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气道是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与多功能呼吸机连接可监测通气量、呼吸力学等参数,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护理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我院ICU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经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12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苗慧  宋晓莉  刘钰  杨晓秋 《河北医学》2012,18(3):413-415
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均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增加肺泡内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1].现将近年来有关人工气道的固定、气道湿化、气囊管理、吸痰管理、感染控制等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研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吸痰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婵 《广东医学》2007,28(4):678-678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  相似文献   

4.
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1]。本文就近年来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进展和临床护理经验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借助吸痰管保留在气道法暂时替代气管插管达到辅助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一次性吸痰管在吸痰时插入气管内并保留.结果 减轻患者因反复多次吸痰造成口鼻腔粘膜损伤破裂,同时吸净疫液并保留吸痰管的方法,达到辅助通气、提高氧饱和度的效果.结论 借助吸痰管保留在气道内的方法暂时替代气管插管达到辅助通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人工气道是指气管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道通道,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但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模式、呼吸途径发生改变,外界气体直接进入气管,未经过鼻腔及咽部的湿化和过滤,将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干结不易排出,而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时,患者往往呼吸急促,进一步加重了此种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相当数量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中,为了达到支持人工通气,解除上气道的阻塞,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护气道的目的,往往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一个通畅的人工气道。有部分病人通过气管插管,清除了气道内的分泌物或血液等,可以暂时解除气道阻塞,恢复有效的通气。但对大多数疗效差或需作较长时间人工通气者,则应考虑作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改变了生理上的气道,提供了气管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途径,加之内外环境及  相似文献   

8.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气管切开)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气管插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主要用于机械通气及气道分泌物的引流.现介绍我们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及机械通气提供条件,目前最常用的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笔者在ICU病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现将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困难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喉罩[1](laryngeal mask airway,LMA)问世以来,改变了气道管理的传统概念.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畅通、恢复通气的必要措施.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尽早尽快地做气管内插管行人工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由于部分患者气管插管困难,导致延误插管时间,喉罩的诞生弥补了这项空白.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对69例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困难者应用喉罩通气37例,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龙雪梅  王定丽  肖峰 《重庆医学》2008,37(19):2193-219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阻塞,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气,增加有效呼吸量的治疗手段.合理的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正确有效的吸痰方法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出,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人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目的在于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以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根据插管途径不同,气管插管又可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着至关重的作用,也是治疗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一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做好气道护理。  相似文献   

14.
纤支镜导向经鼻插管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方法采用聚氯乙烯低压套囊插管,经鼻气管内插入机械通气。结果可延长气管插管时间,合并症小,优于经口插管及气管切开。结论经鼻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或者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危重患者的生命通道.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人工气道建立的同时,破坏了上呼吸道正常的过滤、加温、加湿及防御功能,使水分丢失过多,痰液粘稠不易排出,易造成气道阻塞,并发肺部感染.我院自2007年5月~2008年3月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气管内湿化吸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为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经气管切开所建立的人工气道,其护理的主要目的 是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将28例误吸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2例),均建立气管内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组应用FOB进行气管内吸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用吸痰管吸取.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差值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 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经FOB进行气管内吸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能使气道内异物和分泌物清除更彻底,更有利于呼吸衰竭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不建立人工气道即可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气管插管[2],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可间歇使用、保留患者语言和进食功能的特点.我院采用此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收治气管插管患者38例,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我科38例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平 《河北医学》2008,14(5):612-613
危重病人气管插管及经口咽通气管内吸痰能有效地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并利于气道雾化、湿化及气道内给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