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手术治愈腹股沟疝术后顽固性疼痛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男 ,2 1岁。因右腹股沟斜疝于 1998年 2月 11日在外院行Bassini修补术 ,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患者出现切口下端持续性疼痛 ,术后 8个月无缓解并逐渐转为阵发性静息痛 ,发作 10~ 2 0次 /d ,咳嗽或活动后加重 ,伴右腹股沟下股部麻木感。查体见右腹股区手术瘢痕 ,无红肿、硬结 ,疤痕下端约 4cm× 4cm范围有明显压痛 ,右腹股沟下股部前内侧约 6cm× 3cm感觉迟钝。行右髂前上棘内侧封闭 ,症状短暂缓解。考虑为髂腹股神经受累 ,决定行右髂腹股沟神经切除术。于 1998年 11月 6日原切口入路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解剖腹内斜肌 ,…  相似文献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复发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女性 ,60岁。 1998年 3月因右侧腹股沟斜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 (PMHR )术 ,术后 1个月右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3年内进行性增大 ,直径约 3cm ,回纳畅。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右侧股疝 ,疝囊约 3cm× 2cm。术中见右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位置经mesh材料修补后组织质地坚韧 ,未见腹壁薄弱区 ,遂行Mcvay法修补 ,术后康复。例 2 ,男性 ,80岁。 2 0 0 0年 6月因左侧股沟斜疝行PMHR术 ,术后 2周起左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10个月内进行性增大至直径 6cm ,立现卧隐。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左腹股…  相似文献   

3.
复发疝致疝中疝并嵌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60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不能还纳伴疼痛2h入院。病人于1988年及2000年分别在外院因右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疝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年前原腹股沟手术处再次出现一鸡蛋大小的包块,平卧后包块可消失,立位、咳嗽及运动后包块出现,伴有轻度隐痛下坠感,包块可降入阴囊。入院前2h无明显诱因右腹股沟区包块突然增大,不能还纳入腹腔,疼痛明显,伴恶心及呕吐胃内容物,急诊来院。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有两种手术方法 ,即全腹膜外途径 (totallyextraperi toneal,TEP)和经腹膜前途径 (transab dominalpreperitoneal,TAPP)。我院采用TEP修补腹股沟斜疝 2例。例 1,男 ,43岁 ,右侧腹股沟韧带上包块 40年 ,约 8cm× 6cm大小 ,外环口较大 ,可自行纳入腹腔 ,无嵌顿史。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TEP修补手术。在脐下 1cm处做 2cm长的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 ,腹直肌前鞘 ,分开腹直肌 ,暴露后鞘 ,用球形钳从切口伸入沿后鞘前向下超过半环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3Dmax补片行开放式后入路腹膜前修补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开展该术式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中出现有腹膜破裂、腹壁下动脉出血结扎、膀胱损伤2例.手术后随诊复发1例;切口血肿2例;切口感染1例并伴切口瘢痕有牵拉感及阴囊积液,经穿刺治疗治愈;髂前上棘处疼痛3例.结论 该手术方式简单易学,解剖清楚,更安全,住院费用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少,手术时间短,符合生理解剖,无需解剖腹股沟管,不会造成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的损伤,有补片材料的基层医院都可以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斜疝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一般采用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斜切口.切口较长,约4 cm左右,由于小儿腹外斜肌腱膜下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静脉未发育,所以腹外斜肌腱膜很薄,几乎与浅筋膜难以区分,术中解剖层次又不分明,再加上腹股沟前区的神经血管较细小,更加难以辨认,术中很容易损伤,导致术后疝气容易复发,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神经切断网片取出术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经验。方法右侧腹股沟疝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网片修补术1例,术后出现右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经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切断及网片取出术。结果随访3个月,病人在术后2个月出现下蹲时手术区疼痛,但无跛行和静息性疼痛。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在不能确定原因时,行网片取出、神经切断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 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纳性包块 1年 ,不能回纳伴疼痛 3h入院。体查 :腹部稍膨隆 ,腹水征 (± ) ,右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2cm× 9cm× 5cm大小肿物 ,肿物约有 1/3进入阴囊内 ,有触痛 ,平卧后不能回纳入腹腔。诊断 :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入院后即予手术 ,术中切开疝囊时 ,即有大量的胶冻样液体溢出 ,疝囊内有一约8cm× 6cm× 4cm大小的胶冻样肿物 ,与大网膜相连 ,将其切除送病检。从疝囊颈探查腹腔 ,腹膜脏面布满大小不等的肿物。行疝囊高位结扎及McVay法修补术。切口用大量生理盐水及 5 氟脲嘧啶冲洗。术后患者拒…  相似文献   

