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五常法"理论加强规范管理,并比较应用前、后1年某驻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抢救成功率、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及患者住院环境得到改善,团队协作精神、抢救成功率、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得到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常法"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易、见效快,可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医护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病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五常法"理论加强病房规范化管理,并对76名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病房应用"五常法"管理前后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等进行对比。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及患者住院环境得到改善,团队协作精神、物品完好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得到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常法"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容易实施,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病房的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ICU抢救物品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通过组织实施,对ICU抢救物品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实施"五常法"后ICU急救仪器完好率、抢救成功率、环境满意率、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五常法"简单、实用、见效快,将质量管理和科内每位工作者的责、权、利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培养了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优化医院环境,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4.
"五常法"在ICU抢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ICU抢救物品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组织实施,对ICU抢救物品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ICU急救仪器完好率、抢救成功率、环境满意率、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五常法"简单、实用、见效快,将质量管理和科内每位工作者的责、权、利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培养了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优化医院环境,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救护车物品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组织实施,对救护车抢救物品进行"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救护车急救仪器完好率、抢救成功率、取用每件物品的时间、清点补充每件物品的时间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五常法"只是原则,需要坚持才有成效,它为院前急救提供良好的抢救环境,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增强了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五常法”( Seiri,Seilon,Seiso,Seikelsu and Shilsue,5S)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应用“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骨科专科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统一标准,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并设立五常组和对照组,观察五常法应用效果.结果 五常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合评价实施病区护理五常法管理的效果。方法:制定五常法管理制度、工作指引、检查标准,对比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住院患者对医院环境满意率、相关病区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均优于实施前(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病区实施五常法管理,可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护理管理中,制定实施计划,由病区管理者带头实行,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4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常法"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病人住院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良好管理措施.应在急诊科大力推广"五常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各科室推广、实施,从而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口腔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口腔科门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然后严格按照五常法相关要求执行各项规定以及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五常法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诊室环境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器械准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仪器性能完好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五常法实施前(P0.05)。结论:在口腔科门诊积极实施五常法,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有助于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五常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五常法”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日常管理中,按照“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通过制定“五常法”审核表,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 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P值均〈0.05)。结论 在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五常法"在门诊口腔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口腔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急救物品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口腔器械准备完好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五常法"的应用提高了门诊口腔科的护理管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科室形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规范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法将NICU急救设备的管理工作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常规组和五常组,2008年1月~2008年6月为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2008年6月~2008年12月为五常组,按照五常法进行管理。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及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五常组的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护士操作考核合格率,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五常法管理的应用,规范了急救设备的管理,培养了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优化了病房环境,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时杜绝了护理隐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五常法用于手术室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 :应用“五常法”原理 ,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 ,设计了流程图 ,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标准等。从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推进 ,形成专科护理准则 (标准 )。结果 :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病人满意率五常组均高于常规组。结论 :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特需医疗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特需医疗门诊日常管理中,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工作现场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规范了特需门诊环境管理,物品准备完好率、精密和贵重仪器使用保管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特需医疗门诊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及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设计了流程图,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标准等。从形式化一行事化一习惯化推进。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结果: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病人满意率五常组均高于常规组。结论:五常法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术室急救物品管理新方法,创造安全、高效、合理的抢救环境.方法:将五常法运用于手术室急救物的管理,对物品的管理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结果:急救仪器完好率达100%,急救物品齐全,存取物品迅速有效,创造了整齐、清洁的环境,提高了手术患者危重时的抢救成功率,增强了团队精神.结论:五常法管理在抢救物品的管理方面起到了规范、提高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五常法”应用在外科门诊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于外科门诊手术室的管理中,对手术室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改进,对外科门诊手术室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持续不断改进。结果:外科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器械、物品准备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结论:在外科门诊手术室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护理管理中,制定实施计划,由病区管理者带头实行,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4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常法"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病人住院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良好管理措施.应在急诊科大力推广"五常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各科室推广、实施,从而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