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着重阐述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相关功能。资料来源:检索PubMed1992-01/2006-01有关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与组织损伤修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ngiotensinⅡtype2receptor,injury”,限定语种为英语;检索CNKI1995-01/2005-12有关血管紧张素Ⅱ与组织损伤修复的文章,限定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33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研究2型受体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和机制的文献。②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0余篇关于2型受体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组织损伤修复,特别是与心、肾、脑组织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的27篇为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对符合标准的23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2型受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心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尽管2型受体与心、脑、肾、血管损伤修复及相关疾病发病关系的文章较多,然而2型受体在局部组织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正受到关注。试验证据来源于细胞、动物、人体。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广泛的分布在各个脑核、心脏、血管组织、肾上腺、肾脏、创伤的皮肤组织。累积的证据表明,它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凋亡和分化,与胚胎的发育以及组织的再生有关,而且也参与了血管张力的调节。结论:2型受体激活剂提供了靶器官的脏器保护作用,1型受体的拮抗剂启动了2型受体的功能,以上将有助于揭示2型受体介导作用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皮肤组织损伤后的修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除经典的作用外,还作为一个多效因生长因子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参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阐述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皮肤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01血管紧张素Ⅱ与皮肤组织损伤修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ngiotensin Ⅱ,ski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计算机检索CNKI1995-01/2004-05有关血管紧张素Ⅱ与组织损伤修复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35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和机制的文献。(2)不排除是否为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Meta分析类文章、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舳余篇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组织损伤修复,特别是与皮肤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25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皮肤以外组织器官,尽管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脑、肾、血管损伤修复及相关疾病发病关系的文章较多,然而血管紧张素Ⅱ与皮肤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受到关注。试验证据来源于细胞培养、动物、人体。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将作为一个激素和局部多效应生长因子影响皮肤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深入认识其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并为治疗难愈创面和瘢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除经典的作用外,还作为一个多效因生长因子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参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阐述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皮肤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01血管紧张素Ⅱ与皮肤组织损伤修复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AngiotensinⅡ,ski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计算机检索CNKI1995-01/2004-05有关血管紧张素Ⅱ与组织损伤修复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约350篇文献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研究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和机制的文献。②不排除是否为随机、对照和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Meta分析类文章、综述类文献及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0余篇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组织损伤修复,特别是与皮肤损伤修复相关的文章。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25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血管紧张素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皮肤以外组织器官,尽管血管紧张素Ⅱ与心、脑、肾、血管损伤修复及相关疾病发病关系的文章较多,然而血管紧张素Ⅱ与皮肤损伤修复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正受到关注。试验证据来源于细胞培养、动物、人体。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将作为一个激素和局部多效应生长因子影响皮肤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深入认识其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并为治疗难愈创面和瘢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尹涛  王海昌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121-123
目的: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研究有了很多的进展,了解血管紧张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不同受体而产生效应的多样性,将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启示。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0—01/2005—06关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心血管效应的文章。检索词“Receptor,Angiotensin,Type2,cardiovascular syste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5-06/2006-01,检索词“Angiotensin Type 2Receptor,AT2R”。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2000—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筛选,选取相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效应的研究。②该型受体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3)能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获取文章的全文。排除标准:①除心血管系统外有关其它系统的研究。②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2篇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心血管效应相关的文献,其中25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①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一定量的表达,而且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表达量会发生改变。(2)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可对心血管的细胞、组织结构及功能产生多种影响。(3)已经发现有若干种分子机制介导这些效应。 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许多效应是拮抗1型受体的,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不少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对于该型受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及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的研究有了很多的进展,了解血管紧张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不同受体而产生效应的多样性,将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启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0-01/2005-06关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心血管效应的文章。检索词“Receptor,Angiotensin,Type2,cardiovascularsyste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5-06/2006-01,检索词“AngiotensinType2Receptor,AT2R”。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2000-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筛选,选取相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效应的研究。②该型受体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③能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获取文章的全文。排除标准:①除心血管系统外有关其它系统的研究。②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2篇与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心血管效应相关的文献,其中25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一定量的表达,而且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表达量会发生改变。②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可对心血管的细胞、组织结构及功能产生多种影响。③已经发现有若干种分子机制介导这些效应。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许多效应是拮抗1型受体的,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不少争议,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对于该型受体的认识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及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与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梗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探讨脑梗死与基因多态性问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 980—01/2005-03与脑梗死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章,检索词“cerebral infarction,gene polymophysm”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5-03期间的相关文章,并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含上述关键词的文献,然后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正常对照组和脑梗死组。排除综述文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主题的英文研究性文献65篇,其中5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收集到中文文献113篇,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19篇中、英文文献列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索Ⅱ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载脂蛋白E、纤维蛋白原、雌激素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结论:脑梗死的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成果不尽一致,但对各种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唐勇  任先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27-130
