFIs 328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54.88%,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9.45%.RFIs病例中麻疹和风疹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麻疹发病以少年儿童为主,而风疹主要发病对象则出现两个非连续年龄高峰期,分别为儿童高峰期和青少年高峰期.180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占83.89%.结果显示,RFIs病例中以麻疹、风疹为主,其分布也与麻疹、风疹流行特征相似.有必要将RFIs病例血清学监测列入计划免疫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州市武进区2005-2014年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中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热出疹疾病(Rash and Fever illness,RFIs)的发病情况,为武进区麻疹、风疹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该区2005-01/2014-12接种MCV后出现RFIs的57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风疹Ig M抗体。结果武进区2005-2014年接种MCV 503 281人次,发生RFIs 57例,年平均报告发生率为11.33/10万,所有RFIs的风疹Ig M均为阴性,麻疹Ig M阳性率为68.42%。病例间无聚集性和流行病学联系,病例主要集中在8~10月龄,89.47%的病例是首剂。病例发热高峰期为接种后第4~9 d,出疹高峰期为接种后第7~11 d。结论在消除麻疹阶段,应加强对接种MCV后RFIs病例的关注,接种MCV后出现RFIs的原因需要从病毒基因型别上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和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 2 0 0 2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收集到的799例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 ,并结合其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以下特征 :6 3.76 %的病例发生在 4~ 6月 ,78 83 %的病例 <1 5岁 ,81.5 9%的病例无麻疹疫苗 (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 ,2.3 9%的病例未表现出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三种症状的其中之一 ,出疹 4~ 7d后采血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高于≤ 3d。 结论 应根据现实条件将MV复种年龄从 7岁提前到 4岁 ,对预测的麻疹高危县进行MV强化免疫 ,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同时 ,加强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 ,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379例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RFI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好地开展麻疹监测,1997~2000年5月,在该省20个县采集了暴发和散发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结果379例中确诊为麻疹的192例(50.66%),风疹80例(21.11%),其它RFIs107例(28.23%)。379份血清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44份,阳性率37.99%;风疹IgM抗体阳性40例(10.55%)。RFIs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季,发病以<15岁儿童为主,暴发病例以麻疹为主。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加强麻疹疫苗的有效接种和强化免疫,是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郴州市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 and rubella illness,RFI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检测RFIs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分析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一年来发生5起RFIs暴发,共219例,其中麻疹152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岁组,占14.47%,其次为7岁组,占13.82%;风疹67例,发病年龄高峰为13岁组,占37.31%。结论郴州市麻疹、风疹病例以暴发为主。  相似文献   

9.
2006年合肥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麻疹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采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对331例RFIs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5.62%,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3.60%.在出疹后4~14 d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麻疹IgM阳性病例≥20岁组阳性数最高(33.11%);风疹IgM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13~19岁自(64.4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的31例,占20.53%;无免疫史的40例,占26.49%;免疫史不详者80例,占52.98%[结论]血清学诊断是科学鉴别RFIs的重要手段.采血与检出率密切相关;麻疹患者与风疹患者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未经实验室诊断极易发生误诊;应加强实验室监测,提高麻疹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四川省发热出疹性疾病 (RFIs)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对 1999~ 2 0 0 1年收集的 5 15份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同时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显示 ,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9 71%和11 4 6 %。麻疹、风疹病例集中在 3月 ,以 4~ 14岁儿童为主。各级实验室应开展血清学鉴别诊断工作 ,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疫苗属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麻疹病毒抗体,保护机体免遭感染.麻疹疫苗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一般为一过性发热和散在皮疹.但目前广泛报道关于接种麻疹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我们需密切关注接种后的患儿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如期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评价麻疹实验室的运转状况。方法对枣庄市2005-200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684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血清标本1 506份,实验室诊断率平均为89.43%。麻疹IgM抗体阳性986份,阳性率65.47%;风疹IgM抗体阳性61份,阳性率4.05%。合格标本采集率83.73%,及时送检率98.40%。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麻疹实验室考核和标本复核检测等质量控制工作,符合率均达到100%。正常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0.17%,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596.74。结论麻疹实验室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状况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及时采取针对免疫预防措施,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2010年麻疹疫情特点,为今后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麻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昌平区麻疹发病239例,发病率为30.87/10万.昌平区麻疹发病有地区聚集性,东小口、北七家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较高.发病高峰为4~6月份(70.29%).在239例麻疹病例中,>15岁组病例占57.32%,<1岁组病例占28.03%,为成人和小年龄组发病模式.有免疫史者占21.34%,无免疫史者占76.57%,不详者占2.09%.针对是否发生发热、咳嗽、卡他症状、柯氏斑、淋巴结肿大以及关节疼痛,不同免疫史病例间无显著差异.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采集率为92.01%.