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由轻创伤引起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Cones’骨折)与患者骨密度(BMD)关系,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40—70岁由轻创伤引起Colles’骨折的女性患者和92例同年龄无骨折史的女性,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左股骨上端BMD,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lles’骨折组BMD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其腰椎和左股骨上端Wardg三角区骨质疏松(OP)检出率分别为31.48%和51.18%。结论 40—70岁女性由轻创伤引起的Colles’骨折与BMD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椎体脆性骨折的评估,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院体检的203例50岁以上绝经妇女用双能X骨密度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椎体骨折评估(verter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并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及相应T值,收集所有受检者一般资料。根据有无椎体骨折及椎体骨折部位分组。结果:胸椎及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及T值均低于无椎体骨折组;骨质疏松时与无椎体骨折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折组骨密度、T值及骨量变化则均与无椎体骨折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T值的降低对绝经后妇女胸椎及胸腰椎骨折椎体脆性骨折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对腰椎骨折则有局限性。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脆性骨折的危险因子。对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防治在重视骨密度的同时要联合进行椎体骨折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人群不同年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同年龄组男女骨质疏松患病的差异,强调早期预防治疗老年人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性,方法:应用单能量X线(SXA)骨密度仪测量246例正常人的右跟骨骨密度,结果:男性大于60岁组较小于60岁组骨密度(BMD)降低明显(P<0.05);女性50岁以上组与小于50岁组相比,BMD下降差异有极显性(P<0.01);各年龄组男女相比,男性BMD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大多以绝经后为主,雌激素在维持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SXA检测的跟骨含95%小梁骨,能较好地确定骨质疏松的风险水平,且其具有价廉、简便,快捷,较准确等特点,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临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BMD)与身体不同部位总肌肉含量(TLM)和总脂肪含量(TFM)的关系。 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健康女性141名,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L1-4)及左侧髋部各部位包括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部的BMD、TLM和TFM,分析BMD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 结果 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1-4、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部BMD与TLM均显著正相关(β值为0.261、0.284、0.388和0.335,P<0.01),但与TFM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腰椎及髋部各部位BMD与TLM呈显著正相关;加强运动,增加身体TLM,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矿物质变化及雌激素对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女性绝经后易骨质疏松症,往往由于极轻微的创伤而导致骨折.为探讨女性绝经年龄骨密度(BMD)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前臂1/10和1/3部位的密度,我们观察了120例女性41~60岁围绝经的不同年龄BMD和OP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提高,骨质疏松OP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维生素K2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就诊的210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所有围绝经期妇女均进行维生素D、维生素K2水平检测,根据维生素D缺乏程度以及是否缺乏维生素K2分组,比较各组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体重指数(BMI)、雌二醇(E2)、骨密度(BMD)、生育次数、锻炼时间指标水平,并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维生素K2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四组妇女的年龄、BM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K2缺乏组妇女BMD水平显著低于维生素K2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维生素K2水平与BMD呈正相关。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维生素D、维生素K2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维生素D充足、维生素K2水平正常的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水平更高,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相关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采用修订汉化的OP知识问卷(OKT)对150名因轻创伤所致的桡骨远端骨折中老年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OKT的不及格率为66.7%,其中OP危险因素不及格率最高为72.7%。结论轻创伤导致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根本原因为缺乏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和相关健康行为,需普及相关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
绝经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与绝经时间的关系,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测定576例妇女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酚(Pyr)浓度,其中233例同时测量腰椎2-4、左髋部胫骨密度,按中青年、围绝经期,绝经早期,绝经晚期分4组。结果:(1)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年下降率:围绝经期与绝经前相似为0.6%、0.5%;绝经早期为2.3%、0.9%,绝经期晚期为1.0%、1.6%。(2)围绝经期、绝经早期及绝经晚期与中青年尿Pyr/Cr(肌酐)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骨质疏松伴发率分别为0、2.2%、22.8%、67.6%。(3)围绝经期及其后妇女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3组间尿Pyr/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围绝经期及其后妇有吸收指标处于稳定的高水平。(2)围绝经期丢失率与绝经前相当;绝经早期妇女以松质骨为主的腰椎骨量丢失最快,以后下降处于稳定状态;随年龄增长,股骨颈骨量年丢失率逐渐增加。(3)骨密度与骨吸收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退变性疾病,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2个阶段。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水平和改善骨质疏松症,但是体育锻炼在女性青春期和围绝经期BMD作用的具体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对近年来临床和实验文献的整理分析,发现对于青春期女性来说体育锻炼促进BMD形成的机制主要与促进相关性激素分泌,增加骨骼肌的强度,促进软骨母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相关;而对于围绝经期妇女来说,体育锻炼的目的更多在于降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加肌肉力量和提高应变能力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而非直接促进BMD的增加和治疗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全断板龟丹芪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断板龟丹芪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后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钙剂加维生素D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全断板龟丹芪胶囊治疗。采用定量CT法(QCT)对腰椎松质骨进行BMD测定。结果:8周后所有病例BMD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BMD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断板龟丹芪胶囊可以有效增加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的腰椎BMD。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伦膦酸钠(福善美)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10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2组均应用碳酸钙(钙尔奇D)600mg口服,每晚一次,α-D3骨化醇0.25μ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加福善美70mg,每周1次口服。各组用药后每年检测腰椎及髂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骨钙素(boneglaprotein,BG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cross-linked N-telopeptideoftype collagen,NTx)及随访骨折事件发生率。