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靶区以及心脏、同侧肺的照射剂量分布情况。方法对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疗的37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采取CT定位并行调强放射治疗,采用IMRT及3D-CRT 2种照射计划,总剂量均为50 Gy,1次/d,5 d/周,共照射25次。观察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IMRT计划D95剂量高于3D-CRT计划,而IMRT的V105%、V110%、HI明显低于3D-CR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MRT的肺V20、V30、V40以及心脏V5、V30、V40均显著低于3D-CRT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5例患者左侧乳腺体积超过500 cm3,22例小于500 cm3,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IMRT计划的D95、V105、V110、HI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MRT靶区剂量更接近于处方剂量,靶区剂量分布较3D-CRT更均匀,有更好的适形性,能更好地保护肺脏、心脏等周围组织,而且IMRT放射治疗受CTV影响较小,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自动计划验证系统Mobius3D (M3D)在宫颈癌IMRT中进行独立三维剂量验算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20例宫颈癌病例,将其分别在Pinnacle 9.2和Eclipse13.5计划系统中进行7个野均分IMRT计划设计,达到临床要求后将两套计划系统中优化计划分别导入M3D中。观察两套TPS在传输计划过程中ROI体积变化、靶区及OAR剂量计算差异,结合γ通过率评估M3D验算计划的精确性。结果 Pinnacle9.2传输至M3D中各ROI体积差异远远小于Eclipse13.5,其最大变化差异为0.22%±0.69%,Eclipse13.5中最大变化差异为3.50%±1.89%。M3D中显示两套TPS的靶区及OAR剂量计算值差异在±1%内,经过3D重新计算后Pinnacle9.2与M3D计算结果差异小于Eclipse13.5,但其平均差异均在±3%内。靶区和OAR的γ通过率均值>95%。结论 利用自动计划验证系统进行计划验证,过程方便快捷。目前可作为计划的二次检查应用,提高IMRT计划验算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ECLIPSE计划系统对局部晚期喉癌适形放疗(3DCRT)和逆向调强适形放疗(IMRT)计划作剂量学比较,评估不同照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6例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喉癌患者,用ECLIPSE对每例患者分别作出3DCRT和IMRT计划。根据靶区V95%、D5%、D95%、靶区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和正常组织受量D50、D33、D5、Dmax和Dmean来比较这两种计划剂量学的差异。结果 两种不同计划中的靶区分布中,GTV和GTVnd差别不大,但对于亚临床区CTV和某些正常组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局部晚期喉癌原发灶及阳性淋巴结,3DCRT和IMRT计划均有较好覆盖。但在亚临床病灶方面,IMRT比3DCRT包含靶区更好一些,且IMRT减少了腮腺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磁共振加速器(MR-Linac)Monaco计划系统(TPS)的快速蒙特卡罗模拟算法对照射野外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 使用光释光剂量计分别测量仿真人模体在头、胸、腹盆3个部位分别接受相同处方剂量规则野照射后,体表20个、体内5个检查点的辐射剂量.每个部位计划重复照射5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并与Monaco 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在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37例食管癌初治患者在Oncentra计划系统上进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然后将治疗计划传送至COMPASS验证系统和加速器上。比较计划系统中的计算结果和COMPASS验证系统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95%体积受照射的剂量(D95)和γ值,危及器官比较双肺V20、V30剂量值。结果 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在靶区上的γ通过率均>92%,靶区D95的平均值偏差<3%,Dmean标准偏差平均值<1%。测量结果与计划结果中双肺V20、V30分别为(19.86±2.18)%、(20.03±2.21)%和(12.35±2.61)%、12.40±2.52)%,明显看出测量的结果V20、V30比计算结果小。结论 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能准确快速的分析出结果,保证食管癌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是采用三维水箱和均匀水模体测量机器数据并按一定数学模型拟合而成的参数进行剂量计算,但患者解剖部位是非均匀组织,TPS模型算法对不均匀组织能否进行准确的密度修正呢?