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报告5例手掌严重烧伤后痕娈挛缩畸形,利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上述情况用皮片或常规皮瓣修复均不够理想,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修复部瘢痕挛缩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2.
采用皮瓣、肌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等方法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19例。对19例患者行瘢痕松解切除术后,取用皮瓣、肌皮瓣移植整复11例,局部皮肤扩张后整复1例,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整复7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功能及外观尚为满意。认为:邻近皮瓣转位移植修复更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的优点,应予首选考虑。在无条件进行皮瓣修复的情况下,主张以真皮下血管皮肤移植。尤其是以腹壁下动脉为中心血供的整张  相似文献   

3.
鼻唇沟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的部分缺损时,其颜色、质地、弹性等方面较游离皮片移植或远位皮瓣转移的修复效果理想,作者总结了143例鼻唇沟皮瓣修复下睑、鼻、唇、颊部分缺损的经验,对鼻唇沟皮瓣在颌面部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手术中应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虎口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105例虎口瘢痕挛缩患者,根据伤情,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拇收肌挛缩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植皮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植皮术后虎口再次轻度挛缩,不影响功能。11例应用腹股沟轴形皮瓣和前臂岛状皮瓣修复术后,虎口较臃肿,拇内收有影响,需二次整形。其余病例功能、外观较好。结论 虎口瘢痕切除、彻底松解、虎口创面根据情况选用皮片或皮瓣修复以及术后良好的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虎口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颈前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头颈部功能及外形。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胸三角等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2例,采用带蒂胸三角皮瓣10例,颈胸皮瓣8例,颈肩皮瓣2例,带蒂与吻合血管联合移植超长胸三角皮瓣1例,游离肩胛旁皮瓣1例。结果 20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感染坏死。经1-5年随访,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应用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成功率高,皮瓣质地、颜色与颈部相似,修复后皮瓣无臃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带蒂与吻合血管超长的胸三角皮瓣联合移植,是修复颌面颈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小儿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小儿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疗效。方法 对28例小儿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功能和外观好。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小儿会阴部瘢痕挛缩畸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皮瓣、肌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等方法整复颏颈部瘢痕孪缩畸形19例。对19例患者行瘢痕松解切除术后,取用皮瓣、肌皮瓣移植整复11例,局部皮肤扩张后整复1例,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整复7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功能及外观尚为满意。认为:邻近皮瓣转位移植修复更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的优点,应予首选考虑。在无条件进行皮瓣修复的情况下,主张以真皮下血管皮肤移植。尤其是以腹壁下动脉为中心血供的整张真皮下血管网皮肤。血管网较粗,完整,移植后皮肤存活率较高,供体面积达374cm2,供区仍可直接缝合,不需另行植皮。  相似文献   

8.
游离皮瓣移植是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患者自身的供皮血管与受皮血管相吻合的方法,修复与重建因某种原因所致的组织缺损,修复其形态与功能。游离皮瓣与带蒂皮瓣相比较,具有不需要固定姿势,一次手术即可完成修复与重建功能,疗程短,病人痛苦轻,花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邹忠桃  姜鹏 《现代医学》2006,34(4):261-262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50例手部深度烧伤者中38例于入院后1—5d行早期创面清创、切削痂植皮术,其中邮票状皮片移植12例、整张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26例;12例于入院5d后行创面清创、切削痂植皮术及皮瓣移植术。术后均行早期功能锻炼和后期康复治疗。结果整张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者较邮票状皮片移植者创面愈合好,瘢痕轻,功能恢复好;延迟手术者较早期手术者创面愈合差,部分创面经多次换药后愈合;皮片移植较皮瓣移植者创面愈合差,其中2例手背残余创面骨质外露、经钻孔肉芽创面植皮后方愈合,功能和外形明显受影响,皮瓣移植者虽外形臃肿,但后期功能恢复好。结论根据手部烧伤的原因正确判断伤情,采用及时合理的手术方法修复创面,创面愈合后不仅外形满意,而且有利于功能的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电击伤创面不同时期处理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笔者通过对近10年26例31个肢体四肢电击伤深度创面根据不同时期灵活采用岛状皮瓣、轴型带蒂皮瓣、游离皮辩、随意皮瓣、皮片移植等不同手术方式修复,比较手术方式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例31个肢体四肢电击伤深度创面接受治疗,除2例游离皮瓣生长欠佳需二期手术及错过早期治疗单纯行肉芽创面植皮术后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效果满意.结论:电击伤后应争取早期清创,一期封闭创面,首选轴型皮瓣(岛状或带蒂),次选随意皮瓣,对于不能利用以上二种方法修复,才慎重考虑选用游离皮瓣,对于错过早期修复或者相对较浅的创面可考虑皮片移植.  相似文献   

