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医院应用探讨中成药滥用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的1000张中成药处方,统计其中的不合理处方,分析原因。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中成药的了解程度、使用药物时是否会认真阅读说明书、是否会严格按照用法用量和用药时间使用药物等,统计问卷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随机抽取的1000张中成药处方中,有138张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中西药不合理联用、选药不当和其他原因。80.60%的患者对中医药只有浅显的了解,且70.40%的患者存在着错误的用药习惯。结论:西医师缺乏相关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在诊断和用药过程中易出现误诊和用药不当等现象,造成中成药的滥用。由于患者自身错误的用药意识,而导致中成药的滥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避免避免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保证中成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2004至2006年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结论:临床应用中成药要尊重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做到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师与该区域患者对中成药的认知情况,为后期开展中成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基层中医院和西医院各科室临床医师及患者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对收回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基层医师、患者对中成药的认知情况,并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61份,有效收回率为87.00%。其中中医院和西医院各发放80份,分别收回68份和69份,向患者发放140份调查问卷,收回124份。受访患者以大专以上学历为主,临床医师以本科学历为主,技术职称以初、中级为主。大多患者对中成药的概念不是很了解,较多患者认识中成药的途径是医务人员。多数西医医师未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知识,大部分西医院医师"偶尔、从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开具中成药处方。结论:针对目前医师、患者对中成药认知存在的不足,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师的中医药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对患者的用药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其原因,以避免避免产生毒副作用或降低临床治疗效果,保证中成药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2004~2006年3年来我院住院病历用药和门诊处方用药检查中发现记录下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结果: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当、滥用滋补性中成药等.结论:临床应用中成药要尊重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做到合理应用中成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方法 通过调查我院近3年来的中成药处方。结合中成药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环节的实际情况,对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医师,药师,患者,护理,中成药管理,OTC药房,药品广告,经营等因素是造成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结论 必须加强中成药管理,提高医师,药师的执业水平,实行执业药师从业制度,开展临床用药咨询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保障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曾西北  吴军 《中成药》2012,34(9):1841-1842
目的了解中成药注射剂在伊宁市四大综合医院临床使用中的滥用、误用情况。方法通过审核医疗保险病历,对伊宁市四大综合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间的医保住院病历共计6 096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四家医院使用病历中问题表现为诊断与中成药的功效主治无关、或仅凭药品说明书的字面意思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或错误理解中成药注射剂的功效主治。结论要加强对中成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监管,加强临床医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医师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合理使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成药的剂型及品种的增多,以及错误用药观念的误导,临床中出现了滥用、错用中成药的现象。本文就这些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问题作一概述,并浅析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含有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24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本院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400张含有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038张,占总处方数的43.25%。结论: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医师、药师对药品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金敏 《中医药导报》2012,18(1):72-7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旨在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095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3.4%.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审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中成药的用药情况与动态变化,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呼吸内科收治的1 5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方法,对患者使用中成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导致的原因。结果:呼吸内科中成药使用均较为合理,用药物利用指数均1.0。使用频度最高的前5位中成药为感冒清热颗粒、鱼腥草合剂、小儿柴桂颗粒、穿心莲内酯滴丸、金莲清热颗粒。1 556张中药处方中,出现不良反应51例,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个体差异、药物联用不适宜等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呼吸内科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对此应加强中成药的合理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现象原因,加强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医院有毒中药饮片进行统计。分析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结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使用毒性饮片40种,其中大毒饮片1种,有毒饮片25种,小毒饮片14种。临床毒性饮片与含毒性饮片叠加使用时,无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的病例。结论医院应重视含毒性饮片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加强对医师和药师的培训,保障含毒性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医师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HIS系统随机抽取每月门诊中成药处方500张,共计6000张。依据相关标准和原则,对中成药处方的科室分布和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626张,不合格率为10.43%。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未写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占比较大;肿瘤科、乳腺外科、心血管内科、骨伤科、疼痛科、肠外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中成药处方数较多。结论:针对医院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应该完善点评制度、升级信息系统、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医药人员综合素养、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实施事前干预措施,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事法规要求,在医院HIS信息系统中嵌入的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规则,并用于临床用药管理的实践。对2014~2015年丽水市中医医院门诊药房干预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能通过药品处方限定、超适应症限定、中成药品种数限定、用法用量限定、跨科开药限定、禁忌用药限定等措施规范处方开具行为,实现了药品分级管理,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率由2014年的88.6%提高至2015年的95.1%。结论:通过实施信息化手段,从源头上规范了处方开具,使处方质量得到了提高,不合理用药得到了有效干预,促使医师和药师提升中药辨证论治能力,药事工作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5.
药品说明书是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法律依据[1]。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2]。中成药有防病治病、保障人们健康的悠久历史,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了加强中成药的生产与应用管理,保证人们用药安全有效,本文对目前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进行凋究与分析,发现部分说明书存在缺项和不规范问题,直接给人们用药带来不安全隐患,为此作一简述,提示有关主管部门加强中成药质量与说明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我院清热类中成药应用情况与用药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清热类中成药中成药的数量和金额采用DDD,DDD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考察.结果:06年-07年清热类中成药品种增多,销售金额稳步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清热类中成药的用药现状为医师合理用药,采购得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我院2006~2007年补益类中成药应用情况与用药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补益类中成药中成药的数量和金额采用DDD,DDD s和日用药金额进行考察。结果:2006年~2007年补益类中成药品种增多,销售金额稳步上升,DDD 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补益类中成药的用药现状为医师合理用药,采购得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知度。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对联合用药的认识、中成药存在的问题(疗效、安全性)及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合格问卷254份。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较多(47.6%);大多数认为中成药可以联合使用(90.1%);中成药存在疗效不佳(49.6%)与安全性的问题(28.3%);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主要是不良反应不明确(44.1%);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是制剂不过关(52.4%)以及说明书中无与西药相互作用的说明,使临床使用混乱(46.1%);上市后中成药再评价必要性已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93.7%)。结论中成药再评价十分必要,重点在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修订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方法通过专家座谈了解现状,筛选问卷问题,对全国综合医院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滥用问题比较常见,处方质量总体不高,多数西医医师未接受过专门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对中医辨证论治仅初步了解或毫不了解。结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医院内科病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制定预防对策,以降低中成药用药风险。方法:统计2017年医院内科病区5 000例患者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原因,2018年针对5 000例中成药使用患者制定预防对策。分析2017年和2018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预防管理效果。结果: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不良发生的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12岁患者与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中成药不良反应可涉及多个系统。采取管理措施后,2018年的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017年(P0.05)。结论:根据内科病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特点采取预防干预对策,能够降低中成药使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