为此探索非均质模体验证和分析Pinnacle3 TPS光子线数学模型进行剂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食管癌调强技术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区域失败与靶区剂量体积关系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照射范围不同分为两种:累及野照射(IFI)和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根据术后随访数据与复查资料确认是否为局部区域失败.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局部区域失败共38例,B组为非局部区域失败共3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靶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全组生存率、不同照射范围时靶体积剂量、体积参数;并分别对A、B两组不同照射范围时靶体积剂量、体积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参数、体积参数,发现A、B两组在GTV、CTV、PTV的剂量参数与体积参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进行了不同照射范围时ENI者与IFI者GTV、CTV、PTV的剂量参数对比,发现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对比CTV的V55、V50和PTV的V60、V55、V50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ENI者与IFI者的CTV的剂量参数D98%、D95%、PTV的剂量参数D98%、D95%、D50%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值对比可见两组CTV的V55和PTV的V60、V55、V50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ENI者与IFI者的GTV、CTV、PTV的剂量参数D98%、D95%、D50%、D2%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参数值对比可见两组PTV的V60、V55、V50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调强技术根治性治疗中,建议处方剂量所包含的靶体积不低于95%,使用淋巴引流区的预防照射(ENI)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靶区剂量体积,可能有效减少局部区域失败,提升食管癌放疗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分析重离子放疗时靶区后缘的剂量跌落梯度,利用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分析固定束照射时在不同的入射方式、多种剂量分割条件下靶区边缘的剂量跌落速度,为重离子放射治疗时靶区与危及器官之间的相对安全距离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在TPS中选择重离子均匀扫描模式,在均匀水模体中设计多种常用分割条件下单野照射、两野对穿照射、两野正交照射的重离子计划,以射野后缘中心轴线上剂量开始快速下降的位置为基准,采集各计划的剂量跌落数据。 [结果] 剂量跌落数据分析显示,单野照射时,射野后缘5mm距离后剂量可跌落至约20%;两野对穿照射时,射野后缘5mm距离后剂量可跌落至约50%;两野正交照射时,射野后缘5mm距离后剂量可跌落至约30%~38%。重离子射束后缘的剂量跌落迅速,远优于X射线,在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时,可在满足靶区照射剂量的同时,使紧邻靶区的危及器官剂量限值达到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通过计划系统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重离子束射野后缘剂量的锐度是优于侧缘的,但其产生的X线污染也不容忽视;在实际情况中,重离子束穿射的人体组织是不均匀的,这也会对射野后方的剂量跌落曲线产生影响。故在实际临床中,还需考虑不均匀的CT值对重离子射束剂量跌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取胸部模体执行模拟计划产生的加速器日志文件,解析多叶准直器(MLC)、Gap运动误差数据反馈回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AAA和AXB算法的剂量重建,结合胶片实测值分析2种算法的计算精度。方法 在胸部模体上模拟勾画纵隔、肺癌2种靶区和危及器官,设计调强放疗计划,分别以AAA和AXB算法进行剂量计算。利用加速器模拟治疗,同时将胶片置于模体中进行测量。通过Varian Argus软件提取日志文件,将MLC、Gap运动偏差信息导入计划系统,再次以2种算法进行剂量重建,比较模拟靶区(分析指标包括D2、D98、Dmax、V处方)和危及器官(分析指标包括双肺V5、V10、V20、Dmean;心脏V30、Dmean;脊髓Dmax)的剂量学差异。将胶片实测剂量与2种算法等中心层面剂量进行比较,采用3 mm/3%标准,以不同大小的矩阵分析高剂量区域(靶区内)和低剂量区域(靶区外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γ通过率。结果 纵隔、肺癌2种模拟靶区在AAA算法与AXB算法中存在剂量学差异,2种靶区不同算法的剂量学最大差异分别为D98(2.47%)、V处方(4.21%)。左肺受量分析最大差异指标分别为Dmean(3.58%)、V10(-2.76%),右肺受量分析最大差异指标分别为V5(-1.96%)、Dmean(0.18%),心脏受量分析最大差异指标分别为Dmean(-1.15%)、Dmean(0.18%),脊髓受量分析指标差异分别为(-3.34%、1.79%)。与胶片实测剂量相比,纵隔、肺癌模拟靶区高剂量区域2种算法不同大小分析矩阵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4.07%±1.32%(AAA)、93.81%±1.43%(AXB);93.73%±1.31%(AAA)、94.39%±1.32%(AXB)。