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人群使用螺旋CT测量肺容积时的最佳扫描参数组合。方法:随机选取40名藏族学生,分成4组,分别在不同扫描参数组合下进行全肺扫描和3D图像的重建。采用配对设计的总体均数比较,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合适的参数组合。结果:使用不同螺旋CT扫描参数测量得到的肺容积无显著性差异,但相对适合于高原地区藏族青年学生在测量肺容积时的扫描参数组合为螺距1.5、层厚10.0mm、层厚5.0mm、管电流60mAs.结论:我们总结了在藏族青年学生中肺容积测量时的螺旋CT最佳扫描参数组合,它也适用于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其它藏族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CT肺气肿定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0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均实施高分辨率CT及肺功能检查。按照病变程度分为A组〔1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0%〕、B组(2级,50%≤FEV1%80%)、C组(3级,30%≤FEV1%50%)、D组(4级,FEV1%30%)。观察四组肺气肿组织容积占全肺比例(LAA%)及肺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肺气肿定量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四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组LAA%高于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B组、C组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与LAA%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高分辨率CT肺气肿定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且肺气肿定量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中山市三乡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6例,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对其肺功能的评估结果实施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患者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为(67±12),生存质量评估分数为(1.7±0.3)分,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35,P0.05);患者肺功能的各个参数和抑郁症状计分均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用力肺活量和抑郁症的关系系数是-0.780,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336,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630,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887,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和抑郁症状的关系系数是-0.787,说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与肺功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轻、中、重度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的相关性,为祛痰、化瘀、补虚三法在临床适当施治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方法:采用肺功能仪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观察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症状按痰、瘀、虚(肺、脾、肾)证分类,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对全部观察病例分级记分.数据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结果:瘀证、虚证、痰证与肺功能显著相关(P<0.05).瘀、虚证与肺功能呈负相关,痰证与肺功能呈正相关,年龄及性别与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虚证、瘀证程度越重,肺功能越差;痰证越重肺功能越好.化痰祛瘀补虚有助于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此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慢阻肺稳定期患者200例,选择时间阶段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分不同组别行差异性治疗方式: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予以中西医联合治疗、单一的西医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各项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生活质量评分[(87.77±5.32)分]、肺活量[(1.88±0.23)L]、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57.77±15.2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1.27±0.33)L]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结果分别为[78.00%、(70.12±5.11)分、(1.51±0.12)L、(46.11±13.12)%、(0.82±0.41)L],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益肺灸法配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对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气虚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益肺灸法及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益肺灸的部位选取从大椎到腰俞之间的督脉,在督脉上隔生姜泥用督灸粉进行艾灸;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生活质量积分变化,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益肺灸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肾气虚型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愈肺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作用,为COPD稳定期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中药愈肺宁丸剂口服半年;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干预.治疗前后测定常规肺功能、血气分析,并记录中医症候计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愈肺宁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胀常见证候之间心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收治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分别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心脏超声检查、肺功能测定等,并统计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功能检查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FEV1/FV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患者证候之间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之间肺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患者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以及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处于较低水平,痰热郁肺证的心功能、肺功能水平相对较好,肺肾气虚证的肺动脉压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24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检测和肺功能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变范围、病情程度、病情分期、病程各检测指标的差异性,分析α1-抗胰蛋白酶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广泛结肠炎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均明显低于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病程≥5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均明显低于病程5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FEF25%、FEF50%、FEF75%、峰值流速、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α1-抗胰蛋白酶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FEF25%、FEF50%、FEF75%、峰值流速、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均呈明显正相关性,与残气量、功能残气量均呈明显负相关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明显下降,α1-抗胰蛋白酶与肺功能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中医脏虚证候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将9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证候表现分为单肺虚(25例)、两脏虚(肺脾两虚15例、肺肾两虚18例)、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经方升降散为基础,加味组成理肺化纤方,研究理肺化纤方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以及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血清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00只,体重(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实验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ig、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给药剂量为4.41 g.kg-1.d-1、强的松对照组给药剂量为1.05 mg.kg-1.d-1、强的松合理肺化纤方治疗组给等量的强的松和理肺化纤方水煎液ig,实验分两批,分别于7,28 d末次给药后,采用Anires2005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测试肺功能和样本碱水解法检测实验大鼠的血清和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切片,观察显示造模成功,检测实验大鼠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出量(PEF)和第0.25 s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 0.25/FVC%)、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表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肺功能和血清及组织Hyp含量均有显著改善,以中西药结合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理肺化纤方能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肺功能和降低血清及组织Hyp含量,尤其在加用激素强的松治疗时能明显减轻肺纤维化大鼠的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对中医学肺胀肺肾气虚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为肺胀肺肾气虚证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骨算法重建,再在上、中、下肺部行层厚为2mm的HRCT扫描.结果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可快速完成扫描,采集数据完整,并能减少各种伪影对CT图像的影响,最为清晰地显示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及HRCT技术能准确估计肺胀肺肾气虚证的病变范围及程度,为肺胀的早期科学诊断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肺痹通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肺痹通方治疗。结果显效4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1%;肺功能:肺总量TLC(%)、肺活量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此方虽不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胸部CT等实验室指标,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德国耶格公司肺功能仪(MasterScreenPFT)分别对COPD肺气虚证患者34例、COPD肺阴虚证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4例各做常规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最大通气量(MVV)。结果: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均较健康对照者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OPD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肺功能改变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功能测定可以为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反映病情变化实质,用于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15.
徐静萍  徐伟刚 《新中医》2015,47(4):69-71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止咳化痰治疗,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需使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穴位敷贴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肺肾气虚证积分、肺功能和BODE指数,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OR)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并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肺肾气虚证积分、SGOR评分和BODE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3项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百令胶囊内服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老年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探讨水中六字诀功法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62例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中六字诀组各31例,试验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肺功能的改变,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水中六字诀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水中六字诀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肺功能与6 min步行距离呈正相关性(P<0.05),而肺功能的提高和CAT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水中六字诀功法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较佳,且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力显著相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化痰降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确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化痰降气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峰流量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 化痰降气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肯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0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蕴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信息,进行肺功能等相关检查,并由患者本人填写COPD评估测试(CAT),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分析中医证型与年龄、病程的关系,CA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关系、中医证型与CAT评分的关系.结果:在患者平均年龄、平均病程、CAT评分方面,痰浊壅肺证、痰热蕴肺证与痰瘀阻肺证、肺肾气虚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年龄、病程、CAT评分以及肺功能在各中医证型中存在差异,CAT评分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组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疗效。方法 COPD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组方中药,对照组予固本咳喘片治疗,疗程45d。观察两组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比较、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指标改变、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组方治疗COPD缓解期中重度患者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结合茶碱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噻托溴铵与茶碱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12月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深吸气量(IC)等肺功能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结合茶碱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