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EBCT(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2例髋臼骨折患者均行骨盆平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其中7例行手术,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的检查及术中情况,以显示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①骨盆平片只能显示髋臼骨折,不能确定骨折类型。②EBCT平扫可以明确骨折类型,但需要阅片者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并熟悉髋臼周围的解剖结构。③EBCT三维重建可以得到髋臼骨折最直观、最全面的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行术前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髋臼后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分别得到1年和1.5年的随访,按Matta的疗效标准2例均为优,2例均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例恢复。结论: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X线平片对该种骨折诊断困难,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可以发现这种 损伤,手术是治疗该种骨折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此种骨折极易引起坐骨神经损伤,要特别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行术前CT平扫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髋臼后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2例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分别得到1年和1.5年的随访,按Matta的疗效标准2例均为优,2例均发生坐骨神经损伤,1例恢复.结论髋臼后壁加后柱冠状位纵行劈裂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X线平片对该种骨折诊断困难,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可以发现这种损伤,手术是治疗该种骨折的有效和可靠的方法.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此种骨折极易引起坐骨神经损伤,要特别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6例髋臼骨折患者分为X线片组、CT平扫组和CT三维重建组,对三组髋臼骨折检出率、骨折分型正确率、骨折移位情况判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X线片组、CT平扫组、CT三维重建组的髋臼骨折检出率依次为58.70%、80.43%、100%,髋臼骨折分型正确率依次为39.13%、73.91%、100%,对骨折移位情况判断的正确率依次为47.83%、76.09%、100%,即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检出、髋臼骨折分型、髋臼骨折移位情况判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片和CT平扫(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直观地观察髋臼骨折情况,对骨折分型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较大补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常见复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常规X线及CT三维重建分析,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中33例手术治疗,比较以上两种检查方法及术情况。结果常规X线与CT三维重建间诊断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三维重建清晰立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2例全部获得6月-4年,平均15月的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8%,X线标准优24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CT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具有指导作用.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只要移位大于2-3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片、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997年11月~2004年3月对74例髋臼骨折患者拍前后位、多方位即闭孔斜位、髂骨斜位、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其中57例行CT平扫,17例行CT三维重建。分别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对髋臼骨折的检出率,同时根据影像学所见进行诊断、分型,并在术中验证得出分型符合率后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检出率:前后位X线片为90.54%,多方位X线片为97.30%,CT平扫为98.25%,CT三维重建为100%;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41.79%,97.22%,100%,100%。结论传统的前后位与多方位X线片为髋臼骨折诊断中经济实用的首选方法,CT平扫与三维重建可提高诊断率,并对准确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常见复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0例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分析 ,并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像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其中 2 5例行手术 ,比较以上 3种方法的检查及术中情况。结果 :3种方法间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二维CT与三维重建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T三维重建清晰立体 ,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 ,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2例全部获得6月-4年,平均15月的随访,按Maff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8%,X线标准:优24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4.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CT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具有指导作用。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只要移位大于2-3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 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盆后环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上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年3月~2003年8月,对骨盆骨折且有完整X线平片和CT三维重建资料的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例患者中,9例X线片漏诊或可疑,经三维CT检查后修正诊断。对于骶髂关节部分及前后分离、骶髂关节内碎骨、骶髂关节髂骨唇或骶骨唇骨折、骶骨骨折及复杂粉碎性的骨盆后环骨折,三维CT较X线片有明显的优势,能多层次清晰显示骨盆后环的骨折形态。结论三维CT检查对骨盆后环骨折的诊断、分类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