对于2种靶区的低剂量区域不同方向及不同大小分析矩阵的γ通过率,AXB算法均高于AAA算法。结论 AAA和AXB算法在胸部模拟纵隔和肺部2种靶区剂量计算时存在差异。AXB算法与胶片实测值的平均γ通过率优于AAA算法,在空腔更接近于胶片实测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剂量学应用的特点.方法:分别选取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和体部γ刀照射计划各10例,比较两种计划在靶区高剂量分布、靶区剂量均匀度、正常组织受量和靶区周围剂量梯度变化情况.结果:三维适形照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靶区适形度好,受照剂量高,周围正常组织受低剂量照射体积大;体部γ刀照射中心剂量高,靶区外有高剂量梯度变化,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小.结论:结合三维适形照射与体部γ刀照射的剂量学特点,对同一患者,采用三维适形与体部γ刀结合照射的方法,得到较好的高剂量靶区分布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靶区局部控制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放疗中摆位误差对靶区和OAR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近1年内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2例,每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6~10次CBCT获取摆位误差。在TPS中用带入平均值模拟(Plan_A)和带入分次CBCT误差值合成计划(Plan_F)两种方式通过移动等中心位置,在不改变射野分布、权重及计划跳数的情况下计算剂量分布。对比分析模拟计划和原计划(Plan_O)的剂量差别。结果 CTVD95的Plan_A与Plan_O不同(P=0.008),Plan_F与Plan_O相近。PTVD95的Plan_F与Plan_O、Plan_A与Plan_O均不同(P=0.004、0.041)。直肠V60、Dmax,左股骨V20、Dmax,右股骨Dmax的Plan_F与Plan_O不同(P=0.026、0.015、0.041、0.049、0.003);Plan_A和Plan_O只显示左股骨Dmax不同(P=0.045)。患者头脚方向上的误差与直肠V40、V50、V60变化相关(r=-0.785、-0.887、-0.833),与PTV D95变化相关(r=-0.682),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与膀胱V20、V30、V40、V50、V60变化相关(r=-0.945、-0.823、-0.853、-0.818、-0.774)。再行计划中所有正常组织的评价指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是靶区处方剂量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亏量,且Plan_F的亏量均大于Plan_A。结论 取平均值带入TPS的模拟方式低估了日常摆位误差对于剂量分布的影响。摆位误差对于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大于正常组织器官。y轴向误差更容易引起直肠和PTV的剂量变化,而z轴向的误差更容易引起膀胱的剂量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Ⅰ、Ⅱ期霍奇金淋巴瘤斗篷野常规放疗和4种不同设野IMRT计划剂量学进行比较,评估不同照射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10例病理证实的Ⅰ、Ⅱ期淋巴瘤患者行CT定位,用ECLIPS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作出常规和4种不同布野的IMRT计划,分析各治疗计划PTV的CI、HI、D95、V95、Dmax、Dmean、Dmin,肺V5、V10、V20、V30,脊髓最大受量Dmax.结果 IMRT在PTV靶区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方面均优于常规计划.4种IMRT计划之间PTV靶区覆盖、靶区剂量、适形性和均匀性方面相近;肺V30均低于常规放疗,但肺低剂量受照体积较常规放疗高,IMRT子野数越多可能使肺V20、V30越小而V5、V10越大;脊髓Dmax均低于常规放疗计划.结论 IMRT在靶区适形度、均匀性和靶区剂量、保护脊髓、降低肺高剂量受照体积方面均优于常规放疗,但肺低剂量照射体积大于常规放疗,而斗篷野IMRT可考虑选用7个野IMRT计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EPID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物理建模和物理参数优化,并行临床应用前的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EPID采集3、5、10、15、20、25 cm的方野图像建立物理模型,比较在均匀水模体中系统重建的百分深度剂量、射野总散因子及10 cm深度处的离轴比曲线,优化物理模型参数。采用指型电离室和免冲洗胶片,在均匀模体和仿真人模体中测量单野、组合野及IMRT计划点剂量和平面剂量,并与系统重建结果比较。在仿真人模体和 10例不同部位IMRT计划中,比较系统重建和TPS计算的5%/3 mm、3%/3 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并对临床病例进行靶区和OAR剂量体积分析。结果 对于单野、组合野以及IMRT计划,系统重建剂量和电离室测量及TPS计算的点剂量平均偏差分别<0.5%和2.0%;在均匀或仿真人模体中以及临床病例中其平面或三维剂量的5%/3 mm、3%/3 mm平均γ通过率均>95%;但临床病例中体现小体积的OAR有较大剂量偏差。