结果福善美治疗组治疗3年,全身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腰椎BMD上升16.7%,股骨颈BMD值上升24.2%,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密度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仅发生2例骨折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骨折事件,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纽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福善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对骨折有显著预防作用.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胡春梅 《医学综述》2014,(10):1866-1867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提高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采用美国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的绝经后女性251例。测量记录251例自然绝经女性的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第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采用美国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的绝经后女性251例。测量记录251例自然绝经女性的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第14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和绝经年限为影响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因素(P<0.05)。绝经后14腰椎骨密度T值平均值,分析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和绝经年限为影响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因素(P<0.05)。绝经后110年与绝经后10年以上腰椎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绝经10年以后腰椎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不同体质量组腰椎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体质量组最低,超体质量组最高,正常体质量组居中。结论女性绝经越早,绝经时间越长,体质量越低,绝经后的腰椎骨密度越低。体质量是腰椎骨密度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女性保持适当的体质量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修卓  彭完全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72-107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50岁以下成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施行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同时后路椎板间植骨。结果随访4个月~12个月,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脊柱无后凸畸形,恢复的椎体高度无下降,亦无腰背痛发生。结论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三维空间结构和生物力学状态,能有效地防止脊柱骨折后遗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水平,探讨与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武汉地区48~65岁绝经后女性120例,按照wHO标准将入选女性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华氏区和大粗隆的BMD,ELISA测定血清MMP-13、TIMP-1以及雌二醇(E2)、骨保护蛋白(OPG)、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I型原胶原N端前肽(P工NP)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的水平,计算MMP-13/TIMP-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低骨量组患者血清MMP-13水平显著升高,MMP-13/TIMP-1升高(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MMP-13与骨密度、血清E2、OPGL水平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与OPG、P工NP和CTX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低骨量患者血清MMP-13和MMP-13/TIMP-1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妇女早期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牟永忠  严世贵 《浙江医学》2010,32(10):1457-1459
目的 研究胸腰段椎体变形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椎体前缘高度(Ha)、后缘高度(Hp)、中部高度(Hm)和椎间盘高度(Hd),得出前压楔(Ha/Hp)、后压楔(Hp/Hpp)、中间凹陷改变(Hm/Hp、Hd/Ha)及椎体压缩率(Hp-Ha/Hp、Hp-Hm/Hp、Hpp-Hp/Hpp).比较患有脆性骨折的60岁以上患者与30~50岁及同年龄无骨折人群的胸腰段椎体平均变形率.分组比较各组间胸腰段椎体平均变形率:骨密度≤-2.5SD但无脆性骨折患者7例(A组);临床上患有脆性骨折但骨密度正常患者8例(B组);既有脆性骨折又有骨密度≤-2.5SD患者10例(C组).结果 (1)60岁以上患有脆性骨折患者与同年龄及30~50岁无脆性骨折人群相比,胸腰段椎体变形率指标除Hp/Hpp、Hpp-Hp/Hpp外,其余多个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既有脆性骨折又有骨密度≤-2.5SD组(C组)与骨密度测定≤-2.5SD但临床上无脆性骨折组(A组)比较,Hd/Ha、压缩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椎体的变形率与脆性骨折的发生有有密切的关系,比骨密度指标更为敏感,可考虑参考胸腰段椎体变形率与骨密度测定结果来综合评估脆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李日旺 《河北医学》2013,19(5):710-713
目的:评价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分为植骨融合组37例和非植骨融合组30例。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植骨融合组复查结果显著优于非植骨融合组(100.65±3.57)vs.(94.58±3.74),(7.92±2.53)VS.(10.10±4.39),P〈0.05;②植骨融合组术后腰背疼痛VA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非植骨融合组(6.7±1.5)VS.(5.6±1.2),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实现骨折满意复位,恢复椎体高度,减少Cobb角丢失,促进骨性愈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伦膦酸钠片,10mg/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患者均同时加服钙尔奇D600,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新骨折发生情况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骨密度、血骨钙素、C端交联多肽水平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新骨折发生和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伦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抑制骨吸收作用,能够减少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的流失,副作用较少,是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40~60岁女性不同年龄段的血清中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Ⅰ N-terminal peptide,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N端骨钙素(N-MID)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规律,以及这几项骨转换指标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①骨生化指标测定:上午8~9点空腹抽取肘静脉血4 ml,即时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中PINP、β-Crosslaps、N-MID及PTH的含量。②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检测各部位BMD。结果①40~44岁年龄段妇女血清中PINP、β-Crosslaps及N-MID相对较低,45~49岁年龄段PINP、β-Crosslaps开始明显升高(P〈0.05),而50~54岁年龄段又较45~49岁年龄段有明显的上升(P〈0.05),N-MID只在50~54年龄段较前一年龄段明显上升(P〈0.05),随后三个指标都在55~60岁年龄段出现小幅回落;四个年龄段间妇女血中PTH有随年龄而升高的趋势,但各组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②PINP与腰椎1~4(L1~L4)的BMD呈负相关(P〈0.05);β-Crosslaps、N-MID与L1~L4、Ward’s以及Troch的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PTH与各部位的BMD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所测各区域,与正常骨量组比较,低骨量组及骨质疏松组妇女的PINP、β-Crosslaps均显著升高(P〈0.05);低骨量组[除左侧股骨颈(femeralneck,FN)部位外]及骨质疏松组妇女的N-MID显著升高(P〈0.05);低骨量组妇女L1-L4及FN区域的PTH显著升高(P〈0.05),骨质疏松组妇女所测所有区域的PTH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高骨转换状态是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PINP、β-Crosslaps、N-MID及PTH在反映围绝经期女性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监测这几个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法(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在绝经后妇女中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并分析两者差异性的原因.方法 收集的148例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3.7±10.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