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真菌分离及药敏情况。方法各种标本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3鉴定系统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真菌239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74株),占72.8%;其次克柔念珠菌(44株),占18.4%;热带念珠菌(21株),占8.8%。各种真菌对8种抗真菌药物呈现出不同的敏感性。结论真菌引起的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重视真菌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308株念珠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丽莉  刘晓峰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349-1349,1329
目的了解一年来我院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真菌;用API真菌药敏试验条进行药敏测定。结果2007年8月-2008年8月共分离了308株念珠菌,栓出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72.7%,热带念殊菌10.39%,克柔念珠菌9.74%,光滑念珠茼5.84%,近平滑念珠菌1.29%;标本的分布情况依次为:呼吸道62.8%,泌尿道15.2%,粪便11.0%,血液1.2%,其他9.8%;308株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氟康唑(克柔念珠菌对其天然耐药)、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50.9%,28.7%,13.4%,2.9%。结论308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最高,标本来源中,呼吸道标本占有率最高;308株念珠菌中白色念殊菌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最高,308株念珠菌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中念珠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VITEK-32 YBC真菌鉴定卡鉴定念珠菌,使用ATB fungus药敏试剂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各种标本中共分离念珠菌1 026株,以白色念珠菌最多(61.0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念珠菌的检出率在痰液标本中最高(89.47%);药敏试验显示念珠菌对 5-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耐药率较低,对吡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念珠菌感染的检测及种类变迁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病房尿路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对2012年1—12月我院综合ICU病房607例留置尿管的患者用无菌容器收集晨起清洁中段尿送检,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真菌45株,其中白色念珠菌13株(28.9%),近平滑念珠菌10株(22.2%),热带念珠菌9株(20.0%),光滑念珠菌7株(15.6%),白色念珠菌生物变种5株(11.1%),克柔念珠菌1株(2.2%)。各真菌对弗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均较敏感;而除光滑念珠菌外,其余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以及伊曲康唑明显耐药;白色念珠菌生物变种对大部分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综合ICU患者尿路真菌感染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弗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对大部分真菌敏感,可以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5.
临床标本中酵母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临床标本中酵母真菌的分布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酵母真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微量MIC法进行酵母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白色念珠菌占40.6%,热带念珠菌占40.3%,克柔念珠菌占9.6%,其它非白色念珠菌占9.6%;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特比奈芬的总耐药率分别为35%、58%、74%、86%、74%、9%、85%,白色念珠菌对上述7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达到52%、64%、68%、86%、36%、8%、98%,热带念珠菌别分613为22%、65%、82%、90%、65%、5%、82%,克柔念珠菌分613为0%、0%、70%、70%、30%、30%、30%。结论 酵母真菌的临床标本中约分布已发生变化,白色念珠菌比例下降,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增加;酵母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除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外均较高,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58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289株(80.72%)、平滑念珠菌42株(11.73%)、热带念珠菌11株(3.07%)、其他念珠菌16株(4、46%)。358株念珠菌对氟康唑、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82、68%(296/358)、84、35%(302/358)、78.21%(280/358)、80.73%(289/358)、77.65%(278/358)、97、77%(350/358)。结论:在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殊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分离菌株对氟康唑等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特点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家伍 《中国热带医学》2007,7(2):267-267,281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生物梅里埃AP1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CHROMagra Candida显色培养基和真菌Mie药敏盒进行病原体的鉴定与药物感染试验。结果63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422林,检出率为67.0%,其他33.0%为非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380株(90.0%);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30株(7.1%),较少的热带念珠菌12株(2.8%)。临床常用抗真菌5种药物中,氟康唑敏感性为100%,两性霉素B敏感性为99%。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分离以白色念珠菌占明显优势之外,还有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念珠菌的感染。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的体外活性,是治疗真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念珠菌感染患者的菌种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作依据。方法采集164例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标本分离真菌,疑为酵母样真菌者均采用YBC卡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念珠菌做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164株念珠菌共有8个种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1%。各种念珠菌对制霉菌素等9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各种念珠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程度明显不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峰  秦淑国  边其侠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01-101,118
目的分析宿州地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的病原菌分类,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标本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的念珠菌鉴定卡ID32C,药敏检测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 3试条。结果检出188株念珠菌中,共鉴定出6种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48株(78.7%),光滑念殊菌26株(13.8%),热带念珠菌9株(4.8%)。体外药敏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本地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应重视念珠菌属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人民医院常用的3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穷  王晓红  魏崴 《吉林医学》2009,30(21):2668-2669
目的:了解2008年度我院所分离出的念珠菌及常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用药依据。方法:采用药敏纸片及培养基测定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008年我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真菌438株,构成比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多,286株(65.3%),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74株(16.9%),克柔念珠菌21株(4.8%),其他念珠菌57株(13.0%)。其中96.7%来自住院患者,331株(75.6%)来自呼吸道标本,以呼吸科分离出最多238株(54.3%)。所有药敏结果均来自酵母菌,两性霉素B对所有念珠菌均敏感,伊曲康唑对克柔念珠菌敏感率为76.0%,对热带念珠菌敏感率为92.0%,对白色念珠菌为100.0%,氟康唑除克柔念珠菌100%耐药外,对热带念珠菌敏感率为96.0%,对白色念珠菌敏感率为100.0%。结论:我院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对念珠菌仍保持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致病念珠菌的临床药敏分析与基因分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阴道念珠菌感染致病菌种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谱;探讨念珠菌基因型检测方法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价值,为临床念珠菌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与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酵母菌鉴定板及ATB真菌药敏试剂条对临床589例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的分离株作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ERIC-PCR指纹方法比较147株白色念珠菌咪康唑敏感株及60株咪康唑耐药株的基因型.结果白色念珠菌仍是优势致病菌株,占82.7%,非白色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感染率高达12.7%;非白色念珠菌对酮康唑、咪康唑与益康唑的耐药率高(P<0.01),白色念珠菌则对5-氟胞嘧啶较多耐药(P<0.01);念珠菌对常用唑类药物益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存在较高的交叉耐药率;念珠菌对制霉菌素耐药率极低;白色念珠菌咪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ERIC-PCR指纹一致.结论菌株的基因型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稳定标记,但念珠菌阴道炎治疗的临床用药应以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为基础;唑类药物使用要慎防各唑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制霉菌素在无耐药检测条件下可作为部分顽固病例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2.
