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2例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患者斑帖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病因及规律。方法 用IQ标准系列斑贴试验试剂盒对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182例患者中阳性者 12 2例 ,阳性率为 6 7 0 3% ,其中接触性皮炎组斑试阳性率为 79/ 10 1(78 2 % ) ,湿疹组斑试阳性率为 4 3/ 81(5 3 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2 84 ,P <0 0 1)。结论 斑贴试验对了解接触性皮炎、湿疹的病因及指导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对临床上原因不明的过敏反应可做斑试 ,以排除过敏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对17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面部皮炎组(103例)、手部湿疹组(48例)和外阴湿疹组(27例),均进行斑贴试验,并以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74.16%,面部皮炎患者阳性率为69.90%,手部湿疹患者阳性率为79.17%,外阴湿疹患者阳性率为81.48%,对照组阳性率为5.00%,四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59,P0.01),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5);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5.28%)、卡巴混合物(19.66%)、芳香混合物(19.10%)、重铬酸钾(16.85%)、对苯二胺基质(13.48%),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分别为31.48%、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4,P0.01);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湖州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通过斑贴试验寻找相应变应原,可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含有此类物质的物品,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斑贴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斑贴试验能较为准确地确定皮炎湿疹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提供正确的防治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患者126例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对斑贴试验所用抗原出现1种阳笥反应者81例(78.6%),2种以上阳性者35例(33.9%)。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均可由不同种类的过原引起,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87.35,P〈0.01,X^2=137.75,P〈0.01)。结论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具有  相似文献   

4.
1996~ 2 0 0 1年 ,应用斑贴试验系列抗原诊断试剂盒(南京医学院皮肤免疫研究所研制 )。对临床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的门诊患者做斑贴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82例中男 30例 ,女 5 2例 ;年龄 10~ 72岁 ,平均 38岁 ;接触性皮炎 2 2例 ,湿疹 34例 ,荨麻疹 2 6例。所有患者均在停用抗组胺药 4 8小时 ,停皮质类固醇激素 1周后进行斑贴试验 ,其中接触性皮炎患者在皮疹消退后进行 ,湿疹患得在皮疹减轻后进行。2 斑贴试验方法 采用“辩敏牌”斑贴试验标准化筛选抗原及FinnChamber斑试器。试剂盒…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宝安地区151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与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患者主要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特点。方法用瑞敏牌斑贴试验试剂对确诊为皮炎和湿疹的患者做斑贴试验。结果 151例患者中阳性者100例,阳性率66.22%。结论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慢性湿疹和皮炎患者的接触性致敏原及其性质,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溧水地区常见变应原种类,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80例(面部皮炎106例,手部湿疹47例,外阴湿疹27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以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过敏组斑贴试验阳性率74.44%,高于对照组(2.78%)(χ2=66.58,P0.01),3组病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常见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23.89%)、卡巴混合物(20.00%)、芳香混合物(19.44%)、重铬酸钾(17.22%)、对苯二胺基质(13.89%);3组病例中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例存在2种及以上的阳性变应原;男女性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33.33%,13.82%)、芳香混合物(12.28%,22.76%)。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重铬酸钾、对苯二胺基质是引起溧水地区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7.
187例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医务人员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医务人员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的致敏因素。方法 对长沙市部分医院及湖南省部分地区医院患该种皮肤病的工作人员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187例患者对1种或1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共122例,阳性率65.2%,其中湿疹患者斑试阳性55/102(53.9%),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试阳性41/57(71.9%)。结论 湿疹皮炎患病与环境、职业有关,医务人员应加强在工作中的自我防护,防止湿疹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80例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炎湿疹病因不易确定,许多皮炎湿疹是接触了各种外界因素,特别是对各种化学物质过敏所致,即所谓的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是确定化学性致敏原一个较为简单可靠的方法.我们观察了80例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于春润 《中国卫生产业》2013,(26):118-118,120
目的分析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致敏源,探讨常见的致病因素,以期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更好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皮肤门诊确诊的4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斑贴试验,并对不同组之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选用20种标准抗原对45例患者进行试验,有37例患者对其中的17种抗原出现了1种或多种阳性抗原反应,总的阳性率高达82.22%,且其中硫酸镍的阳性率为35.13%,重铬酸钾的阳性率为29.72%,卡巴混合物的阳性率为27.02%,其余为芳香混合物、硫柳汞、氯化钴的混合物。且接触性皮炎的阳性率为80.23%,湿疹的阳性率为73.33%,过敏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1.25%,复发性皮炎的阳性率为75%,脂溢性皮炎的阳性率为50%。结论硫酸镍、卡巴混合物、重铬酸钾是引发患者皮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接触性的过敏原是引发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斑贴试验可以有效的诊断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斑贴试验在金属过敏等环境与职业性皮炎中的诊断价值,了解镍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110例疑诊为接触性皮炎患者,并对13例硫酸镍(5%)斑贴试验不同时段阳性反应皮肤进行活检。结果 3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对硫酸镍敏感(占35.5%),其中阳性反应皮肤组织学特征为:24h时表皮轻度海绵变性和灶状空泡变性,少许嗜酸性粒细胞外渗;48-72h时表皮和真皮炎症达高峰,主要是CD45RO^ T细胞和CD68^ 巨噬细胞分布于炎症表皮及真皮血管周围。916h-5d时表皮轻度增生,不同细胞成分参与修复过程。结论 硫酸镍是引起湿疹皮炎类疾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镍皮炎病理学改变符合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