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71-673
目的:开展对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建设与学科服务模式研究。方法:将资源采集与定制、服务特征与需求、用户主体与地位、丰富资源与共享、信息筛选与传播、职能交流与培训6个方面组织成一个整体,将使之信息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为中医药知识需求提供更加便利检索途径。结果:构建简捷合理并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电子资源保障体系,提升中医药信息知识服务能力。结论:将中医药文献资源集成转化为信息知识产品,实现对中医古籍文献资源的再生性保护和现代中医知识发现与拓展,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的职能.然而,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馆藏资源的丰富,以及高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强,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从"藏"与"用"的矛盾转变为图书馆检索能力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海量的信息反而成为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障碍,读者的需求从以文献为单元向以知识为单元的转变,提出了"精、准、快、专、深、全"的知识服务需求.可见,图书馆知识服务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满足读者需求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但作为学科专业性较强的中医院校图书馆,如何实现面向中医药学科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提升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能力为中医药医教研服务以及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现阶段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信息标准在中医信息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本文介绍了国内在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和中医药数据标准化等方面的主要工作进展,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在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动态。分析了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亟需建设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培养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研制的专业队伍,深入探讨中医药信息标准化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ISO/TC249界定中医信息数据接口标准化范畴。方法提出了质量量化控制、条件约束以及接口模式规范,并以中医临床电子病案数据为例,示范了在某一业务领域中中医数据在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传输与共享。结果为突破信息孤岛,实现中医医疗数据分布式存储、互操作、互通共享提供了一种借鉴方法。结论通过ISO中医数据接口标准化,可以提升中医信息通信水平和互操作性,为实现中国中医药信息标准国际化、中医药信息与知识资源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十二五"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期。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标准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挥些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国家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本文提出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实施,为推动中医药知识信息化和推广中医药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外数据库进展,梳理国内中医药数据库运行经验,剖析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的实际问题,明确数据库建设思路与意义。结果 国家利用资源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信息化在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创新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世界上许多传统知识较为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韩国等已经走在在传统知识数据保护的前列,我国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仍需要研究、探索和改善,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分类建设亟需加强,数据信息挖掘与共享合作等规范需要确立。结论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要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传统知识体系建设,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系统帮助数据信息收集整理的同时,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专家人才队伍和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有积极作用,以及将来中医药行业规范化建设形成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我国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成就,包括中医药基础标准化、中医药信息标准化、中医药技术标准化、民族中医药标准化和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技术支持方面的建设成果,同时指出中医药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以及值得改进的方面,以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静 《世界科学技术》2009,11(4):582-584
随着中医药数据库群的建设与应用,以往的数据库建设方式形成了中医药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难以适应中医药信息领域发展的需求。本文探讨了中医药信息数据研究与服务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建立中医药数据服务与利用平台的重要性,在建设与完善中医药数据服务与利用平台的基础上,将开展面向用户需求的、灵活多变的专题服务,提供挖掘算法工具与优秀案例,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标准化有助于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章程》规定:"研究、制定、发布与推广中医药相关的国际组织标准,规范中医药管理,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地区)健康有序地发展。"2003年成立以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界中联")一直把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已发布各类标准65部,同时积极参与ISO、WH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化活动,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7月30日讯:2018年7月27~29日,以"大数据标准化与智慧中医药"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28日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推动中医药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用中医药信息化助力推进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助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助力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澳洲方指纹图谱,具体从讨论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库的构建方案,对数据库的功能、形成模式以及指纹图谱的具体应用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初级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模式和具体实现方式。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是中药指纹图谱应用和具体执行的承载模式,方法学的研究和应用讨论是建立完善数据库的基础,本文研究过程表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是一个多元多模式多层次的信息挖掘型数据库,它作为中药指纹图谱的实践平台必将为中药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实现和操作路径。同时指出初级指纹图谱库的建立仅利用了现有软件进行的数据库初步构建,在数据间相关分析以及数据结果预测等方面没有进行研究,另外数据库数据的公认、验证和数据移植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临床路径建立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路径以提高临床诊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为目标。