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86例UC患者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SASP3.0g、地塞米松5mg、0.2%普鲁卡因30ml、0.5%甲硝唑100ml、珍珠粉1.2g保留灌肠,每晚1次,持续4周后改为每周灌肠2次,疗程共8周。对照组42例,口服SASP1.0g,每日4次;强的松40mg,每晨1次顿服,治疗3周-4周后如病情缓解,SASP每周递减0.5g/d,直至减为维持量2.0g/d,强的松每周递减5mg/d,直至20-25mg/d。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69.05%,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3.3%)。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UC疗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丹  陈维顺  吴达军  罗虹雨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511-512,515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内镜确诊为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1.0g,口服,4次/d;治疗组予金双歧4,0g,灌肠,1次/晚,并予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肠镜取病理观察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组织学进步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3.0%,80.0%和51.9%,76.0%和48.1%)。经X^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满意。较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好。  相似文献   

3.
姜伟仁  王曼童 《吉林医学》2008,29(9):759-760
目的:评价柳氮磺吡啶联合抗生素和肠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33例,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n=17)和SASP对照组(n=16),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总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抗生素和肠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SASP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柳氮磺胺吡啶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86例UC患者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SASP3.0g、地塞米松5mg、0.2%普鲁卡因30ml、0.5%甲硝唑100ml、珍珠粉1.2g保留灌肠,每晚1次,持续4周后改为每周灌肠2次,疗程共8周。对照组42例,口服SASP1.0g,每日4次;强的松40mg,每晨1次顿服,治疗3周 ̄4周后如病情缓解,SASP每周递减0.5g/d,直至减为维持量2.0g/d,强的松每周递减5mg/d,直至20 ̄25mg/d。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69.05%,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3.3%)。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UC疗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同时服用SASP,对照组仅给予SASP治疗,60 d复查结肠镜观察疗效。结果32例治疗组患者30例有效,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明显高。结论穴位埋线联合SASP治疗UC疗效可靠,临床症状能够短时间内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均在常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通心络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对照组服用SASP;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指标的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上述各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有关实验室指标效果明显且迅速,具有一定优势,临床使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MTX(甲氨喋呤)10-15mg,每周1次口服,SASP(柳氮磺胺吡啶)0.25-1.0g,每日3次口服;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组给予雷公藤10-20mg,每日1次口服,SASP(柳氮磺胺吡啶)0.25~1.0g,每日3次口服,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结果:对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组在降低血小板,类风湿因子、血沉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WBC的影响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整肠生胶囊,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4周后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优于SASP。  相似文献   

9.
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栓 《中外医疗》2009,28(34):91-91
目的观察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6年至2009年4月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ASA)与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HSP)组分别为26例与22例。5-ASA组给予5-ASA3~4g/d;SASP组给予SASP4-6g/d,2组均于治疗前及疗程6周复查结肠镜评估疗效。结果5ASA治疗UC6周后有效率与SASP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效率与SAS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肝功能损害明显低于SASP组。结论5-ASA为治疗UC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联合SASP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SASP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联合SASP治疗UC效果显著,优于单用SASP。  相似文献   

11.
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贵芳  赵占强  麦家慧  李浩 《吉林医学》2010,31(16):2407-2408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予美沙拉嗪栓塞肛,1枚/次,1次/d;对照组28例,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1.0g,4次/d口服。疗程为8周。结果: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UC比口服SASP效果明显。实验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UC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吡啶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144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1.0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锡类散1.Og,云南白药2.0g,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结肠镜下表现,采用Mayo疾病活动指数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ayo疾病活动指数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评分比较,治疗组在促进黏膜修复、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蒜素保留灌肠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大蒜素液40mg,山莨菪碱10mg,生理盐水100ml,保留灌肠,每晚睡前1次;对照组40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g,4次/d,复方谷氨酰胺0.2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8周。治疗4周后复查有关生化指标,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及半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48.0%,86.0%和18.0%;对照组分别为30.0%,72.5%,35.0%。治疗组未见明显副反应,对照组副反应有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7.5%),胃肠道反应9例(25.0%)。结论大蒜素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常美安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势。方法:选择经内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例,单用SASP口服治疗,剂量为1.0g,每日4次)和实验组(n=42例,在口服SASP治疗基础上联用微生态制剂常美安,2粒/次,3次/d),治疗14周后,比较两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性指数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肠粘膜局部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细胞因子的变化;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病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Sutherland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14周治疗后,实验组的Sutherland指数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升高以及IL-6、IL-18水平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主观评价临床疗效、镜下以及组织学等3方面的病变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P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UC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SASP,且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郭威  于洋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63-864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8例,其中58例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6.0 g/次,3次/d,15 d后减量至4.5 g/次,3次/d,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1次/d,为研究组。两组疗程均为20 d,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L-2、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6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2、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血清IL-2水平升高、CRP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白芳芸  呼春娜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56-1157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口服美沙拉嗪4g/d,酪酸梭菌活菌片2/次,3次/d;对照组(n=40):美沙拉嗪4g/d,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P〈0.01)。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刘刚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32-933
目的观察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肠镜确诊43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培菲康420 mg,口服,3次/d;奥沙拉嗪1.0,口服,4次/d。对照组予奥沙拉嗪1.0,口服,4次/d;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复查肠镜取病理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0.9%和90.9%,对照组分别为28.6%和76.2%,经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奥沙拉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与柳氮磺吡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给莫西沙星0.4 g,1次/d,餐后服用,治疗10 d;柳氮磺吡啶1.0 g,4次/d,餐后服用,治疗4周。对照组36例给予柳氮磺吡啶1.0 g,4次/d,餐后服用,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生化,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4%,总有效率为92.9%,半年复发率9.5%;副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3例(7.1%),胃肠道反应5例(11.9%)。对照组显效率为27.8%,总有效率为75.0%,半年复发率22.2%;副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4例(11.1%),胃肠道反应5例(13.8%)。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柳氮磺吡啶能有效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无明显增加,半年复发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结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1 g/次,4次/d;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1 g/次,3次/d,同时配合灌肠(将庆大霉素16万U、思密达6 g及地塞米松5 mg加入60 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40 min,2次/d,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达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评分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对照组高达45.0%,治疗组为15.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美沙拉嗪结合灌肠综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并与口服美沙拉嗪进行对比。方法将50例UC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和西药组,每组25例。中药灌肠组给予清热利湿方灌肠,水煎成300m L,取50m L,隔日灌肠1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1.0g,每天4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中药灌肠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中药灌肠组TNF-α和IL-6含量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中药灌肠较口服美沙拉嗪对于慢性UC患者的症状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且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