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早期诊断,尤其是症状前诊断,给以有效的驱铜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3例,女9例。起病年龄5~38岁,平均12.8岁。有阳性家族史3例。首发症状:一侧上肢震颤11例,构音障碍6例,精神症状1例,肝脏症状4例。临床症状:22例中出现震颤19例,构音障碍19例,肌张力增高11例,减低4例,精神症状4例,肝脏症状8例,共济失调1例,K-F环22例阳性均经裂隙灯检查证实。实验室检查:血清铜降低18例,尿铜升高17例,肝功异常8例,肝、脾…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胞、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漏诊或误诊。近年来我院误诊29例HLD,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15例。年龄5~14岁,平均8.6岁。确诊前病程1月~6年。5例有家族史,其中2例父母为近亲结婚,4例家族中有成员死于肝炎、肝硬化。2例分别于确诊前4年和6年有“黄疸肝炎”病史。1.2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11例面色黄,12例颜面部、双下肢水肿,1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eular degeneration,HLD)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1例HLD误诊情况。结果本组6例以肝脏受损为首发症状,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4例有肾脏受损,1例表现为佝偻病。11例分别在不同医院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慢性胃炎、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误诊最长达7年。结论对不明原因肝酶异常、血尿、锥体外系症状患儿应高度怀疑HLD,及时查血清铜蓝蛋白和角膜K—F环,以早期诊断,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 ,HLD) ,又称Wilson病 ,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大量的铜沉积于肝、豆状核、角膜、肾脏等组织器官 ,导致其功能异常。但以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anemias ,HA)为首发症状的HLD较为少见。现将 1992~ 2 0 0 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 2 5例以HA为首发的HLD患儿分析如下。1 资料1.1 临床资料  2 5例以HA为首发的HLD患儿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5~ 13岁 ,平均 7 8岁。诊断标准 :HA伴肝、肾异常及锥体外系为主神经系统病变及其症状 ,且眼角膜K F环阳性 ,血铜蓝…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儿童HLD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以肝脏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和其他症状起病者分别为12、4、2例,K-F环阳性13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16例,尿隐血阳性7例,尿蛋白阳性5例,父母近亲结婚2例,阳性家族史3例,治疗有效13例(72.2%)。结论:儿童HLD中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最多见,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早期诊断予以青霉胺联合硫酸锌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结肠脾曲综合征的X线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标准。方法收集临床表现为反复腹胀、腹痛、便秘或中毒症状,经纤维结肠镜检查为阴性结果,经手术部分切除或短路治疗有临床疗效,利用低压钡剂灌肠显示结肠脾曲综合征为X线表现征象的25例患者资料。结果结肠钡剂造影见肝、脾曲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成角、扭曲,或其他部分过长、扭曲。近端有结肠扩张及其移动的表现。手术治疗后在2~6个月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结肠脾曲综合征可以用钡灌肠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8例HP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均无阳性家族史,EB病毒感染者5例,SLE1例,原因不明者占多数,均有发热,以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骨髓均可见到吞噬血细胞的成熟组织细胞≥2%,噬血细胞定量3.4~8个/μl。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治愈11例、好转4例、死亡3例。结论HPS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多可获得诊断,需注意与恶性组织细胞病鉴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缓解病情,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1997—08/2007-07收治的以不叫原因发热(FUO)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误诊17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15~72岁,平均42岁。浅表淋巴结肿大12例,其中颈部5例,腹股沟3例,腋下2例,锁骨上1例,滑车上1例。肝大10例,脾大1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6例儿童HLD患者的家族史、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HLD患儿以肝损害首发者最为常见(16例),神经系统症状6例,肾损害3例,肝损害合并溶血性贫血1例.10例入院时即考虑为HLD,其中以肝脏损害首发症状6例,神经系统首发症状3例,以肝损害同时伴有溶血性贫血首发者1例,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者居多,少数误诊为肾炎、血液病、结缔组织病、颅内感染等.结论:儿童HLD首发症状多样化,以肝脏损害较多见.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转氨酶升高、青少年期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症状者、溶血性贫血合并肝损害应及时完善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脑部MRI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脑部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收集26例经临床及化验证实的HLD病例,对其脑部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部异常信号分布广泛且对称出现,以基底核、丘脑为,病变形态及信号较具特点,T1WI均为低信号,T2WI20例为高信号,4例为低信号,2例为高低混杂信号。提示MRI对HLD脑部改变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脾破裂延迟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的急症,往往导致急性和慢性失血性休克,或仅有出血而无休克的发生。本文报道外伤性脾破裂延迟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外伤性脾破裂165例,其中延迟25小时以上,至手术时已致失血性休克的刀例(16.4%)。男对例,女6例,年龄2-58岁,平均年龄28.8岁。受伤到手术时间25/J‘时一25天。以跌撞伤最多,击伤次之。术前诊断脾外伤16例,肝外伤7例,腹腔实质脏器破损4例,其中复合伤13例。Hb62-86g/L,Bp9.6-12.8/6.l-8.9kPa。牌实质裂伤5-7cm17例,3-5cm5例,8-9cm4例。其中有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肝脏声像图特征,寻找与其他弥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8例HLD患者肝脏声像图特征,并与其他弥漫性肝病的肝脏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2例肝脏超声表现较典型,声像图表现为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多、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呈粗大颗粒状,肝肾对比回声增强,超声提示HLD可能,6例首次分别诊断为肝硬化及弥漫性肝实质损害.结论 HLD引起弥漫性肝实质损害是有一定特异性的,熟悉HLD的肝脏病理改变,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注意鉴别诊断,有可能及早做出HLD诊断并有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秋季腹泻由病毒所致,其中以轮状病毒为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水样便,失水量大,易导致脱水酸中毒。临床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多见。1997年以来我们用思密达治疗秋季腹泻患儿60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个月9例,6~11个月18例,1~2岁28例,>2岁5例。均为急性起病,病程0.5~3天。符合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中型41例,重型19例,无轻型病例。1.2治疗方法60例均在母乳或易消化饮食,及时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的同时服用思密达。给药方法:1岁以下1…  相似文献   

14.