9.
尽管普通外科手术疤痕很少产生疼痛症状,然而一旦出现疼痛,确是需要诊断和治疗的问题。腹股沟区的手术。诸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和作横切口的妇科手术所产生的痛性疤痕是有一些原因的,在作鉴别诊断时,应包括1)切口疝、腹股沟疝和股疝,2)淋巴腺病变,3)术后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包埋综合症,4)腹肌劳损,5)耻骨结节骨膜炎,6)腹直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疝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疝修补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1998-2001年我院收治的8例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疼痛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例病人经神经阻滞治疗后缓解;2例行单纯神经松解,2例行痛点局部疤痕切除,1例行翻转无张力补片部分修剪,2例行髂前上棘内侧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均缓解。结论:疝修补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的常见原因为神经被缝扎或补片移位压迫或被纤维粘连牵扯等;手术方式应个体化,结合术前疼痛特点及术中探查情况,合理选择神经松解,疤痕切除,翻转补片部分修剪及神经切除等方式,可避免盲目切除神经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5岁。右髋外侧疼痛、麻木1年余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病,疼痛、麻木放射至股外侧,逐渐加重,夜间症状明显,呈烧灼样疼痛。经多方医治无效。查体:股外侧皮肤感觉减退,髂嵴后上3cm处压痛,并向股外侧放射,Tinel氏征阳性。未扪及包块。于此点行普鲁卡因封闭,症状减轻。诊断:右髂腹股沟神经外侧皮支卡压症。治疗:局麻下手术,于髂嵴后上3cm处作斜行切口进入,于腹外、内斜肌间及腹内斜肌深面探查髂腹股沟神经各分支,在盆腔腹膜后髂窝内发现一包块(图),将神经外侧皮支顶起,神经皮支在髂嵴处固定,张力…  相似文献   

12.
小儿斜疝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一般采用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斜切口。切口较长,约4cm左右,由于小儿腹外斜肌腱膜下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静脉未发育,所以腹外斜肌腱膜很薄,几乎与浅筋膜难以区分,术中解剖层次又不分明,再加上腹股沟前区的神经血管较细小,更加难以辨认,术中很容易损伤,导致术后疝气容易复发,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年龄 8个月~ 10岁 ,均为单侧 ;右侧 6例 ,左侧2例。 2例腹股沟斜疝 ,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 ,2例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 ,疝内容物均为大网膜。手术经腹股沟皮肤皱褶处作横切口 ,长约 1.5cm~ 2 .0cm ,切开腹壁浅筋膜 ,暴露腹外斜肌腱膜 ,沿腱膜纹理切开。注意保护下方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然后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稍向上钝性分离 ,不必切断 ,游离精索 ,用 8号导尿管轻轻提起 ,在精索前上方分开提睾肌找出疝囊。剪开疝囊 ,回纳疝内容物 ,常规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8例患者创口均采用 6 0Dexon线内…  相似文献   

14.
良性前列腺增生摘除术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13例报告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1996年 8月~ 1999年 6月 ,对 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在行开放手术切除的同时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 13例。年龄 6 2~ 77岁 ,平均 6 6岁。伴腹股沟斜疝 10例 ,直疝 3例 ,均为可复性疝 ;疝囊 3cm× 4cm× 3cm~ 12cm× 8cm× 6cm。方法 术前准备与开放前列腺切除术相同。下腹部纵行切口 ,先行腹膜前疝修补术 ,后行前列腺切除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参照文献 [1]进行。(1)显露腹股沟区 ,在内环口处找到疝囊 ;(2 )将疝囊与精索钝性分开 ,或打开疝囊 ,手指伸入疝囊内 ,将疝囊…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腹股沟区肿物伴疼痛36年,于10年前在外院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肿物仍然存在,经理疗和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期出现腹部及阴囊坠痛,于2008年5月15日以"左侧腹股沟斜疝复发"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