全部麻疹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占86.19%.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处置,是今后昌平区控制麻疹的重点工作,严格执行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和大学生麻疹疫苗接种,是消除免疫空白、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麻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探讨麻疹IgM抗体检测对判断麻疹疑似病例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对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2003年以来收集的141例麻疹疑似病例,检测IgM抗体阳性率为52.48%,其中小于等于6岁组为52.27%,大于14岁组为53.75%,阳性患者的构成比呈高龄化趋势,抗体阳性者中24.32%有免疫史。不同采血时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40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论 麻疹的计划免疫工作应加强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重视病例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杭州市麻疹流行状况,加速控制麻疹疫情.方法分析杭州市1997-2003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相关年龄麻疹和疑似麻疹的免疫史.结果疑似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病例数比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多41.60%,疑似麻疹≥15岁占50.08%,33.77%无免疫史,43.94%免疫史不详.结论杭州市疑似麻疹监测系统是敏感的,但改进和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将是今后麻疹控制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定西市2014—2018年疑似麻疹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对血清标本进行麻疹、风疹 IgM 抗体检测。结果 2014—2018年定西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730份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6份,阳性率为26.85%,麻疹阳性检出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麻疹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岁组(46.51%),其次为<8个月组(42.65%);麻疹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3~7月份,各月间麻疹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阳性病例占麻疹阳性病例的比率最高(71.43%)。结论 开展麻疹、风疹监测和检测可及时了解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疫情暴发、流行的关系,为制定免疫规划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既往所有麻疹病例进行个案对比,同时采血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及亲疏关系对麻疹疫情形成的影响。结果共查阅本地区2008年麻疹病例1 015例,其中成人占20.59%,实际检测499例,IgM抗体阳性率为66.93%,儿童麻疹发病率与家庭聚集性及成人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探讨,基本弄清了既往麻疹疫情发病状况,对儿童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后,成人麻疹将可能成为最主要的传染源,消除麻疹,成人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Measles continues to be a threat to Australia. While post‐eradication risks are low, imported measles cases from overseas travellers who are non‐immune can cause small outbreaks. This case report discusses the challenge of identifying wild‐type measles in an individual who was recently vaccinated with 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 (MCV). Methods: A pos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 for measles for an adult who had recently received a 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 was notified. Investigation revealed no known epidemiological link, recent overseas travel or contact with recent measles cases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initial sequencing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ild‐type and vaccine‐strain measles were inconclusive. A decision was made to re‐run the genotyping, collect additional specimens and quarantine the case until a definitive result was obtained. Sequencing and genotyping revealed that this indeed was a wild‐type measles strain. Conclusions: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measles mean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wild‐type and vaccine–strain measles has become a new challeng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The reflection of the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of this case has provided a valuable teaching tool for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globally, particularly in low incidence measle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6月30日某省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麻疹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疾病的治疗和转归等。结果共调查248例麻疹患儿,平均年龄18.2月龄;其中≤9月龄组患儿98例,9月龄组患儿150例;242例麻疹患儿未接种麻疹疫苗。83.06%麻疹患儿体温39℃,平均热程为7.8 d;24例麻疹患儿表现为不典型皮疹。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为肺炎,占93.95%;≤9月龄组患儿声嘶、呛咳、喉炎、心衰竭的发生率较9月龄组患儿高(P0.05);典型皮疹、柯氏斑、畏光流泪、呼吸衰竭、重症麻疹的发生率较9月龄组患儿低(P0.05);两组患儿治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麻疹患儿中有41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合并肺炎的患儿痰培养检出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28.26%);X线胸部平片检查报告以肺炎为主(93.95%);9例麻疹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予有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6例好转出院,3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9月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患儿较多,易发生重症麻疹,而≤9月龄麻疹患儿易合并心衰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卢湾区本市育龄妇女和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对卢湾区妇幼保健院的本市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集产妇和新生儿血样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复种史不同的2组女性,母体和婴儿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与抗体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类疫苗的复种,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麻疹抗体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其新生儿麻疹抗体的水平,降低成人与婴儿的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