青年期大肠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我们两院 1980~ 2 0 0 1年共收治青年期大肠癌 2 6例 ,其中误诊 11例 ,误诊率 42 3 %。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6~ 3 5岁 ,平均 3 1岁。病变部位 :直肠 6例 ,乙状结肠 2例 ,升结肠、结肠脾区和肝曲结肠各 1例。1 2 临床表现  6例直肠癌以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 ;1例乙状结肠癌腹部可触及移动性包块 ;1例肝曲结肠癌表现为急性肠梗阻 ;1例脾曲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和另 1例乙状结肠癌以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1 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6 7~ 11 6)…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其特征[1]。我科1994年2月~1996年8月收治15例,入院时误诊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5例,发病年龄9月~13岁,6岁11例。1.2症状和体征:发热14例,热型不定,热程5~18天,以1周左右多见。咽峡炎11例,表现为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其中扁桃体上有白色分泌物7例。淋巴结肿大12例,主要为预部淋巴结肿大。脾肿大11例,最大达肋下6cm,肝肿大9例。眼眶浮肿7例,均为<6岁患…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癌并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合并肝脓肿(CHA)的声像图特征。方法:CHA患者11例。其中男2例,女9例,平均年龄52.2岁。使用仪器为Aloka-650、12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超声探查肝内胆管有无扩张及胆管内有无实体回声,肝内有无异常回声区等,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本组CHA超声诊断符合率81.8%(/11)。11例肝内胆管癌声像图表现为团块型8例(72.7%),栓塞型2例(18.2%),厚壁型1例(9.1%)。脓肿位于肿瘤内的占45.5%(5/11),均发生于团块型胆管癌;脓肿位于肿瘤外的占54.5%(6/11),于团块型、栓塞型、厚壁型胆管癌均见发生。结论:提高对CHA的声像特征的认识,对提高胆管癌的超声诊断率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肝脓肿的声像表现,尤其是合并胆道结石时,应高度注意是否患有肝内胆管癌,以便及时正确诊断并使患者得到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肝豆状核变性1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豆状核变性 (heptolenticulardegeneration ,HLD)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 ,现收集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1999~ 2 0 0 4年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 0 0 3年收治的HLD共 15例 ,就其诊断治疗问题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6~ 35岁 ,平均 (15 6± 8 2 )岁。1 2 诊断标准 根据Sternlieb[1] 标准 ,具备以下两项者可诊断为HLD :①具有肝损害临床表现。②眼裂隙灯下查角膜K F环阳性。③血清铜蓝蛋白降低。非典型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 ,结合实验室指标提示铜代谢异常 ,2 4小时尿铜…  相似文献   

18.
肝豆状核变性(以下简称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致铜代谢障碍导致的疾病。由于铜可在肝、脑、肾、眼等不同脏器蓄积,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极易误诊。现将我们诊治以特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HLD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动静脉损伤4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11—74岁,平均年龄36岁。损伤部位:颈部血管2例(4.8%);胸部血管7例(16.6/);腹部血管12例(28.6%);四肢血管21例(50/)。其中动脉28例(66.6%);静脉5例(11.9%);动静脉9例(ZI.4%)。损伤类型:钝性伤25例(5}5%);贯通伤I7例问}5%)。1.2临床症状早期表现为严重大出血,出血性休克,血肿形成及缺血症状,本组以出血性休克为主的26例(62%)。1.3手术方式施行血管结扎术10例,侧壁缝合…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4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5年 1月~ 1999年 3月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 (HLD) 71例 ,其中 4 5例误诊 ,误诊率 6 3%。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16例 ;年龄 7~ 33岁 ;病程 3天~ 13年 ,误诊时间 4天~ 11年。有家族史者 13例 ,其中同胞患病 8例 ,家族中因不明原因肝脏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者 5例 ;近亲结婚 2例。1.2 临床表现 以肝损害为主要表现者 2 7例 ,骨骼肌肉损害 8例 ,肾脏损害 6例 ,锥体外系症状 4例 ,腹胀 2 1例 ,上腹痛 18例 ,水肿 17例 ,黄疸 10例 ,肝昏迷 6例 ,鼻、消化道出血各 2例 ,皮肤淤斑 9例 ,手足徐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