11.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SVNF)是继游离皮瓣、肌皮瓣和筋膜皮瓣之后出现的又一类型的皮瓣。自临床应用以来[1],不仅效果优于皮片移植和传统皮瓣移植而受到修复外科和创伤外科的普遍重视,且因其独特的成活方式为皮瓣移植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自1997年至今对1...  相似文献   

12.
肘部瘢痕挛缩的整复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肘部瘢痕挛缩的整复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轻度患者一般采用局部皮瓣如:旋转皮瓣,五瓣法或Z成形术整复,重度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片移植或加邻近皮辫整复术。结果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局部旋转皮瓣,五瓣术或Z成形术是修复轻度肘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片移植或加邻近皮瓣整复术是修复重度肘部瘢痕挛缩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颈前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头颈部功能及外形。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胸三角等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2例,采用带蒂胸三角皮瓣10例,颈胸皮瓣8例,颈肩皮瓣2例,带蒂与吻合血管联合移植超长胸三角皮瓣1例,游离肩胛旁皮瓣1例。结果 20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感染坏死。经1~5年随访,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成功率高,皮瓣质地、颜色与颈部相似,修复后皮瓣无臃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带蒂与吻合血管超长的胸三角皮瓣联合移植,是修复颌面颈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前臂游离皮瓣经血管吻合移植修复3例口腔颌面部缺损,介绍了前臀皮瓣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特点、手术要点、血管危象的防治及术中,术后的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手术适应症,方法:采用游离中厚皮片移植,各种皮瓣修复等手术治疗收治的93例病人,对治疗结果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了皮瓣或皮片失活的原因。结果:皮片或皮瓣完全成活71例,部分成活18例,不成活4例。功能恢复完全者79例,部分功能恢复者11例,功能无恢复者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治疗方法。方法 1998-2003年,收治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63例,行瘢痕切除矫形后固定,皮片及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48例随访1-3年,所有受累关节得到完全或大部矫正,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整形手术应在瘢痕稳定后及早进行。创面无肌腱、骨骼裸露者宜用全厚皮片修复。需皮瓣修复者,手、足部皮瓣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美学效果,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美学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9例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术效果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不同皮片或皮瓣修复后色素沉着、皮片挛缩、表皮脱失情况及外观满意效果.结果:皮瓣修复及全厚皮片修复色素沉着、皮片挛缩、表皮脱失率少于薄中厚皮片修复,外观效果满意度高于薄中厚皮片修复,皮瓣修复色素沉着及皮片挛缩少于全厚皮片修复,外观效果满意度两组无差异.结论:全厚移植皮片及皮瓣修复有较好的美学效果,适宜于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5例手掌严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利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上述情况用皮片或常规皮瓣修复均不够理想,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修复手掌部瘢痕挛缩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唇、下颌及颈部烧伤后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总结68例唇、下颌及颈部烧伤后瘢痕增生和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及手术后愈合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对68例患者的上唇、下唇、下颌及颈部4个部位,采用常规皮瓣、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肤扩张术后皮瓣、全厚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移植和薄中厚皮片移植6种手术方法进行整形;从愈合后是否有水泡、色素沉着的严重程度、是否臃肿、颌颈角形态、柔软度、有无坏死、远期有无收缩7个方面进行比较,各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其中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肤扩张术后皮瓣、全厚皮片移植3种方法优点明显。【结论】应用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扩张皮瓣覆盖手术创面,手术后效果更佳;全厚皮片移植效果较佳;其它手术方法应慎用。手术后尽早应用弹力颈托加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大鱼际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指腹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大鱼际皮瓣进行修复,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构成的血管网为皮瓣供血源,以正中神经掌皮支重建皮瓣感觉。将游离皮瓣移植覆盖创面,在显微镜下将游离皮瓣下方的桡动脉浅支与指端指固有动脉吻合、桡动脉浅支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皮神经和指神经断端吻合,供皮区全厚皮片植皮,术后10天进行功能锻炼防止畸形。结果:18例患者游离皮瓣均成活,血运、质地和弹性良好,对掌及对指功能正常,指腹2点辨别觉为2~3 mm。结论:鱼际穿支游离皮瓣质地好、厚薄适中优点(接近生理解剖,恢复后皮瓣带有指纹感),是修复指腹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其血管表浅利于解剖、皮瓣穿支丰富,供区创伤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