目的:总结Nogo受体和阻断剂的性质,与轴突生长的相互关系,探讨Nogo受体阻断剂在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7—01/2006—01关于脊髓损伤与Nogo受体的文章。检索词“spinal cord injury,Nogo,NgR”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Nogo受体”。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脊髓损伤修复与Nogo受体及阻断剂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25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Nogo-66受体1是髓鞘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及Nogo的共同受体。通过Nogo-66受体1/P75/LINGO-1的受体复合物激活RhoA,导致神经元轴突溃变,抑制功能恢复。NEP1~40等是Nogo-66受体1的受体阻断剂,能够促进轴突生长。 结论:Nogo-66受体1阻断剂能促进神经再生租功能恢复,很有希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醛固酮参与糖尿病及其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探寻一条新途径。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检索词“aldosterone,diabetic nephropathy。CYP11B2 gene 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醛固酮,安体舒通,糖尿病肾病”。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血浆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或蛋白尿的相关性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尤其是小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32篇重复性研究。19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篇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综述,4篇关于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血浆醛固酮水平及高血糖相关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5篇关于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4篇关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资料综合: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部分位点的多态性改变除导致血浆醛固酮水平发生改变外,还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醛固酮除了传统的水钠滞留导致容量性血压升高外,还单独参与或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的部分靶器官损伤作用,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防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展。 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单独及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两联、三联应用能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须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脑梗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探讨脑梗死与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01/2005-03与脑梗死基因多态性相关文章,检索词“cerebralinfarction,genepolymophysm”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2005-03期间的相关文章,并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含上述关键词的文献,然后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正常对照组和脑梗死组。排除综述文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主题的英文研究性文献65篇,其中5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收集到中文文献113篇,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选择有代表性的19篇中、英文文献列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载脂蛋白E、纤维蛋白原、雌激素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结论:脑梗死的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成果不尽一致,但对各种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性氧诱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为抗氧化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5-09期间Medline的相关文章,检索词“vascularsmoothmusclecell,angiotensinⅡ,reactiveoxygenspecies,signalingtransdu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随机、盲法的研究文献,然后筛除重复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关于活性氧在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信号转导文献,1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中,18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14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一型受体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刺激NAD(P)H氧化酶产生活性氧,活性氧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如钙离子、蛋白酪氨酸激酶、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核因子-κB,通过信号的级联反应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活性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信号途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很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升高可能参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危险人群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插入/缺失多态性筛查,并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手段。 资料来源:全面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的文章,以“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Polymorphism,Heart disease”为 检索词,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的文章,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多态性;心脏病;一级预防”为检索词,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文献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对重点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及追踪相关全文,排除重复性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有关文献,排除的20篇系同一研究、综述、Meta分析等文献。纳入与本文密切相关的28篇。 资料综合:分别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物活性,以及其与冠心病、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扩张性心肌病的关系,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否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筛查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人群并进行一级预防等方面作以综合。 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筛查心血管病的危险人群,进行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近几年来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行总结。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90—01/2005-09关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Osteoanhritis,Estmgen,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5-09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性关节炎,雌激素,多态性”,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实验研究类文章。排除标准:综述类文献。对检索出的文献查找全文,删除不相关的文献和重复的文献,保留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53篇此类文章,符合纳入标准20篇,其中2篇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13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的关系,5篇是骨性关节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排除33篇,为重复和综述类文章。 资料综合: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化为特征的关节疾病,与众多因素相关。目前虽无法明确影响骨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但是雌激素在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是肯定,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也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 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相关,且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BtgⅠ位点的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3.
