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导致现阶段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增,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我国DM患者群的93.7%。采用合适的方法,准确的诊断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T2DM)显得极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一般出现的并发症,其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很严重。本文根据正常人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对比,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晶 《中国医学创新》2013,(23):162-164
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近年已被认为是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与血中葡萄糖相结合,也就是血红蛋白的糖基化部分,其合成的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呈正比。近年来在基层也开展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其对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其预后监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本文就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基层中近几年来逐步开展的检测方法的应用新进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T2 DM)患者脂质代谢、尿微量白蛋白(u-ALB)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278例T2 DM患者HbA1c水平分为三组:低值组HbA1c≤7%;中值组7%<HbA1c<10%;高值组HbA1c≥10%。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u-ALB水平,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检查。结果(1)三组间年龄、病程、血压、TC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BG、TG、LDL-C和u-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A1c呈正相关,(分别为r=0.992,P=0.04,r=0.998,P=0.22,r=1.0,P=0.08,r=0.845,P=0.18);(2)随着HbA1c水平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冠心病、脂肪肝的发病率升高(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和脑梗死的发病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2 DM患者HbA1c水平与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及其慢性并发症相关,应加强患者对HbA1c认识和检测,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检测2013年1月至6月8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清Hcy、HbA1c含量。其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mAlb/Cr)阳性组44例、阴性组38例。结果 U-mAlb/Cr阳性组血清Hcy、HbA1c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P〈0.05);Hcy及HbA1c均与U-mAlb/Cr水平呈正相关性(P均〈0.0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达95.4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水平(P〈0.01,P〈0.05)。结论血清Hcy、HbA1c的水平与T2DM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是降低 T2DM 及其并发症的关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T2DM的诊断标准之一,并将其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现对HbA1 c在T2DM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DM)的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考核的有效检测指标,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可,用糖化血红蛋白来监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诊断或辅助诊断糖尿病已经成为临床上的一种趋势。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将HbA1c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本文通过测定150例DM患者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探讨其在糖尿病诊断监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合并不同慢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无并发症的T2DM患者62例(对照组)及存在不同并发症的T2DM患者143例,后者包括4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组)、65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组)、37例合并多种并发症(多发并发症组).所有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Ins释放试验,并检测HbA1c水平.结果 4组间OGTT结果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周围神经病变组FIn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对照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多发并发症组的餐后0.5 h Ins及餐后1 h Ins依次降低(P<0.05);糖尿病肾病组、周围神经病变组、对照组、多发并发症组的餐后2 h Ins依次降低(P<0.05).结论 合并不同慢性并发症T2DM患者的血清Ins水平存在差异,但其HbA1c水平并无差异,检测Ins水平可能对T2DM慢性并发症的评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240例T2DM患者进行胆红素水平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HbA1c)增高者(166例,66.17%)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者(74例,30.83%)(P〈0.05);糖尿病病程〉1年者(126例)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病程〈1年者(74例,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测评估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董瑞鸿 《当代医学》2010,16(25):30-30
目的检测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分析初发T2DM患者MAU阳性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比浊法测定80例初发T2DM患者MAU及HbA1c。结果 80例初发T2DM患者中39例MAU阳性,MAU阳性组HbA1c、血糖、血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均高于MAU阴性组(P〈0.01)。MAU阳性组治疗14天后复查MAU31例好转。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糖、血压、血脂有关,积极干预病变可逆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糖尿病(DM)患者(糖尿病组)全血标本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2-微球蛋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HbA1c、β2-微球蛋白检测在DM并发症防治中的意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1c、β2-微球蛋白用于早期诊断DM并发肾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防治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肾脏并发症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无亲缘关系的T2DM患者194例和120例健康个体,均为汉族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三个病例组,搜集相应的临床资料并检测有关临床与生化指标,对不同组间的临床与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糖尿病患者易发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BUN、Cr水平、AER水平、合并眼底病变的比率及糖尿病阳性家族史比率肾病组显著高于非肾病组,而C肽水平显著低于非肾病组,多重回归显示LDL、TC、HbA1c,合并眼底病变,糖尿病家族史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呈正相关。