目前,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引入并积极探索和制定临床路径并付诸实施,并取得积极效果。中医临床路径的建立需解决以下主要矛盾或问题:①辨证论治个体化与临床路径实施规范化;②中药复方的个体化与临床路径干预的标准化;③证候、处方的可测评。临床路径建立要求以循证证据为基础,因此,加强对中医诊断指标体系及疗效评价的研究是建立临床路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复方初级指纹图谱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澳洲方指纹图谱,具体从讨论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库的构建方案,对数据库的功能、形成模式以及指纹图谱的具体应用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初级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模式和具体实现方式。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是中药指纹图谱应用和具体执行的承载模式,方法学的研究和应用讨论是建立完善数据库的基础,本文研究过程表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是一个多元多模式多层次的信息挖掘型数据库,它作为中药指纹图谱的实践平台必将为中药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实现和操作路径。同时指出初级指纹图谱库的建立仅利用了现有软件进行的数据库初步构建,在数据间相关分析以及数据结果预测等方面没有进行研究,另外数据库数据的公认、验证和数据移植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本文探讨了我国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在适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中医药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医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初步构建了中医标准体系、加强了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3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中医药标准体系不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中医药标准推广应用局限、中医药标准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标准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研究;加强中医药标准基础性研究,着重解决共性、难点问题;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宣传、普及、推广中医药标准化知识,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大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经费支持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10年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文献分析,总结引起中药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中药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以及新技术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并提出解决中药安全性问题的建议,为中药安全性评价的理论研究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MFB-P算法的中医证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初探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如何从中医学大量现象学描述中寻找其内在规律,是证的规范化研究之热点和难点。以往多采用统计学方法,但效果不够理想。神经网络作为一种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获得样本数据的规则,较好避免数据处理中可能掺杂的主观因素,客观如实地反映研究对象。本文即采用一种基于MFBP算法的神经网络,以临床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具体一病的证型进行了规则提取研究,并从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网络的性能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有较好获取数据规则的能力,如何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有效的表示知识、控制输入信息是决定网络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此方法用于证的规范化研究具有方法上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梳理和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也为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及应用中医药治疗CAG提供科学证据。方法:检索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8月31日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符合条件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动物实验,并对纳入研究进行信息提取、归纳和整理。结果:该研究共纳入中医药治疗CAG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4篇,动物实验21篇,包含复方研究13篇,单味药研究3篇,以及中药单体研究5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中医药在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临床症状等方面作用良好。但存在研究质量参差不齐、胃黏膜病理诊断标准及临床有效率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动物实验主要以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为主,其研究结果表明了中医药治疗CAG具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但CAG动物模型制备、阳性药选择、药物干预方式和干预周期在不同实验中缺乏一致性,是动物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论:中医药治疗CAG的疗效逐渐获得全球认可,但在研究方法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及统一。今后还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及规范的动物实验,对中药干预CAG的恶性进展时机、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医药治疗CAG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对近10 a来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期呼吸衰竭的中医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分析。结果:目前AECOPD呼吸衰竭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尚不规范,临床研究设计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故应着眼于病机规律、证候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临床理论设计水平,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提供高级别的临床证据,为中医药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论:中医药治疗AECOPD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为AECOPD期呼吸衰竭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黄疸病文献数据库是实现中医肝病证治标准化、数据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黄疸病文献数据库建立的背景及意义,从文献数据来源、中医黄疸病叙词表的建立、文献资料采集与分析等方面来阐述中医黄疸病数据库的构建,对该数据库包涵的内容、功能进行简介,并从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质量、维护、培养人才及团队建设等方面说明中医黄疸病数据库建设存在的不足,以期继承与发展中医黄疸病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体系,提高中医黄疸病辨证论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GC)常见中医证候(体征)的特征组合,分析发病特征,以此探讨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对临床调查获取的919例慢性胃炎数据,运用互信息构建各症状(体征)的相似矩阵,采用近邻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C)算法对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进行最优聚类。结果: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经APC算法分析后,最终被聚成22类症状群,且大部分症状聚类可以解释为某个相关的中医证素,能较完整的体现中医临床慢性胃炎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结论:APC算法获取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体征)聚类可为疾病的发病特征分析提供依据,与中医理论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提示APC算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