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近年来, 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的免疫治疗给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但研究者却发现并非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都能从抗PD-1/PD-L1的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 精准筛选出结直肠癌患者抗PD-1/PD-L1治疗的获益人群成为当前重大难题。随着精准诊疗理念的迅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 为筛选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提供了有力帮助。通过人体生物标志物的差异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当下热点。生物标志物是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 不仅可以筛选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 还能够避免无效治疗以及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回顾近期文献, 阐述结直肠癌患者抗PD-1/PD-L1治疗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不利于免疫治疗,而纳米刀消融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免疫抑制,使其成为目前唯一适用于胰腺癌的消融治疗方法。动物研究结果证实,纳米刀消融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治疗胰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对纳米刀消融联合PD-1/PD-L1治疗胰腺癌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索有关PD-1/PD-L1抑制剂在进展期胃癌中应用的最新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PD-1/PD-L1抑制剂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生物标志物及耐药情况方面均有相应的临床试验研究,其单药或它联合化学药物或(和)靶向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癌,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从PD-1/PD-L1抑制剂获益的患者可能是具有特定分子特征的群体,但在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出现影响了其疗效。结论 从本综述了解的进展看,PD-1/PD-L1抑制剂治疗能使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获益,但仍需寻找更多用于可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优化用药方案,同时还需深入研究其耐药机制以解决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4.
局部进展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在铂类化疗失败后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发展新的治疗方法,尤其是针对一线化疗失败后的病例显得尤为重要。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免疫抑制剂在包括尿路上皮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与常规化疗相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患者总生存获益明显。Atezolizumab、Avelumab、Durvalumab、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为5个获批用于治疗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将重新定义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标准,然而相当比例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对PD-1/PD-L1通路抑制剂无应答,蛋白水平表达的PD-L1在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对抗PD-1/PD-L1免疫治疗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肾癌是成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现有分子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均存在缺陷。随着对肿瘤免疫学认识的不断加深,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为主的特异性靶向免疫治疗作为新的免疫疗法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PD-1抑制剂代表药物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在肾癌的治疗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其与分子靶向药物等的联合应用方案也在积极探索。本文从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等方面回顾了PD-1抑制剂Nivolumab在肾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主体的化疗方案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12月9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接受治疗的TNBC患者,试验组方案为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对照组方案为安慰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采用RevMan 5.4.1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通过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性。 结果PD-1/PD-L1抑制剂联合以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试验组,其总生存率(OS)显著长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的对照组(P<0.05);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客观缓解率(ORR)方面,试验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AE)患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PD-L1受体阳性的TNBC患者中,在OS及PFS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为基础的TNBC化疗患者OS、PFS、ORR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述程序性死亡受体蛋白-1(PD-1)及其配体-1(PD-L1)抑制剂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了解PD-1/PD-L1抑制剂存在的关键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复习经典及最新有关免疫治疗,尤其是PD-1/PD-L1抑制剂的文献并综述之。结果PD-1/PD-L1抑制剂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派姆单抗及纳武单抗在临床免疫抑制剂治疗研究中较常用,继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恶性黑色素瘤中展示出良好疗效后,二者在胃癌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功。在一些临床研究中,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相较常规化疗患者总生存期延长,尤其是在PD-1阳性患者中的疗效更为显著,但是其研究仍存在无法精确预测受益人群、肿瘤免疫超进展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目前肿瘤免疫基础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理论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结论PD-1/PD-L1抑制剂等肿瘤免疫抑制剂疗法为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尽管其在临床研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PD-1/PD-L1抑制剂必将成为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利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与肝细胞肝癌(HC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查阅并总结以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PD-1/PD-L1)通路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以及其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方案为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临床获益。目前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外周免疫细胞、循环肿瘤DNA、肠道微生物菌群等均对HCC的免疫治疗或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目前尚无明确的生物标志物能预测HCC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方案的疗效,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并建立一个多因素预测模型或免疫评分来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这对HCC的精准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0%~15%,而晚期患者中MSI-H人群仅占5%。既往研究显示,早中期MSI-H结直肠癌预后佳,但晚期患者预后差,对化疗不敏感。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的出现显著改变了该人群的预后和治疗格局,不仅在后线治疗获得良好疗效,而且在一线治疗中疗效也显著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用于局部进展期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8例初诊影像学分期为T 3~4N ...  相似文献   

12.
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使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50%,但是,合并复发或转移的骨肉瘤患者其预后仍较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的免疫治疗已在多种人类肿瘤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随着肿瘤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包括PD-1/PD-L1抑制剂在内的免疫治疗在骨肉瘤综合治疗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骨肉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为骨肉瘤的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表达水平与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癌亚型。多项临床试验表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在非转移性TNBC新辅助治疗阶段取得出色的治疗结果。此外,新辅助治疗阶段降低化疗强度联合免疫治疗或去化疗的双免疫治疗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可能是未来发展趋势。不同于转移性TNBC,PD-L1在非转移性TNBC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特异度与敏感度较低,未来需结合其他免疫标记物,细化TNBC分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进一步提高PD-1和(或)PD-L1抑制剂的疗效价值,从而实现TNBC的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TAMs又主要分为抗肿瘤作用的M1型和促肿瘤作用的M2型,而肿瘤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主要以M2-TAMs为主。近年的研究进展主要为PD-1/PD-L1轴抑制TAMs的抗肿瘤作用,TAMs分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外泌体等参与调节PD-1/PD-L1的表达等方面。笔者就PD-1/PD-L1与TAMs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同时也对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归纳,探讨靶向调控TAMs的功能对PD-1/PD-L1单抗治疗肿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第7位和第6位。近年来, 以程序性死亡-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不断进入临床实践, 改变了食管癌的治疗现状。尽管免疫治疗已经为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 并在新辅助治疗人群中显示出较高的病理缓解率, 但仅有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因此亟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其临床疗效, 以更好地识别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本文对近年发现的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重点讨论这些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由于PDAC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及低免疫原性,PDAC的免疫治疗并不尽如人意。结合PDAC的微环境特点,笔者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以及肿瘤疫苗等在PDAC治疗中的进展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尽管已有相对成熟且系统的治疗方案,但总体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针对晚期HCC患者的治疗,除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使用日益广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通过总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指导临床治疗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疗效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年国内外有关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同治疗药物疗效的文献并综述。结果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新药层出不穷,靶向药物尤为突出,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的试验也越来越多。根据患者RAS/RAF基因突变状态及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生存获益有巨大差异。结论 精准医学愈加重要,筛选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可进一步提高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得到。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控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PD-1/PD-L1信号通路在MSCs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PD-1/PD-L1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MSCs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PD-1及其配体PD-L1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可通过PD-1/PD-L1轴,逃避T细胞介导的肿瘤特异性免疫[1]。众多临床试验表明,基于上述机制开发的抗PD-1/PD-L1抗体,是一种广谱、有效、作用持久且相对安全的抗肿瘤治疗方式[2]。自2012年抗PD-1/PD-L1抗体首次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以来,已研究160余种阻断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