桑慧  王家富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147-149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性氧诱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途径,为抗氧化剂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5-09期间Medline的相关章。检索词“vascular smooth musclecell,angiotensin Ⅱ,reactive oxygen species,signaling transduction”,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随机、盲法的研究献,然后筛除重复研究。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关于活性氧在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信号转导献,1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中,18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14篇为综述类章。资料综合: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一型受体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刺激NAD(P)H氧化酶产生活性氧,活性氧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激活下游的信号分子,如钙离子、蛋白酪氨酸激酶、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核因子-KB,通过信号的级联反应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结论:活性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信号途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年来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其多态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4-01/2006-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gen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01/2006-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同心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0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2篇文献中,3篇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作用,10篇涉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生物学特征,1篇涉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及其多态性,10篇涉及正常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10篇涉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资料综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在水盐的代谢平衡和血管张力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等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有差异性,说明亦与种族和遗传背景有关;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I/D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病相关,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甚至相同种族、相同民族的研究结果是不完全相同的。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其基因I/D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等正常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感性,严重性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Nogo受体和阻断剂的性质,与轴突生长的相互关系,探讨Nogo受体阻断剂在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6-01关于脊髓损伤与Nogo受体的文章。检索词“spinalcordinjury,Nogo,NgR”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脊髓损伤,Nogo受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脊髓损伤修复与Nogo受体及阻断剂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25篇重复性研究。2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Nogo-66受体1是髓鞘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以及Nogo的共同受体。通过Nogo-66受体1/P75/LINGO-1的受体复合物激活RhoA,导致神经元轴突溃变,抑制功能恢复。NEP1~40等是Nogo-66受体1的受体阻断剂,能够促进轴突生长。结论:Nogo-66受体1阻断剂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很有希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并分析醛固酮参与糖尿病及其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探寻一条新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检索词“aldosterone,diabeticnephropathy,CYP11B2genepolymorphis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醛固酮,安体舒通,糖尿病肾病”。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血浆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或蛋白尿的相关性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因素。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尤其是小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51篇,排除32篇重复性研究。19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篇关于醛固酮与糖尿病肾病的综述,4篇关于CYP11B2基因多态性与血浆醛固酮水平及高血糖相关性的临床与基础研究,5篇关于醛固酮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4篇关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资料综合: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部分位点的多态性改变除导致血浆醛固酮水平发生改变外,还与血糖变化密切相关。醛固酮除了传统的水钠滞留导致容量性血压升高外,还单独参与或介导了血管紧张素Ⅱ的部分靶器官损伤作用,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防治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展。结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单独及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两联、三联应用能为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提供一条新途径,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须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很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升高可能参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危险人群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插入/缺失多态性筛查,并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是预防心血管病的有效手段.资料来源:全面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的文章,以“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Polymorphism,Heart disease”为检索词,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关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的多态性对血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的文章,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多态性;心脏病;一级预防”为检索词,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文献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并对重点文献进行手工检索及追踪相关全文,排除重复性研究、综述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8篇有关文献,排除的20篇系同一研究、综述、Meta分析等文献.纳入与本文密切相关的28篇.资料综合:分别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物活性,以及其与冠心病、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扩张性心肌病的关系,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治疗反应,否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筛查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人群并进行一级预防等方面作以综合.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筛查心血管病的危险人群,进行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来发现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细胞,提示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希望。为此就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SCs,SCI”,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基质细胞,脊髓损伤”,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定向分化、鉴定以及骨髓基质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或作用机制等内容。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8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3篇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3篇涉及骨髓基质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诱导,1篇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的鉴定,3篇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6篇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资料综合: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用于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有许多优势,被视为多种组织细胞移植的替代来源和基因治疗的有效运载工具。骨髓基质细胞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研究提示,取材方便、易于扩增、易于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脊髓损伤细胞治疗的一个备选来源,为修复脊髓损伤带来了希望。 结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骨髓基质细胞,随着转基因治疗和联合细胞移植的深入研究,将为脊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血管内皮细胞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态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并与血栓形成等疾病有一定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3—01/2004—01期间的关于剪切力的相关文章,检索词:“Deformability”和“endothelial cell”,限定文章语种类为英文;检索维普数据库1995—01/2004—01期间剪切力相关文章,检索词“剪切力”、“内皮细胞”和“细胞骨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择剪切力、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文献38篇。资料提炼:在38篇文献中,按剪切力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研究的新观点进行提炼,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10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剪切力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而这种变化影响细胞损伤后的再生。同时剪切力可改变内皮细胞生理功能,激活内皮细胞Ca^2 通道、K^ 通道,引起力化学信号转导。结论:剪切力通过力化学信号转导途径,实现力化学转换,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这一生理功能改变可引起机体某些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血栓形成,从生物物理学观点阐明了剪切力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可降解支架在组织工程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综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丁酸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I和Elsevier数据库中1998—01/2006—03关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的文章。检索词“tissueengineering,scaffold,Polyhydroxybutyrate”并限定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6—03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组织工程支架,聚羟基丁酸酯”。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组织工程支架的特点及聚羟基丁酸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62篇,排除39篇重复性研究。23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4篇关于组织工程支架及聚羟基丁酸酯的特性,19篇关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具体组织的应用研究。 资料综合:聚羟基丁酸酯作为天然的热塑性高聚物,其本身具有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的优良性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软骨、骨、皮肤、血管、神经等组织的修复中,细胞在其支架上有着良好的生长,缺损的组织可以达到预期修复的效果。 结论:聚羟基丁酸酯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