结论 通过一系列临床应用前测试,明确了该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可有效应用于临床剂量验证,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准直器角度对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0名中央型NSCLC患者进行VMAT计划设计。使用Varian Eclipse系统,6 MV FFF X射线,最大剂量率1400 MU/min。机架角度:CCW 179°~181°、CW 181°~179°,双弧准直器角度互组,0°~90°每间隔10°设置准直器角度,即为(0°,0°)、(10°,350°)、(20°,340°)、(30°,330°)、(40°,320°)、(50°,310°)、(60°,300°)、(70°,290°)、(80°,280°)和(90°,270°)制定十个计划。在处方剂量相同并且处方剂量线包绕相同靶区体积的前提下(归一至80%),比较计划靶区参数:D 95%、V 90%、适形度指数(CI)、梯度指数(GI)、D 2 cm以及机器跳数(MU),危及器官参数:双肺(D 1500 cm3、D 1000 cm3)、心脏(D 15 cm3)、脊髓(D 1.2 cm3、D 0.35 cm3)。用SPSS软件对每个分析指标做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10组计划中,准直器角度为60°时(P<0.05),靶区D 95%剂量最高,准直器角度为50°时(P<0.05),靶区V 90%最高。CI和GI在0°最佳。危及器官双肺(D 1500 cm3、D 1000 cm3)、心脏(D 15 cm3)、脊髓(D 1.2 cm3)受照剂量均在0°最低,脊髓D 0.35 cm3在整个角度范围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所有计划中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远远低于计划规定值,其中双肺(D 1500 cm3)在50°的剂量与最低值仅相差4.1%(P<0.05),心脏(D 15 cm3)在60°的剂量与最低值仅相差3.4%(P<0.05)。结论:改变准直器角度对肺癌SBRT-VMAT计划剂量有明显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准直器角度,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远远低于计划限量时,靶区体积剂量明显提高,但计划复杂度也略有提升。在临床计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准直器角度的影响,制定更合适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编辑多叶光栅(multi-leaf collimator,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例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CT图像,勾画胸壁、腋窝与锁骨上下相关预防照射区域和危及器官,基于医科达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和CMS XiO 4.80计划系统,以5 000 cGy/25 f处方剂量分别对每例患者设计采用编辑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前、后2种放疗计划(plan1和plan2),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评估2种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参数的差异。结果: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满足临床要求,plan2相对于plan1,PTV的D1 cc降低1.87%(t=37.467,P=0.000)、D98%降低0.38%(t=2.664,P=0.000)、V107%降低7.30%(t=2.595,P=0.029)、V110%降低23.58%(t=6.684,P=0.000),PTV的其它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和治疗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编辑MLC缩小剂量热点方法有利于缩小PTV的剂量热点,对其它参数的影响甚微,建议设计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计划时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a technique of matching internal target volumes (ITVs) in four-dimensional (4D) simul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to the composite target volume in free-breathing on-board cone-beam (CB) CT. The technique is illustrated by using both phantom and patient cases. METHODS AND MATERIALS: A dynamic phantom with a target ball simulating respiratory motion with various amplitude and cycle times was used to verify localization accuracy. The dynamic phantom was scanned using simulation CT with a phase-based retrospective sorting technique. The ITV was then determined based on 10 sets of sorted images. The size and epicenter of the ITV identified from 