结论LDL、TC、HbA1c,合并眼底病变、糖尿病家族史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发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水平与2型糖尿病(T2MD)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分析其对T2MD患者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331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97例)和无并发症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服糖后不同时间C-P、血糖和HbA1c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糖、HbA1c、C-P水平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T2DM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2DM患者空腹C-P、FBG以及服糖后1、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组患者服糖后1、2、3 h的C-P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服糖后3 h血糖和HbA1c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服糖后1、2、3 h的C-P水平以及HbA1c水平对T2DM并发症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联合检测相对于单项检测对T2DM并发症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C-P和HbA1c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有关,对T2DM患者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通过动态观察两者水平变化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89例作为T2DM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名作为健康组,均检测HbA1c、CA19-9水平,对比2组HbA1c、CA19-9水平、有无血管病变T2DM患者HbA1c、CA19-9水平,统计不同HbA1c水平、CA19-9阳性和阴性T2DM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HbA1c水平与CA19-9的关系。结果 T2DM组HbA1c、CA19-9高于健康组(P<0.05);与无血管病变相比,有血管病变T2DM患者HbA1c、CA19-9水平较高(P<0.05);与HbA1c水平<7.5%、7.5~9.5%并发症发生率15%(2/13)、37%(10/27)相比,HbA1c>9.5%并发症发生率65%(32/49)较高(P<0.05);与CA19-9阴性并发症发生率13%(4/31)相比,阳性T2DM并发症发生率52%(30/58)较高(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15日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30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群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人群 GA、HbA1c水平,将检测结果按2型糖尿病及伴不同并发症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 GA、HbA1c 的诊断效能.结果 1)单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肾病组 GA和 HbA1c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组GA与 HbA1c均呈正相关(P<0.01).3)2型糖尿病肾病组的 GA 水平为(28.3±10.4)%,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2.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 曲线结果显示,GA、HbA1c 诊断糖尿病最佳切点为15.4%和6.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9、0.918.结论 GA 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中明显升高,与 HbA1c有较好相关性,二者对2型糖尿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GA较 HbA1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更具相关性,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丽梅  王志刚 《中外医疗》2013,32(20):145-145,192
目的探讨安丘市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并分析血糖控制治疗方法与治疗方法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患者药物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填写调查表。结果 HbA1c≥6.5%的患者占76.9%;HbA1c未达标组的病程、WHR、BMI高于达标组(P<0.05)。结论安丘市T2DM患者有相当比例没有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标准,应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教育及管理水平,强调血糖监测及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重要性,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2DM)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因素,探讨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血糖管理,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整体控制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T2DM患者400例血糖控制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HbA1c总达标率仅为21.7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T2DM患者HbA1c达标率降低。目前约有半数以上T2DM患者血压及血脂控制未达标,且并发症患病率高。结论目前T2DM的患者的HbA1c达标率低,HbA1c与患者病程、自我管理及并发症情况相关,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程及个体特点,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确诊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照片检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DR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R组,而NDR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结论 HbA1c测定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DR的发生、发展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对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管内皮和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入选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测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HbA1c<7%组42例,HbA1c 7%~9%组42例,HbA1c>9%组31例。同时入选8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外周动脉张力测定( PAT)技术检测所有入选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计算反应性充血指数( RHI)。所有入选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A1c 7%~9%组和HbA1c>9%组患者的RHI值存在明显减低(P<0.05),且HbA1c>9%组患者RHI最低(P<0.05);②与HbA1c<7%组相比, HbA1c 7%~9%组和HbA1c>9%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室间隔厚度( IVS)、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明显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E/A值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7%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左心结构及功能均会出现异常,其异常程度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肾病与脂代谢紊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1例2型DM 并发DN患者的空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与无DN的T2DM患者及正常人比较.结果 T2DM无DN组和DN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HbA1c、FP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DN组的TG、TC、PG 、HbA1c显著高于T2DM无肾病组.C肽测定值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水平(UAER)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脂代谢紊乱是影响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防止T2DM患者DN的发生,除应重视控制血糖外,还应该注意血脂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