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秋丽  杨玉秀 《中原医刊》2007,34(20):31-32
目的 探讨小剂量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SASP(0.5 g,4次/d,口服)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5例单给SASP(1.0 g,4次/d,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肠镜下黏膜改变、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6例、对照组41例完成观察和随访。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结肠镜下黏膜改变、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前者有效率分别为91.48%、95.65%、95.65%,后者为75.61%、73.17%、68.29%)。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小剂量SASP口服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86例UC患者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SASP3.0g、地塞米松5mg、0.2%普鲁卡因30ml、0.5%甲硝唑100ml、珍珠粉1.2g保留灌肠,每晚1次,持续4周后改为每周灌肠2次,疗程共8周。对照组42例,口服SASP1.0g,每日4次;强的松40mg,每晨1次顿服,治疗3周-4周后如病情缓解,SASP每周递减0.5g/d,直至减为维持量2.0g/d,强的松每周递减5mg/d,直至20-25mg/d。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69.05%,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3.3%)。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UC疗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口服SASP每日3~4g,注射用丹参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4周后改为丹参片4片,每日3次口服,8周为1疗程。对照组27例除不使用丹参外,用SASP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丹参联合SASP治疗UC的疗效在第4、第8周均优于单用SASP组。结论丹参联合SASP治疗UC具有起效性、疗效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豹 《吉林医学》2011,(11):2164-216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加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与单纯口服柳氮横胺吡啶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病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加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两组治疗时间和评价标准相同。结果:观察组近期治愈45例(90%),总有效率97%。较对照组近期治愈18例(45%),总有效率80%为优(P<0.01)。结论: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使用微生态制剂加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比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刘丹  陈维顺  吴达军  罗虹雨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511-512,515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内镜确诊为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1.0g,口服,4次/d;治疗组予金双歧4,0g,灌肠,1次/晚,并予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肠镜取病理观察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组织学进步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63.0%,80.0%和51.9%,76.0%和48.1%)。经X^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满意。较单用柳氮磺胺吡啶好。  相似文献   

6.
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n=27);对照组单纯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n=2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活动指数:治疗组为7.85±2.93,对照组为7.68±2.88,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治疗组为1.56±1.78,对照组为3.64±2.50,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了(P〈0.001),但治疗组临床活动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对照组完全缓解11名,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也优于与对照组,两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利于临床症状的好转,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柳氮磺胺吡啶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86例UC患者按时间阶段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SASP3.0g、地塞米松5mg、0.2%普鲁卡因30ml、0.5%甲硝唑100ml、珍珠粉1.2g保留灌肠,每晚1次,持续4周后改为每周灌肠2次,疗程共8周。对照组42例,口服SASP1.0g,每日4次;强的松40mg,每晨1次顿服,治疗3周 ̄4周后如病情缓解,SASP每周递减0.5g/d,直至减为维持量2.0g/d,强的松每周递减5mg/d,直至20 ̄25mg/d。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6%,对照组69.05%,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3.3%)。结论柳氮磺胺吡啶、地塞米松等药物联合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型远段UC疗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笔者用谷参肠安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UC 41例,获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炎宁糖浆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或结肠炎性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笔者用肠炎宁糖浆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UC 48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92例,均为我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病因较为复杂的与免疫、遗传、饮食及心理等因素有关的消化系统多发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但疗效均不确切,且易反复发作。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118例确诊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500mg,3次/d,饭前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g,3次/d,饭后口服。结果其中64例患者联合治疗3个月后近期治愈,38例患者联合治疗6个月后近期治愈,14例联合治疗1年后好转,2例治疗1年无效。近期治愈率86.4%,好转率11.9%,无效1.7%。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非特异溃疡性结肠炎是中西药物的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种简便适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1.0 g/次,4次/d,观察组联合益生菌500 mg/次,3次/d,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柳氮磺胺吡啶,可进一步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上口服益生菌双岐杆菌胶囊治疗效果的观察分析。方法将108例临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双岐三联活菌片加以合并柳氮磺胺吡啶,并注意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与治疗组在同样治疗环境下,持续服药4周。两组在4周后均通过复查后肠镜,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1.85%、31.48%,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3.70%、16.67%,通过SPSS17.0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口服给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后,持续监测得知,联合用药提高了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建议其能广泛使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3.
王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00-102
目的观察益阳汤结合益生菌、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36例溃疡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与益生菌联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阳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不良反应发生率(4.41%)低于对照组(20.59%),研究组治疗后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也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用药时间[(9.52±2.18)d]与症状消失时间[(5.01±1.12)d]均短于对照组[(14.89±2.03)d、(9.23±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阳汤结合益生菌、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远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用药时间,且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治疗组采用微生态制剂美常安联合SASP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学严重程度评分,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组织学严重程度分级计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694,3.511,P=0.000,0.003〈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t=3.415,P=0.004〈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336,P=0.034〈0.05)。结论微生态制剂美常安是治疗UC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海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39-141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94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93.62%优于对照组的72.34%,复发率6.82%低于对照组的26.47%.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Baron内镜下活动度、HNP1-3表达水平、DAI等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可多机制协同诱导UC缓解,减少复发,临床治疗中建议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金双歧组、美常安组与奥沙拉嗪组,分别应用金双歧联合奥沙拉嗪、美常安联合奥沙拉嗪、奥沙拉嗪治疗。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肠道菌群数量比较无差异。治疗后三组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比治疗前增多,大肠杆菌、肠球菌比治疗前减少。金双歧组治疗后菌群分析、临床症状评分、结肠镜下分级评分及结肠炎症评分均明显优于美常安组及奥沙拉嗪组.而美常安组疗效优于奥沙拉嗪组。结论利用微生态制剂联合奥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沙拉嗪,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可多种微生态制剂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镜下粘膜改变评分。结果末次随访,观察组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 P <0.01)。治疗前两组症状及镜下粘膜改变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及镜下粘膜改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 <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症状及镜下粘膜改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5%DSS 7d建立急性UC动物模型。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生理盐水,NS)组、美沙拉嗪组、嗜酸乳杆菌低剂量组(106CFU/ml)、嗜酸乳杆菌高剂量组(108CFU/ml)、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粘膜肉眼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量;结果嗜酸乳杆菌可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和改善结肠组织损伤;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相比,嗜酸乳杆菌低、高剂量组、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JNK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HSP70的表达增加(P〈0.05),其中以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效果最佳。结论嗜酸乳杆菌和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都有治疗作用,且二者疗效相当;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的激活、增加结肠粘膜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40-43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内科就诊治疗的活动期UC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各35例。两组患者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口服。联合组患者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3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降钙素原(PCT)]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PCT指标较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单用组更显著(P0.05);两组CD_3~+、CD_4~+和CD_4~+/CD_8~+数值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上升幅度较单用组更显著(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不仅能下调血清hs-CRP、TNF-α及PCT水平,减轻肠黏膜炎症反应;而且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增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血清及肠黏膜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血清及肠黏膜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肠球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及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及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可以有效优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抑制肠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