4D simulation CT images and the composite target volume identified from on-board CBCT image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localization accuracy. Similarly, for two clinical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TVs defined from 4D simulation CT images and CBCT imag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r the phantom, localization accuracy between the ITV in 4D simulation CT and the composite target volume in CBCT was within 1 mm, and ITV was within 8.7%. For patient cases, ITVs on simulation CT and CBCT were within 8.0%.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CBCT is a useful tool to localize ITV for targets affected by respiratory motion. Verification of the ITV from 4D simulation CT using on-board free-breathing CBCT is feasible for the target localization of lung tumo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定量研究多叶准直器(MLC)位置误差对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MLC-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为该治疗技术确立MLC质控精度和运行容差提供指导。方法 模体研究使用计划系统中建立以5、10、20mm为子野宽度的三组条形10cm×10cm动态滑窗测试野计划。患者计划抽取7种常见肿瘤的临床治疗计划,包括鼻咽癌、胶质瘤、肺癌、食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每种 6例。模拟MLC误差包括系统性开/关误差、系统性偏移误差和随机误差,对原计划引入MLC误差生成模拟计划,比较原计划和模拟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模体研究结果表明剂量偏差与系统性开/关误差成正比,与子野宽度成反比;系统性偏移误差导致积分剂量的整体偏移,对射野中心剂量无影响。患者计划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开/关误差对剂量学有影响,7种常见肿瘤计划靶区的剂量敏感性为 7.258~13.743%/mm,剂量敏感度与平均子野宽度负相关;系统性偏移误差引起的每毫米剂量学偏差均<2%;2mm以下随机误差时引起的剂量学变化在临床上可忽略不计。结论 对于行固定野动态IMRT计划宜限制子野最小宽度,而加速器端应加强对MLC的质控。为了确保靶区剂量的不确定度<3%,支持2mm随机误差应作为固定野动态IMRT时的运行容差,0.2mm每侧或0.4mm单侧的对齐精度作为质控精度以保证不同肿瘤的放疗剂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CT模拟定位下胸壁电子线照射的靶区和心肺受照体积和剂量分布情况。方法20例有胸壁照射适应证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行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CT图像进行数字化重建,勾画胸壁CTV及心、肺等危及器官,并计算胸壁及其心、肺受照体积和受照剂量。胸壁处方剂量为5000cGy。结果左侧乳腺癌靶区的Dmax为(5536±301)cGy、Dmean为(4823±129)cGy、D90为(4543±290)cGy,同侧肺Dmean为(1724±624)cGy、V20为(36±13)%。心脏Dmean为(1008±457)cGy、V30为(13±9)%。右侧乳腺癌靶区的Dmax为(5554±253)cGy、Dmean为(4783±89)cGy、D90为(4496±101)cGy、同侧肺Dmean为(1416±567)cGy、V20为(30±12)%。结论通过CT模拟定位制定胸壁电子线照射放疗计划,能更准确地了解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从而能更好地优化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3种不同放疗技术治疗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3种治疗计划,即常规放疗(C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对CRT要求参考点达到处方剂量54Gy,对3D-CRT和IMRT要求95%的等剂量线(54Gy)包括整个计划靶体积(PTV)。根据等剂量曲线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3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OARs)受量的差异。结果 3D-CRT及IMRT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均较CRT计划好,同时减少了脑干、腮腺的受照射剂量;3D-CRT及IMRT的处方剂量覆盖靶区体积百分比高于CRT。结论 对鼻腔NK/T细胞淋巴瘤,3D-CRT及IMRT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度,在保护脑干、腮腺方面较CRT具有明显优势,其中IMRT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