邬远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45-46,79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900例VVC患者采用Soble分类对临床特征进行评分,培养、分离菌株,并对不同菌株进行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单纯型VVC的临床特征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白念珠菌VVC和RVVC(P〈0.05);689例(76.56%)为白念珠菌,211例(23.44%)为非白念珠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为100%,白念珠菌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间有显著性差异(χ2=9.57,P〈0.01),非白念珠菌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间有显著性差异(χ2=9.21,P〈0.01)。结论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致病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有所差异,非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较白念珠菌低,白念珠菌的耐药性不常见。  相似文献   

13.
刘媛媛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4):43-44,55
目的 了解本地区妇女泌尿生殖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我院普妇科、阴道炎科、阴道感染科的781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并就真菌阳性的标本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781例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阳性120例,阳性率15.4%;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16.7%)、氟康唑(12.5%)、咪康唑(5.8%)、5-氟胞嘧啶(3.3%)、酮康唑(2.5%)、两性霉素B(0).结论 妇科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比例有所上升.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52株生殖道念珠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临床标本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经革兰染色、芽管形成试验、CHROMagar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并进行氟康唑、两性霉素B药敏分析。结果120份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念珠菌52株。白色念珠菌占69.2%,热带念珠菌占7.7%,克柔念珠菌占5.8%,其他念珠菌占17.3%;分离出的5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86.5%、94.2%。结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有差异,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鉴定的两种方法及药敏试验,得出口腔念珠菌对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用真菌显色培养基和生物梅里埃鉴定卡鉴定96株念珠菌,用药敏试验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1:3腔念珠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2.92%;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2.66%;白色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割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益康唑、氟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53%、2.53%、2.53%、2.53%、75.94%、39.24%、7.59%;热带念珠菌对益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为100%,对其他5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结论真菌显色培养基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口腔念珠菌;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酮康唑是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南省人民医院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情况,分析该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抗常见真菌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为控制该菌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分离、鉴定临床送检标本,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用各个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表示,并对这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54株白假丝酵母菌,其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85.2%,98.1%,33.3%,22.2%,31.5%.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郭爱芹 《医学综述》2012,(19):3291-3292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治疗VVC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VVC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通过分离1000株念珠菌,白念珠菌为610例(61%),非白念珠菌为390例(39%)。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较白念珠菌低,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5年度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收检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酵母样真菌的菌群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用常规培养方法从314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23株酵母样真菌,以美国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所分离的酵母样真菌进行种群鉴定,并用E-Test法做药敏试验。结果:323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分别占63.8%、22.3%和7.4%;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排序依次为:5-氟胞嘧啶(FC)1.9%、两性霉素B(AP)2.2%、酮康唑(KE)5.6%、依曲康唑(IT)10.2%、氟康唑(FL)12.1%。结论:临床上酵母样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较常见;真菌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必须重视真菌的检出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及药敏结果差异。方法对320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25SrDNA基因分型,用ATB Fungus3进行药敏实验。结果320株白假丝酵母菌分成了A、B、C3型。A型对5-氟胞嘧啶耐药率高于B型和C型;C型对两性霉素全都敏感,敏感率高于A型和B型;C型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于A型和B型;B型对伏立康唑耐药率高于A型和C型。结论白假丝酵母菌PCR分型法有较强的特异性,且快速简便;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别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院内发生获得性真菌感染菌种的种类和药敏分析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研究真菌感染的特点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分离到8种60株深部真菌,菌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66.73%和13.34%,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敏感性较高,而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增高。结论COPD患者在院内发生获得性真菌感染菌种发生变迁,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