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概述了当归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利用现代化学与药理学研究方法,更深入地对其不同成分进行研究,以便更有效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当归挥发油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C-MS测定当归挥发油的化合物,利用TCMSP、PubChem以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相关成分靶点,TTD、DrugBank、DisGeNET以及OMIM数据库筛选失眠相关靶点,STRING在线平台将当归挥发油的成分靶...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测当归挥发油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方法采用GC-MS检测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网络、蛋白-蛋白互作网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靶点-组织分布网络预测当归挥发油Q-Marker,分子对接验证Q-Marker生物活性,查阅文献佐证Q-Marker有效性。结果 18批次当归挥发油GC-MS分析获得了5个共有成分,以共有成分为Q-Marker候选成分做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藁本内酯与丁烯基酞内酯为当归挥发油Q-Marker,Q-Marker作用于核心靶点PIK3R1、CHRM1、CHRM2、SRC、CREBBP,通过重要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分布于大脑皮层、胆囊、平滑肌、前列腺、膀胱、扁桃体、基底神经节及海马中发挥药理作用;分子对接中藁本内酯、丁烯基酞内酯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现当归挥发油Q-Marker较好的生物活性,文献佐证了Q-Marker有效性。结论预测的Q-Marker为当归挥发油质量标准的建立及当归挥发油质量评价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归饮片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袁久荣  容蓉  杨东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601-603
目的:研究当归Angelicasinensis饮片挥发油成分的组成,为四物汤配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当归饮片挥发油,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成分。结果:自当归头饮片挥发油中检测到88个峰,鉴定了其中42种成分,占挥发油组成的51.34%;全当归饮片挥发油中检出94个峰,鉴定了其中54种成分,占挥发油组成的90.86%。结论:首次研究了当归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陇产当归挥发油类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为道地药材的合理使用与深度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策略。方法:本研究联合使用Pubchem、UniProt、CTD、Omicshare、SWISS、STITCH、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多个靶点筛选、预测与分析数据库,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模型。最后对陇产当归特征性高含量化学成分群-挥发油类化合物相关靶点进行挖掘预测,借助Omicshare和CT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相关作用网络,进一步挖掘陇产当归多维药理作用机制。结果:陇产当归挥发油类成分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和正丁烯基苯酞通过LAU、ALOX5、ESR1、AR等36个靶点作用于Na+/Cl-神经递质转运蛋白、SLC介导的跨膜转运、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多维药理作用,这些成分主要可治疗神经系统、肿瘤、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16种相关疾病。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寻找不同产区药材特征性高含量化学成分群(与其他产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键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网络,为深入研究我国不同产区中药资源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考察不同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以经典促渗剂氮酮为对照,分别制备含不同中药挥发油(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剂,大鼠腹部给药,考察不同挥发油对布洛芬的透皮促渗效果。与不加促渗剂的对照组相比,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肉桂挥发油和氮酮促渗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1.87%,171.05%,151.37%,148.66%。采用反卷积法分别对3种中药挥发油促渗下布洛芬凝胶体内外透皮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3种布洛芬凝胶剂体内外透皮吸收结果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999 7,0.995 2,0.999 4)。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能够显著提高布洛芬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以凝胶剂为剂型的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研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当归挥发油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对当归挥发油提取、化学成分分析鉴定、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新进展做一综述。以当归挥发油为关键词检索了1994~2004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1997~2004年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数据库),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比较了多种当归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方法。对当归挥发油药理作用的多项研究报告进行了总结,包括当归挥发油毒性、对子宫平滑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常见的当归挥发油提取方法有3种,不同提取方法下挥发油的收率不同。其化学成分复杂,研究者不断分离得到新的化学成分。当归挥发油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作用,能够抑制多种机制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当归挥发油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并且具有平喘、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目前当归挥发油主要应用于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对当归挥发油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建立44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挥发油指纹图谱,质谱检索库及保留指数法鉴定各色谱峰所示化学成分,用噻唑蓝染色(MTT)实验考察不同产地当归挥发油对HUVECs细胞的增值率,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并分析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作用的相关关系。结果: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色谱峰X_1,X_2与细胞增殖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其余色谱峰与细胞增殖率均呈正相关的关系,且其中X_3,X_6,X_7号色谱峰回归系数较大,是当归挥发油促HUVECs细胞增殖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建立当归挥发油谱效相关关系,可为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三因素(当归挥发油酸性部位A1、酚性部位A2和中性非酚性部位A3部位)二水平(给药与不给药),以豚鼠气管平滑肌张力变化为指标,研究分析当归挥发油不同部位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交互影响。结果:当归挥发油总油及凡(中性非酚性部位)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松弛作用(P〈0.01),A1(酸性部位)和A2(酸性部位)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不明显,A1与A2之间存在明显交互影响。结论:当归挥发油中A3(中性非酚性部位)是松弛豚鼠离体气管平滑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0.
炮制对当归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毅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96-497
目的:研究炮制对当归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临床常用当归不同炮制品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比较炮制对当归挥发油的影响。结果:炮制后挥发油及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各制品中以临床最为常用的酒炙品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